龙瀛:重视利用新数据、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城市”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龙瀛:重视利用新数据、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城市”

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之2020青年论坛第三场于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之路: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消费,集聚与平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龙瀛在论坛上提出了一些对未来城市的思考。他提出六大观点:

第一,城市大数据崭露头角。

第二,我们对城市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城市科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城市特别是城市空间研究的科学性。

第三,重视利用新数据、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城市”即“新城市科学”。

第四,健康城市需要建成环境学科与公共健康实质合作,并拥抱新兴技术。

第五,泛智慧城市技术切实支持城市的运营和居民生活保障,建成环境应积极叠加技术层。

第六,建成环境学科应该积极探讨未来城市的空间原型,并基于空间干预、场所营造与数字创新共同支持未来的建成环境设计。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谢张老师,也谢谢百人论坛提供的平台。我和诸位讨论的主题是“未来人居”,不得不说,我要介绍的不是一个严谨的实证研究工作,更多的是个人的一些近期思考。当然,过程中得到毛其智老师的一些指导。这篇文章如果各位感兴趣,也可以在《建筑学报》上来下载,这是4月份的时候建筑学报和我们实验室约稿,我写的一篇同名文章。

首先举个例子,这是个非常怪异的时代,头几天我也在说“这样的生活,我已经过够了”,这是没有办法,那么未来是不是就在当下?我经常说两个数字,一是10的4次方,就是1万次,这是我们和抖音的合作,线上和线下的对比,一次线下的打卡,线上会有1万次的观看。这就是人类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非常悬殊的一种关系。二是我们做的一个调查,将清华大学的500个学生作为样本,平均每个学生每天用手机屏幕的时间是6.5小时。后来我们又做了一点补充调查,现在差不多是9个小时。《Nature》上也有一篇文章,屏幕时间到底多长算长?我们的社会、人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多变化,这里我们梳理了很多科技对我们的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所以,当前,科技的发展和中国的城镇化,刚好走到了十字路口。

有时候我更多愿意呼吁,今天的会议也是如此,就是新城市。我们生活方式和城市运行方式,即便没有这次肺炎,我们也受到很多颠覆性技术的影响。《雅典宪章》赋予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就业、休闲和交通,很多方面都可以用“新”来对应,都可以找到新的要素。所以,现在国际上不同国家都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有很多国家的战略,比如工业4.0,社会5.0,智慧城市等等。我谈谈以下观点。

第一,城市大数据崭露头角。

城市大数据在这次在疫情当中确实有很多应用,比如健康宝,当然也有人批判过度使用,侵犯隐私,但不得不说相比非典时期还是有很大进步,产生了一些实质的作用。已有的城市大数据工作都是针对当下的认知,我个人非常呼吁:

1、未来应该把面向当下的大数据和面向未来的城市模型相结合。它应该会对我们认识未来人居有很好的支持。

2、原来我们都是爬取和购买一些数据,很多规划的同学也都会,未来基于我们的城市空间自主地采集数据会成为一种趋势,我在论文里每个点都有详细的阐释。

3、现在很多宏观大数据分析都是宏观、中观尺度的,微观尺度认识空间非常不足,我非常期待未来有超级大数据。我这里展示了一张图,我现在经常说我们常用的手机数据、百度慧眼的数据,支持我们做城市设计都有难度,更不用说在人本尺度空间的认知。未来相信随着万物互联、5G、穿戴式设备越来越普遍,会有很多超级大数据的出现,会给我们研究建成环境的学科打开新的一扇门,这是我针对大数据研究方面第一点的认识。

第二,我们对城市的认识还比较有限,城市科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提高城市特别是城市空间研究的科学性。

这是我个人一直在思考的。我们研究中国的城市,要做中国城市的实证研究工作。

1、很多研究中国城市的定义都不对,说研究的是城市,实际做的是区域,是把西方城市的理论套用在中国的城市。周一星老师早年就说,中国的“市”不是城市,中国的市长管辖的范围也是过大等等。所以,我们实验室在实体层面上,重新定义了中国城市,测算出中国有3000多个实体城市;在功能层面上和滴滴都有一些合作,在网站上都有发表了。我们发展城市科学,城市空间科学,什么是中国城市科学一定上要搞明白,要不然尺度错配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

2、我们的城市研究工作,应该开放对其他学科带来的挑战并与其积极开展合作。昨天我还感慨,是不是计算机在碾压GIS,GIS在碾压我们城市研究工作。我们该怎么来做?我们研究建成环境,我个人认为,开放包容非常重要,对于一些新的事物和其他学科不应该排斥。

3、完善科学共同体,保证每个研究都能有科学的增量。诸位想一下,我们做了那么多城市研究工作,每个研究工作都贡献于我们对城市的认知,支持科学共同体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每个研究都非常独立,做得非常好,但科学上的增量到底是什么?这方面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有时候是不是可以一起专门研究一个城市,用不同的数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理论。我们最终把研究成果拿出来遛遛,到底哪一种是最合适的,CS领域和公共健康领域也都在采用这样的方式。

