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7月4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之2020青年论坛第四场于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受疫情影响的城市公众出行及交通治理”。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国土产业交通规划院院长张国华就“城市公共出行及交通治理”发表主题报告。
张国华就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出行和公共交通治理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了分享,一是用什么样的视野来解构城市出行的复杂世界,因为视野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不同;二是如何用思维认知去理解未来多元交通方式共生的出行世界;三是在城市出行和交通治理的生态上,如何构建政府与市场、科技和行业的合作关系,让交通更高效和出行更美好。
张国华表示,多元方式共生的城市出行世界应该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应该只善待自行车,不应该只善待公共交通,还要善待小汽车交通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没有价值。创造条件让各种交通方式为大家出行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才是根本之道,这样的城市才是韧性的城市。”
在张国华看来,这次疫情给城市出行创新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过去的信息是分散在各个部门手里的,“健康码”基于基本个人信息,这次“健康码”的推进把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孤岛给打破了,“健康码”关联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数据,经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通过打通信息壁垒,满足人员流动与疫情防控管理需求。张国华表示,后疫情时代需要学习“健康码”,重构“出行链” 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加强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打破不同交通方式壁垒和出行信息的壁垒,构建更加安全、顺畅、便捷的链接关系,提供面向“端到端” 更加高效的出行服务,把公共交通为代表的高效出行链条打造出来。
以下为张国华发言全文:
尊敬的汪部长好,各位教授好,大家好!非常感谢城市百人论坛邀请我来参加交流。虽然今天还处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家对城市发展和交通问题交流的热情和激情,可以发现大家交流中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我交流的题目:城市公共出行及交通治理:视野·认知·生态,和汪部长交流的题目:后疫情时代的出行服务:价值、信任与合作,就有很高的相关度。学术交流不但要无“禁区”,还要求同存异。
今天就以后疫情时代的城市出行和公共交通治理问题,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以抛砖求引玉。一是用什么样的视野来解构城市出行的复杂世界,因为视野不同,人们看到的世界不同;二是如何用思维认知去理解未来多元交通方式共生的出行世界;三是在城市出行和交通治理的生态上,如何构建政府与市场、科技和行业的合作关系,让交通更高效和出行更美好。
一、新视野解构城市出行的复杂世界:三大法则、三大效应
在研究作为巨型复杂体的城市问题时,需要去构建、解构城市的生长路径和发展逻辑,去重塑理解城市的思维框架。城市是产业和人口等经济要素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的一个具体的复杂体,这里有三大效应和三大法则。首先看三大效应:
(一)产业和人口集聚之后,首先带来了基础设施的共享,可以大大降低消耗基础设施的成本。
(二)产业集聚在一起,会不断分工,分工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越高和创新能力越强,产业链匹配效应极大的促进社会财富增长;
(三)当知识信息环节从制造业环节中分离出来,集聚在一起,会产生化学效应。什么是化学效应呢?那就是区别于农业和工业物质经济的物理效益的根本之所在,物质经济时代的交易,你的东西给我,你就没有了;但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交易则完全不同,就像今天各位专家交流分享的思想知识,大家交流后,知识信息不但没有减少,不但会有增加,此外交流中我们有共同点和不同点,但恰恰是这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碰撞交流过程中会孕育新的火花,这些火花就孕育了新的思想,这就是知识经济的化学效应。因为产业在空间上规模集聚后的这三大效应带来了极大的报酬递增,并且形成了垄断性竞争的专业化功能空间。
此外,围绕城市发展,在这三大效应背后还有有三大法则。
(一)是经济增长的超密集法则,随着城市规模每扩大一倍,人均生产效率提高15-30%,所以我们看到所谓的“抢人大战”往往都是大城市集聚人口能力更大一些;
(二)是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级法则,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每扩大一倍,人均消耗基础设施的成本降低15%。某些城市在某个发展阶段提出了“以水定地,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四定口号,但看看这个城市,1986年该市有1028万人口,消耗了36.6亿吨水;到2017年该市人口达到2170万人,但消耗了39.5亿吨水,人口翻了一番多,用水消耗了增加量不到10%,充分证明了大城市对基础设施消耗的亚密级法则;
(三)是交通出行的简单法则,它告诉我们,在每个人可接受出行成本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更加快捷的出行方式。前面毛其智老师和其它老师都提到了《雅典宪章》,交通是四大功能之一;但从城市发展逻辑和三大法则讲,作为基础设施的最重要代表的交通占到了50%,所以我们对交通和出行应该放在更大的视野上进一步关注。
进一步来看,城市出行还有有哪些规律值得总结呢?那就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凯撒·马切蒂在1994年提出了马切蒂函数:人们通常能够接受的出行时间是通勤半个小时,城市土地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可达性,即是否有便捷的交通快速进入城市中心,城市的实际规模也由此决定,而不由土地面积决定。
