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榕生物投研机构访谈实录:内外共振 未来可期
财经
财经 > WEMONEY > 正文

雪榕生物投研机构访谈实录:内外共振 未来可期

7月8日,雪榕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1400万元对未食达投资,投资后公司将持有标的公司10%的股权,公司将与其共同研发以食用菌菇蛋白为植物基的“人造肉”餐食产品。日前,雪榕生物董事长杨勇萍受邀参加《直面掌门人》节目录制,现场多家投研机构与杨勇萍进行了问答交流。以下为问答实录:

川财证券 欧阳宇剑:据了解大家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对于菌菇类食品会吃得比较多,但在整个的生产方面,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在冬季和春季开始种菌菇,以致于二季度的生产量会比较大,导致整个行业的供需是持续处在一个不匹配的情况下,像二季度的利润会稍微更低一点,我们公司面对这种行业性的困难,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杨勇萍:的确我们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品牌建设,就是为了要解决这个矛盾。因为我们传统的淡季就是二季度。二季度不仅是农民菇出来,蔬菜也大量供应,造成二季度价格很低,而且金针菇大家都认为是和火锅挂钩在一起的,造成秋冬价格很高,夏季价格低。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通过小包装,像2C的小包装率。

我们为什么要加大品牌的建设,渠道的建设?就是要提升品牌率,避免淡季的波动。另外还要通过进一步教导消费者,比如说宣传金针菇的烹饪方式。有了渠道力、品牌力之后,我们可以将一些话语权交给消费者,通过渠道,避免淡旺季的波动,所以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中泰证券 熊欣慰:未来有哪些小菇种是更加有潜力的品种,有机会成为大单品?然后我们对于小菇种培养的规划是怎样的?

杨勇萍:我们公司目前比较多的集中在金针菇,下一步我们估计要做一些小的菇种。刚才讲的消费升级,进一步加大生产鹿茸菇,灰树花,还有包括小黑平菇、滑子蘑等等,大概我们计划了五六个菇。一个是满足我们多品种战略。另外一个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进行多品种开发,未来几年将逐步地就投向市场,谢谢。

海通证券 陈阳:我们国家的工厂化率的提升空间还是很大,尤其是和日韩、台湾这些市场相比,那您怎么看待未来食用菌行业竞争的格局呢?农民菇会不会长期地存在?我们公司相较于农民菇,或者其它厂家,长期竞争力是体现在哪里?

杨勇萍:目前来讲,我们工厂化率不到10%左右。大家知道以前金针菇都是千家万户农民生产出来的,没有工厂化。但是现在工厂化进去之后,因为它的效率高、质量好、稳定,365天不间断供货。所以农民已经基本退出来了,工厂化菇里面就没有农民菇了。工厂化四大菇种杏鲍菇、金针菇,真姬菇,双孢蘑菇,除了双孢蘑菇,其它的三个菇种雪榕未来都将占第一,市占率最大的三个菌类,都基本没有农民菇了。

未来农民占比比较多的是黑木耳和香菇,已经走入千家万户了。但随着时间,未来的90后、00后,因为环境比较恶劣,大部分人都不想从事农业,所以农民会逐步、逐步地会退出来,和发达国家、欧美、日韩走过的路一样,它慢慢随着年龄,随着60后、70后慢慢老去,90后与00后不想从事这一行业,未来的市场肯定还是要比较集中到工业化的。谢谢。

西南证券 徐卿 :您之前提到雪榕是行业里面的一个“黄埔军校”的一个地位,那么势必会有人才流失的问题。我想请问一下,合伙人机制在日常的经营中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如何避免人才流失的问题?

杨勇萍:我们的确受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年,“黄埔军校”人员不断地流失。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我们就觉得有必要引进一些合伙人机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让大家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去做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员工有6000多人,我们规划了一级合伙人13个人,今年又推广了从所有的17个工厂,包括职能部门,全部推行二级合伙人,中层以上干部明确收益,所有的确权,每个工厂的收益拿出多少比例?而且明确合伙人占这个比例里面多少?团队只要有一个不努力,就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利益,每个合伙人都形成一个主人翁的态度。这不仅避免了挖角,而且大大地激发我们的激情和团队的拼搏精神,经过这么半年的实施合伙人机制,我们感觉到效果非常好,这是我觉得建立体制和机制的一个根本的因素。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机制、体制,给它优化好。

天风证券 林逸丹:农业这个行业周期性会比较强,价格高的时候,很多行业的同行可能会加大产能,容易引发价格战。前几年,行业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个价格战的情况,如何去面对农业的周期的问题?公司是否有应对措施?

杨勇萍:农业品随行就市,受周期,受外界波动很大,所以我们为什么这几年要坚持做品牌,做渠道,就是为了由农产品向消费品转换。因为农业品是波动的,靠天吃饭。供给量少了,价格就上去了,供给量多了,价格就下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打造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力,就是为了避免价格大起大落,按照食品、消费品,去打造我们这个雪榕品牌。

弘毅远方基金 徐智程:您如何看待中国食用菌行业走出去,以及出口的趋势和机会。

杨勇萍:工厂化食用菌,虽然比高铁规模小很多,实际上也是一个我们中国典型的从日韩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变走出去的过程,我们算是一个范例,所以我们尝试用我们的积累的技术、研发、专业化装备,又投到泰国去。第一步主要是瞄准东南亚,因为东南亚饮食跟我们中国是一样的,特别是泰国,它是佛的国家,喜欢吃菇,菇类的消费量是很高的,而且价格比我们国内同期高很多,所以前景还是很好的,未来的回报还是不错的。

但毕竟走出国界,双方之间的文化,包括一些理念的差异,还是需要一些磨合,但是我们已走出一些经验出来,泰国项目已开始试验装瓶,谢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