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7月4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之2020青年论坛第四场于线上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受疫情影响的城市公众出行及交通治理。原建设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汪光焘提出,提高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出行服务“价值--信任--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汪光焘认为,疫情期间城市防扩散与人员流动是主要的,但城市交通复合网络的运行需求,是基本生活保障。复工副产期间,最大的难点是人的流动保安全。这几个现象归纳起来有几个基本认识,一个认识是城市交通不仅研究人车物环境,更重要的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和保障城市正常、可持续运行的生命线。二是对出行服务目标的认识,不仅是一个地点到一个地点的运输目标,而是出行服务的安全感,才能使得人们得到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谈及什么叫做后疫情时代,汪光焘强调,后疫情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正常化,将人民身体健康放在特殊地位置,防疫工作常态化。一个正常化,一个常态化,就是后疫情时代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归纳一句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后疫情时代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希望更加有保障,更加可以持续。
汪光焘认为,要创新规划思路,制定改革措施,政策责任落地,建立评估制度。特别是公交和绿色出行问题,城市基本生活圈问题,城镇密集地区交通问题,乃至于城市群问题,来综合讨论我们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借鉴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讲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和推进绿色出行为为引领,重新审视公交都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疫情时限流,后疫情时代对传染安全感的担忧,结合正常时期财政运行补贴的问题,以及市场规律和激励机制,将面临着的新挑战为机遇来思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
讲话原文如下:
后疫情时代的出行服务:价值-信任-合作
原建设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 汪光焘
谢谢毛老师,谢谢主持人。我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正好新冠疫情全球暴发给我们一个冷静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我用学习与思考来给大家一些自己的体会和结论。
一、新冠疫情期间的现象和学者观点综述
我在网上搜集了能搜集到的信息,并且请我的同事们一起搜集,归纳为四类。一类是公共出行可能发生的变化;一类观点是给城市交通及出行行业带来的机遇;一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类是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新要求,这正是这次论坛的主题内容。
针对疫情高发期间的封城限行问题收集了资料,城镇化中人口流动是宽泛的、全国性的,又加上暴发时正好是春节期间,所以从大数据反映出来,以武汉为例70%的人口是全国各地去的,30%的人口是湖北省内的武汉自己的。所以,封城是对于全国来说的,限现行可能是要对城市内部来说减少流动,特别是全国的公交行业基本上全面停产,除了五个城市外。
我又汇总了复工复产阶段,主要是限流有序来保障人的流动健康安全,实际上这个时期两方面,一方面是支持了个体交通的发展,给了方便。二是对公共交通满载率的限制,限制人流保障安全。总体来说,城市运行在城市复合网络中,信息化网络更加突出,一方面保证了防止扩散和医疗救助,一方面保证了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根据这些分析,我得出几条结论。
疫情期间城市防扩散与人员流动是主要的,但城市交通复合网络的运行需求,是基本生活保障,人不流动物在流动。复工副产期间,最大的难点是人的流动保安全。这几个现象归纳起来有几个基本认识,一个认识是城市交通不仅研究人车物环境,更重要的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和保障城市正常、可持续运行的生命线,这是城市交通最关键点。二是对出行服务目标的认识,不仅是一个地点到一个地点的运输目标,而是出行服务的安全感,才能使得人们得到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什么叫做后疫情时代,我就归纳了这么一个定义,后疫情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正常化,将人民身体健康放在特出殊地位置,防疫工作常态化,一个正常化,一个常态化,就是后疫情时代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归纳一句话,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后疫情时代的获得感和安全感,希望更加有保障,更加可以持续。这是我对现象的一些观察和对各位观点的归纳。
二、疫情时期,城市交通运行对长远可借鉴的若干做法
1.疫情对交通有很多障碍,但疫情出现了什么情况对长远交通改善有可借鉴的东西呢?1、2.基本生活保障,通过物流配送和社区服务结合,是不是凸显15分钟生活圈的重要性。?2、武汉疫情中,保障性出行最关键的保障性服务,是征召集了9家巡游和网约车出租车企业6000台,所以它保障了必须的出行服务,是不是要重新审视和完善出租汽车行业改革。3.基于现代服务业的弹性工作制、是否能看到缓解通勤时间拥堵的解决方案,这是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减少通勤压力是可能的。4.我们一直讲小汽车的问题,怎样建立小汽车拥有和使用的辩证关系,可能要坚持以静(停车)制动有效措施引导合理使用小汽车。疫情期间人少车少停车便利,所以鼓励小汽车多走。复工复产期间,小汽车快速运行快速增加,停车问题更加凸显。所以,以静制动是调整小汽车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也被充分体现了。5.这次疫情期间,郭主任之后还要介绍,北京给我们做出一个很好的方向,就是预约出行服务实验,预约出行服务是我们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效率的新模式的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真正的全面铺开还有一些时间,但我们看到了方向,信息化时代的方向,具体问题请郭主任之后介绍。
这五个方面是否得出一条很重要的结论,面向韧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交通建设,怎么叫做韧性城市的韧性交通问题,主要是要建立和完善价值--观、信任--观合作的机制,来促进公平、公正,宜居、宜业,获得感和安全感。政府要做什么?要做好权威的城市交通规划,公众和企业诉求的采集、采纳与反馈、信息发布。企业应该做好安全可靠的服务保障,公交、出租车、共享出行等企业的常态化防控工作要加强,公众要尊章守法的出行意识,相互配合来保障我们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的问题。这是要建立新的价值驾驶机制--、信任--机制和合作机制的问题。