进一步看城市出行中,时间的演变和空间的拓展历程。在前工业时代,人们是用双腿丈量城市的,一个城市的大小是由一个人步行30分钟左右的距离决定的;再比如中国的城市,明太祖和清康熙这两位皇帝比较勤政,每天早上都很早上朝,当时的官员早上三点起床,五点上朝,一天两个小时的路程,有些官员因为“不堪逐日趋走”而“具疏乞休”,这些官员因为出行困难而是要辞职的。随着进入工业化时代,城市实现了建设在轨道上。再后来进入了汽车和高速公路时代,汽车与高速公路共同缔造了超级城市,引发了城市郊区化运动。在今天的高速综合交通时代,城市从传统的圈层结构走向了网络化,那就是都市圈城市群结构的阶段。
在城市出行中大家都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出行和机动化为代表的高效出行。公共交通和个体小汽车的出行,共同点都是机动化出行,不同点是小汽车可以解决门到门的交通,但公共交通不可能解决门到门的交通,这是因为不可能给每个人安排一条公交线路或者一条地铁线路,所以选择地铁和公交出行的人,必然有两端的“最后一公里”的接驳,中间有等车、候车、换乘。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用心去关注公交优先,更要用脑去想想公交如何才能优先?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喊了多年,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前两年同济大学杨东援教授在上海做的公共交通出行调研,上海作为全国公交都市的模范城市,上海70%的公交出行者只要有别的方式可以选择,马上会告别公交出行。这是因为公交和地铁的出行问题,不在于公交地铁本身,而在于到离站、候车、乘车、换乘等等这些时间,乘客对任何环节的不满意都会导致放弃公交出行,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门到门”全程链条非常脆弱!其实,回到每个人本身,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有诸多的不公平,但在一件事情上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所以,绝大多数出行者实际上对出行的效率都是更加关注的。随着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提高,他对出行的时间效率会更加珍惜。
为了更好解决好出行效率的问题,这需要更好做好城市的产业和空间的组织,大概有三大类型产业对应三种模式交通。
第一类产业是资源能源型产业,这一类产业通常运输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所以,它希望是一种低成本运输方式,那就是水运和货运、铁路,所以钢铁化工这些资源能源型产业基本都在沿海沿港布局发展;
第二类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这类产业顾名思义是希望以产品为代表的资本加快速流通,流通的越快,资本的利润越高,这即是要求产品能够快速的从工厂的门口进入到客户的门口,对应的就是汽车运输和高速公路,所以可以看到各地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是在高速公路布局沿线发展的;
第三类产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主要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以及以IT为代表的通信制造产业,这类行业的诉求是信息快速流通,但是研究这类知识信息经济产业,特别对于是需要面对面交流的这类产业来讲,有一个“73855”定律,那就是内容在谈话中只占到7%的影响,其他38%%是声音、音调、音量的大小等,这45%可以通过远程会议包括今天云上会议去解决。另外还有55%的信息交换来自于面对面之后的眼神、气场和情绪等的交流。
上世纪末的时候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人提出可以居家办公远程办公,可以有了“Sohu”在家办公的房地产的概念,但实际上证明下来这个概念是不靠谱的,因为对于这类产业来讲,对于作为信息载体的人在空间上更加高效的转移,来得更加重要。事实上这个体系就对应了航空、高铁、轨道这套体系。大家注意到前面有两位教授提到了大力发展远程办公,但即使疫情常态化之后,作为信息载体的人的高效出行是依然没有改变,并且未来的出行还是要进一步聚焦促进出行高效和要素流动能力。
二、新认知理解多元方式共生的城市出行世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怎么认知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世界?今天讨论城市,要理解多种交通方式共生的城市出行世界,需要从农业文明跨越到城市文明。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人情社会,农业经济是散状、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城市社会是陌生人的社会,是开放、高度分工、高效协作的高密度式经济。在农业社会的时候,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千年停滞”,恰恰进入城市社会和市场经济之后,我们有了专业化的分工,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创新能力越强,专业化分工才是人类社会财富爆炸式增长的根本之所在,专业化分工才是人类现代文明起源的根本之所在。我国社会发展也正处于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之中,现代文明是代表了开放、外向、动态、不确定、创新、自由、敬畏、契约,农耕文明是封闭、静态、超稳定、不变、一亩三分地等等。城市发展和城市出行也处于这个转型之中,回头看当下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中西方对疫情的态度,甚至对不同交通方式的态度,都可以从农耕文明对现代文明的不适中寻找深层答案。
世界是善与恶、变与不变的叠加, 在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出行方式世界日趋多元,包括了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轨道等等一系列的交通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各种方式是开放的关系,而不是封闭的关系;是良性竞争关系,而不是你死我活关系;应该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但注意到有的老师提出来要“善待自行车”,当下世界上有一股“政治正确”的潮流,交通行业似乎也没有缺席,今天也能感受到那么一点,那就是一谈到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就是政治正确,谈小汽车发展就是政治不正确。不妨从汽车产业发展来看,没有任何一种交通方式像汽车对人类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这么大,当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应该通过科技手段把它治理好,而不是说把小汽车消灭掉。有的城市搞公交优先发展重要举措就是安排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上没有几辆公交车辆,结果是导致汽车交通更堵了。还美其名曰让小汽车更堵了,乘客就转到坐公交去了,但最终收获的结果城市效率降低和城市竞争力的缺失。实际上不应该只善待自行车,不应该只善待公共交通,还要善待小汽车交通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没有价值。创造条件让各种交通方式为大家出行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才是根本之道,这样的城市才是韧性的城市。
