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半导体、进军新能源 中环集团百亿混改后李东生揭秘投资逻辑

“加码”半导体、进军新能源 中环集团百亿混改后李东生揭秘投资逻辑

几经辗转,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环集团或中环半导体)“混改”尘埃落定。

7月15日,TCL科技(000100,SZ)成为中环集团“混改”项目的最终受让方,确定摘牌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此前披露的转让底价达109.74亿元。

时隔一个月的8月17日,双方首次联合召开发布会对外发声,解读其“合体”战略。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TCL科技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廖骞,中环半导体党委书记左斌,中环半导体总经理沈浩平等人系数出面。

TCL和中环集团的渊源已久,TCL科技还是中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七一二(603712,SH)的第二大股东。如今,双方再度牵手,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百亿“混改”之后,TCL科技的面板产业和中环的光伏、半导体材料将如何融合?背后的收购逻辑又是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或将是TCL在科技战略方面的一次拓展和延续。此外,中环集团有着国资背景,怎样和TCL科技在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协同并释放改革红利,也备受市场期待。

8月17日,发布会现场,宾探讨投资逻辑。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虹蕾 摄

“上坡”时选择开辟新赛道

梳理TCL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在1997年也曾进行企业体制改革。由地方国企变成股份制企业。在8月17日的发布会现场,据有嘉宾问起两次“混改”的异同点。对此,李东生表示,不同的地方是,TCL当时改革是没有政府投资的,相同的是两次“混改”的方向一致——都是让企业变得更有活力,让机制更有竞争力。

在现场,李东生也从战略层面解读了参与中环集团“混改”的逻辑。李东生分析称,在过去这一年,全球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可以用“上坡”比喻。而上坡的时候也可以换档,也可以加油超越别人。在国企“混改”的大背景下,围绕企业产业战略,选择并购开辟新的赛道,也是新机会。

本次“混改”之所以备受关注,源于标的实力和资产量级。中环集团是天津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主要经营新能源与新材料、新型智能装备及服务、核心基础电子部件配套等业务。从市场层面看,此次“混改”不仅涉及中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环股份(002129,SZ)、天津普林(002134,SZ),还涉及两家全资子公司——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天津市中环投资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

信达证券相关研报显示,针对此次“混改”,天津市国资委设置了明确的评分规则,其中产权受让价格为51分,其余49分更多偏重于产业协同及经营管理体系。而TCL科技则是借助其精细化管理,全产业链布局及跨国经营的经验,赢得了本次“混改”项目,而非以高价取胜。

谈到选择中环集团的原因,李东生表示,TCL科技的业务和中环集团业务高度契合和互补。行业协同性比较大。近期,他也去了企业参观,了解了相关业务情况。TCL华星光电显示行业的供应商和中环半导体的供应商有相当比例是相同的,制造工艺技术有比较大的关联性,整个管理逻辑也相似。

另外,李东生表示,看好企业的管理基础、实力,特别看好经营管理团队。“在过去这个行业激烈的竞争中,中环半导体一直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在原有的地方国有体制下,能够和各种所有制竞争,能够保持一种竞争力,这非常难得。”李东生说。

廖骞表示,无论是中环所处的光伏新能源产业或半导体产业,都极其符合TCL寻找新增长动能的核心诉求:在全球科技产业下一个10年的核心赛道上,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寻找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长发展周期、能够充分发挥、并能继续增强TCL核心能力的新赛道。

从家电企业到科技巨头的野望

参与中环集团“混改”,也被外界视为TCL“加码”半导体的一个动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9年,TCL完成资产重组。今年2月,TCL科技正式完成更名,定位也调整为全球智能科技集团,并加速了其在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布局,2020年以来,已在半导体领域进行了多笔投资。