三、后疫情时代,对城市交通运行和出行服务的要求。
既要看到当前的状况,也要看到疫情给我们的启示,实际上交通要从更加宽的视野来考虑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过程。这里面坚持三大战略:综合协同发展战略,:公交优先发展一线战略,综合协同战略和需求管理战略的问题。要再次提出复符合网络多模式的交通协同,要研究城市交通和城市群的协同,要研究城市交通、都市圈交通、城市群间交通的协同。要再次思考刚才也提出来公交改革和出租汽车定位发展的思路,要研究和再次验证出行需求可感知、可监测、可调控,特别是5G时代以后,这是更为突出为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解决城镇化问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的问题。
以前我们专门研究了城市交通规划变革问题,我们疫情时期再来思考城市交通规划理论方法的变革,我提出四句话,要创新规划思路,制定改革措施,政策责任落地,建立评估制度,特别是从公交和绿色出行问题,城市基本生活圈问题,城镇密集地区交通问题,乃至于城市群问题,来综合讨论我们的发展问题,也就是借鉴疫情的经验和教训。具体讲要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和推进绿色出行为为引领,重新审视公交都市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疫情时限流,后疫情时代对传染安全感的担忧,结合正常时期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财政运行补贴的问题,以及市场规律和激励机制,将面临着的新挑战为机遇来思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
首先是从规划改革入手。,往往我们会想到,是十分必要的,将制定组织运行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措施纳入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内容。,这是我前几天听讲座和各位讨论中经常会听到的,我很赞成。但是我觉得更高的一个层面,要改变大运量轨道交通与地面公共交通自身体系的不协调问题,怎么解决?要突出以换乘节点织网的理念,以节点来研究,来提倡大、中、小运量交通工具并重,以服务运量为依据来配置交通工具,统筹规划建设,城市公共交通多层次网络的问题。同时,减少对日常出行的需求里面,借鉴疫情中生活基本保障,要制定15分钟生活圈的指南或者是标准问题,这是政府要做的一件事情,目标是增加公共空间,活动空间,以步行和慢行交通为主要出行方式,基本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就近就医,现在是医疗体制改革里面的社区医院发展和家庭医生制度等等,这是要纳入解决城市发展,纳入解决交通问题。,我们常规提到交通的最后一公里,通勤接驳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从疫情里面的基本生活保障反过来思考长期发展中间,1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同时企业应该提升信息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包括换乘接驳服务水平,包括建立保障人民健康的乘车规则,当然也包括把消毒与通风作为日常工作来经营管理。这张图是介绍了国外公交没有形成传染的主要经验是消毒通风等等保障,我们要学习这些经验,让人民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放心。同时,要总结出租汽车已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深化改革,要坚持三条:1.支持信息化与出租行业结合发展,改善服务的一大趋势;2.重新审视出租汽车的定位,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于普通人的特殊需求和特殊人的需求,同时要规范经营出租汽车企业制度,这一点很要紧,这次武汉调动了6000辆出租汽车都是实体企业。
二是要研究城市空间差别化与交通网络复合化的问题,也就是要开展建成区的城市设计,要开展完善街道功能,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提升旧城区活力,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交通对提高旧城区活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三是从长远来说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走好城镇化的下半场。,我觉得应用大数据的分析,已经掌握的人的轨迹要用好。一是结合刚下达的要素市场配置的政策,完善中心城的交通设施,来推进城市群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发展,推动进城务工农民就业落户的问题,我们知道他的就业岗位,我们既然利用火车飞机把他专门接过来,已经建立了很好的劳动关系,最后能够把他安置在,让他的承受能力,和参与他就业岗位的服务能力相匹配的地方,这个我觉得是有可能通过这次来提出一些新的政策和方法来解决。
这次复工复产期间,中小企业的整个供销关系反映的比较突出清晰,服务好中小企业也是城镇化发展特别是中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涉及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安置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地方政府支持有关企业来运用营好大数据开展研究,来提高城市对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这也是我们现在要发展中间的短项,这可以从我们的信息化的研究中间来推动它。
三是应用大数据在疫情中间的物流保障情况,研究需求关系,研究配送和15分钟生活圈的关系,来补生活物流场所严重不足的短板。,现在我们的生活物流中转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有很多问题,这次充分有数据证明应该怎样规划和服务好现有的基本生活保障的物流问题。我想信息对长远来说有这么三个方面可以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来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问题。
这里提出再一个问题,这次没有讨论,就是我们中央刚发的要素市场的配置问题的政策影响。怎么研究枢纽城市的交通枢纽建设,以及加工业物流配送和生活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问题,这从大交通系统上的数据对我们有很多影响,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希望作为今后重点问题来讨论。
四、结语
今天的发言归纳为三句话:后疫情时代是什么时代?经济社会活动正常化,防疫工作常态化。后疫情时代人民需求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什么?获得感、安全感、期望有保障可持续。我们城市和城市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出行服务“价值--信任--合作”机制是什么,实现公平、公正,、宜、居宜业,、获得感、安全感,这就是实现人民群众的愿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的发言就是这些,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