第三,重视利用新数据、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新城市”即“新城市科学”。

我再次强调“新”的城市。

1、我们应该关注和培育新城市科学的发展,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变化,类似人每天6.5个小时在线上,人的基本活动和人生理上的理论不一定适用了,环境科学的理论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城市设计理论是不是要跟上。首先我们要关注而不排斥。

2、关于新城市科学,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城市科学,二是新城市的科学。诸位感兴趣,我们在网上也有MOOC等。

新城市科学也叫“新的城市科学”,原来我们实验室还包括一些合作者、同行用新的方法认识传统的城市,用手机信令数据研究人的行为活动,我觉得这还是用新的方法来研究传统的城市。我更鼓励在认识层面上、本体层面上进行范式的改变,我们应该关注新城市的出现,关注新城市的表现、机理、普世规律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

3、新城市科学当下最为紧要的研究议题,是评估已有的理论是不是适用,我相信很多理论已经不适用了,但需要我们做实证研究来证明。发展新城市以及“新城市空间”的理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实验室研究的重点,我们明确说关注“新城市”,因为传统城市有太多的理论,太多的学者都在关注。

第四,健康城市需要建成环境学科与公共健康实质合作,并拥抱新兴技术。

1、当时因为肺炎疫情给《建筑学报》约稿写的文章,所以谈了一些对健康城市的认识,我们和健康城市合作三年,但一篇文章都没有发。健康城市,我们认为需要建成环境学科和公共健康领域有非常实质的合作,并拥抱新兴的技术手段。第一是研究好建成环境,光我们学科内部闭门造车,这肯定是不够的,这需要紧密地和他们来开展实质的合作,因为我们在和帝国理工、哈佛医学院、北大公共卫生学院、安贞医院合作过程中,发现我们对健康城市的认识,和对公共健康的认识有太大的差别,还有太多需要来磨合;还有他们对实验数据、方法等方面严谨的程度都值得我们建成环境学科来学习的。

2、我们还应该评估建成环境既有理论在健康城市中的适用性,并明确建成环境学科在健康城市研究中的位置。并不是每一个健康方面的结局都和建成环境有关系,很多更多的是社会经济属性,能不能看得起病,还有遗传等方面,并不是什么健康的结局都可以由建成环境无意义来套用,这非常需要来评估。相比我们的建成环境领域,公共健康领域对新兴技术还是非常拥护的,《柳叶刀》有个子刊就叫《柳叶刀数字健康》,他们也非常关注数字健康、穿戴式设备对健康城市环境研究的支持,我们也梳理过健康事物对建成环境理论的影响。

第五,泛智慧城市技术切实支持城市的运营和居民生活保障,建成环境应积极叠加技术层。

1、说到智慧城市,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是更智慧的城市。我要说的是当下相比十年前的非典已经智慧得多,当时远程视频都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梦想,现在这已经变成常态。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把智慧城市空间中的投影变成建成科学参与到智慧城市的抓手,未来我们除了设计空间,还要设计不同的传感器在空间中如何来布置,这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未来的规划师、设计师相信能给我们打开另外一扇窗,也拓展了我们研究应用的一些领域。当然,我们也有考虑智慧城市空间的投影,在城市规划上也有相应的研究。

2、探索泛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的建成环境学科,如何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在这次疫情中,虽然对智慧城市有很多批判,但我们扪心自问,居家隔离的时候,是什么让我们居家隔离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什么让城市的管理,城市的运行得到基本的保障,很多时候都是科技公司创造的技术。泛智慧城市不光是政府所打造的智慧城市的行动,更多的是多方来打造的,比如很多共享经济、物联网、机器人等等,这都是我个人的认识。所以,泛智慧城市的技术还是改善了城市的韧性,在过去的过程中,是什么学科在真正地贡献于我们的抗疫,我们都可以来评估一下。

第六,建成环境学科应该积极探讨未来城市的空间原型,并基于空间干预、场所营造与数字创新共同支持未来的建成环境设计。

1、诸位感兴趣可以关注上周我们发布的《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这是我们和腾讯联合发布的报告,推演了未来5-10年之内未来城市的缘起,并且总结了城市不同的功能、不同场景已经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并不是新兴技术完全的拥抱者,我们拥抱它,对它开放,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对科技有趋利避害的认识,有时候科技并不都是在做善的,并不都是为善的。类似于未来城市,低收入者的未来城市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需要对技术对空间的影响有一定的预判。

2、设计本身发生一定的改变。原来我们创造未来的空间,主要是靠对空间的干预和对场所的营造,相信未来数字创新会作为新的维度,参与到面向未来的建成环境设计。

最后,如果诸位感兴趣可以下载我们《WeSpace‧未来城市空间》报告,在北京城市实验室公众号和网站上都有下载。科技对城市的影响有很多方面并不是我们特别希望的,未来城市是又推进了一步,但我们愿意整天这样开会吗?整天过这样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我有点过够了,希望北京再次解封,让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模式。现在的场景也类似于未来城市,但这样还不够。

这是我对未来城市的一点点思考。谢谢诸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