疫情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是高度正相关的。1854年,伦敦霍乱发生的时候,英国医生约翰斯诺和牧师亨利怀特黑德通过创造性的空间统计学,发现了宽街54号井周边是霍乱发生的根源,他们当时下了一个大胆的论断,霍乱是通过饮水传染的,而不是通过空气传染的。所以,通过把这口水井封了,霍乱自动消失了。这带来了什么问题呢?带来了公共卫生法、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实际上现在城市规划的初心、交通规划的初心、基础设施的初心也是产生于此,产生于“霍乱”这次疫情,对于这次疫情我们能不有点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吗?反过来进一步想,伦敦宽街的胜利是流行病学、科学推理和信息设计的胜利,也是城市化的胜利,由于宽街事件,16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能把人口密集当成城市的优势,密集的人口有利于创造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机会。当然密集的人口会带来疫情的暴发,会带来治安事件乃至像艾滋病的传染都会更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解决好,而不应该把这种城市的产业人口密集和密度当成我们的包袱。
三、新生态构建政府与市场、科技和交通行业的新型合作关系:让交通更高效,出行更美好
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国正面临从过去“官、民”二元的传统“他治”社会转向政府、公众、企业、智库四方协同的现代“自治”社会的转变。政府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创新包容的激励政策,推动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践行主导资源配置作用,实践创新,促进发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智库,智库提供智力支撑,主导理论创新;具体实践应用中,公众可反馈基层问题和公共服务需求,参与公共决策;最终形成政府、企业、公众、智库四方之间协作现代化生态。
未来针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出行需要特别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二者的关系,中央主要领导前一段指出城市群发展中“一亩三分地”思维严重,但是深入看政府“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其存在是客观现实的,为什么呢?北京市长是不应该越位讲天津市的事,天津市长更不能对河北省的事指手画脚,再比如说交通创新上面临着不同的部门,比如规划委就不能对交通委说三道四,交通委也不可能对规划委的工作公开非议,所以政府应该是面对是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好本职工作,权力清单对应责任清单带来不是有为不作为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有效无效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恪守市场经济原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势利导地提供市场经济所需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对于企业来讲则是负面清单,要大胆创新和积极有为,特别是市场型的企业,比如阿里巴巴的马云讲“我虽然不是国企,但我也是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再比如地铁轨道公司,显然能够看到境内国企主导的地铁公司和香港的港铁公司有根本差异,香港的港铁公司不光在考虑香港的地铁,它还在考虑北京地铁、杭州地铁、澳大利亚地铁、伦敦地铁,甚至考虑全世界的地铁。从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来看,所有交通方式的创新都来自于市场和竞争,而不是来自于政府。对于交通行业创新发展的市场来讲,专家和学者也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是替政府讲话还是替市场讲话,其实从交通行业的发展本质来讲,作为智库代表的学者们不但要为政府讲话,更需要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前瞻性的研究,去为企业和市场讲话。
这次疫情给城市出行创新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过去的信息是分散在各个部门手里的,“健康码”基于基本个人信息,这次“健康码”的推进把各个部门之间数据信息孤岛给打破了,“健康码”关联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数据,经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通过打通信息壁垒,满足人员流动与疫情防控管理需求。学习“健康码”,重构“出行链” 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加强技术和管理手段创新,打破不同交通方式壁垒和出行信息的壁垒,构建更加安全、顺畅、便捷的链接关系,提供面向“端到端” 更加高效的出行服务,把公共交通为代表的高效出行链条打造出来,让每个人在出行上原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用40分钟解决掉了,大大提高了时间效率。一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一天工作时间通常只有8小时,但一个人的成就不取决于你工作了8个小时在干什么,取决于工作的8小时之外在做什么。通过创新让交通高效和出行更愉悦,对于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未来互联网和交通网、数字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进一步融合,支持产业经济从过去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真正走向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把生产空间组织得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组织得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组织得山清水秀,引导高质量发展城市新格局,这才是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和交通治理的未来新生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