“中国信息产业缺芯少屏是特征,而TCL已经在面板显示方面有巨大投入,参与中环‘混改’可以加强芯片行业的业务。”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记者关注到,近期,TCL科技公告称,拟收购武汉产投持有的武汉华星39.95%股权,同时引入恒健控股为战略投资人募集配套资金,以提升公司在t3产线的管控效率和盈利水平,并协同战略方资源,完善半导体产业生态。

中环股份在集成电路方面也动作频频。今年7月6日,中环股份使用自有资金出资2亿元,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聚源芯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中芯国际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的战略配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入股中环集团,也意味着TCL科技切入光伏赛道。中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环股份与隆基股份并称为全球单晶硅领域的“双龙头”。此前,中环股份还因与苹果公司达成相关合作而受到业界瞩目。

廖骞表示,光伏是绿色清洁能源的代表,非常看好光伏的发展潜力,选择在当下切入光伏行业,是相信光伏度电成本已降低至临界值。此外,当下全球经济产业重构的背景,使得如何尽快推动全球本土化布局成为光伏企业的另一核心竞争力。

资深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近年来,TCL明显加大、加快了在科技及半导体领域的布局,一个科技公司的雏形正在变得清晰。今天的TCL科技+TCL电子,越来越有三星电子的色彩。目前,TCL的诸多投资动作,都是围绕如何进一步完善半导体产业布局这个大目标进行的动作。向新能源领域延伸,也可以视为TCL新的战略动作。

“可能原来外界只认为TCL是一家彩电类的家电企业,但随着近两年的发展,TCL的科技属性正逐步增强。”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剑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9年以来,TCL进行了战略架构调整,更名为TCL科技,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和调整,产业清晰度进一步提升。与中环合作后,公司会将多个“硬科技”赛道的产业板块纳入麾下,是对科技战略的延伸和进一步拓展。

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李东生表示,TCL将形成以TCL电子为核心的智能终端事业群、以TCL华星为核心的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事业群、以中环为核心的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引擎。

如何通过改革机制激活效率?

除了业务层面协同,外界也十分关注机制方面的变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到,由于中环集团为天津大型国有集团,TCL参与“混改”能对机制产生何种影响备受关注。而沈浩平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期待TCL将赋能、助力中环半导体,在体制机制方面赋能。

“从我自己个人38年的国企半导体行业经历来看,深刻体会到体制机制是发动机。未来的中环半导体TCL将赋能、助力中环半导体。赋什么能?我想是赋体制机制的能。”沈浩平表示。整体来看,中环半导体会保持自己过去拥有的资源、工程师文化以及情怀,更多向母公司学习,实施领先战略、追赶战略。除了机制方面的创新改革期待,沈浩平表示,未来也十分期待对于创新的理解和支持。

那么,究竟TCL将来会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来持续赋能、助力?廖骞给出的答案是,将共用TCL金融及产业投资平台,推动中环业务全球行业地位快速提升;同时,借鉴TCL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经验。同时,期待中环在前沿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等方面,反哺提升TCL母体的综合竞争力。在具体业务层面,整合TCL华星和中环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和资源,赋能支持TCL整体的制造升级。

另一方面,TCL科技此次参与的“混改”,在业内也有一定差异。张剑锋认为,相比格力、海信此前资本层面的“混改”,TCL参与的中环集团“混改”,更多是核心产业注入,横向拓展了企业的产业边界,有更多的期待和空间。另一方面,中环集团此前拥有国资背景,也为TCL未来在北方的业务带来更多想象空间,中环集团很可能成为TCL未来的北方科技总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前,TCL科技已筹划在天津设立北方业务总部,落地产业包括半导体材料及器件、新能源环保、核心基础电子部件、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在内的重点创新业务,建设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

国资研究专家、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TCL科技参与“混改”后,最大的考量还是产业协同。完成股权的交割后,TCL科技会立足于新的整体,进行业务上的协同,这中间既有可能出于对上市公司关联、同业业务监管方面要求而进行的必要调整,也会有相关的结构上的优化,也可能有资源能力方面的输入。

每日经济新闻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