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狂魔,比亚迪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逆袭

技术狂魔,比亚迪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逆袭

众所周知,汽车工业发端于欧洲,内燃机时代走过的百余年里,欧美车厂主导着话语权。但现如今情况不一样了,摆在中国汽车面前的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新能源技术革命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对全球的汽车工业进行一次洗牌。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倡导者和急先锋,比亚迪埋头苦干了25年,终于看到了中国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曙光。

在核心技术上,偏执是件好事

作为世界上最主流的电池供应商,做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是具有先天优势的。早在2003年,基于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前景的判断,“电池大王”笃定地转型了,但打开汽车制造大门的路上却布满了荆棘。彼时的新能源汽车还处在概念阶段,欧洲人还在追求小排量增压技术,日本人沉迷于混合动力,特斯拉还在苦苦创业。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停留在路线之争,离产业政策的出台还有好几年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研发制造新能源汽车无异于吃第一口螃蟹,几乎无人看好,缺少配套。然而,这样的大环境造就出一个“技术狂魔”,比亚迪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核心技术的自我突破,不仅能够自主研发迭代,还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布局,实现了核心技术及零部件的自产自供。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技术”,即电机、电池和电控。而比亚迪在2018年发布的e平台可以说是全球“三电技术”发展至今的集大成者,直接影响着整车续航里程、行驶性能和安全性。e平台实现了高压充配电三合一、驱动三合一、动力电池包、低压车身控制器集成和DiLink车机及系统等全部电动车核心技术的自研自产,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不仅如此,比亚迪还把e平台技术与全球开发共享,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宣告了技术对外输出。不久之后,比亚迪就迎来了巨头丰田纯电动车的合作研发邀约,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image.png

比亚迪最新的作品是全新推出的中大型豪华轿车——汉,一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彩。可以说,汉集成了比亚迪当前所有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奔着全球最顶尖产品的目标去的。殊不知,汉的背后是比亚迪太多年的卧薪尝胆。正因为有了之前的技术积累,才一举奠定了汉的起步高度,不仅在制造工艺上与全球顶级水准空前接近,并且在多项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反超。它所代表的中国智造也顺理成章地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image.png

多点开花,确保全面的技术优势

在各个新能源单项技术上,比亚迪也在不断争夺着主动权。拿素有新能源汽车驱动CPU的IGBT 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来说,比亚迪打破了英飞凌、富士电机和三菱等外资企业的长期垄断,实现了该技术的自立自主。数据显示,2019年期间,英飞凌为国内电动乘用车市场供应62.8万套IGBT模块,市占率达到58%。而比亚迪供应了19.4万套,市占率达到18%,而且还在不断扩产。可以说,如果没有比亚迪,在中国的车规级IGBT芯片市场,国内企业一直被“卡脖子”的局面无法得到缓解。

image.png

全新上市的汉EV首次装备比亚迪自主研发并制造的高性能碳化硅MOSFET控制模块。它的厉害之处在于降低内阻,增加电控系统的过流能力,让电机将功率与扭矩发挥到极致,大幅提升了电机的性能表现,最大转速甚至超过15000转/分。因此,这项技术是助力汉EV实现百公里加速3.9秒的关键推手,比亚迪再次用技术实力说话。

同样,在全球动力电池遭遇“安全危机”的背景下,比亚迪在今年推出了基于磷酸铁锂技术的刀片电池。刀片电池具有超强的热稳定性,并轻松通过了最为严苛的针刺穿透测试,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为乘客逃离提供黄金窗口期,这无疑给很多潜在买家吃下了定心丸。在三元锂电池大行其道的时候,比亚迪从未放弃对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不得不说,“电池大王”对老本行确实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清醒的认识。

image.png

在插混技术上,比亚迪推出性能版的DM-p技术和经济版的DM-i技术,其中DM-p技术主要搭载于高端性能车型上。作为首款搭载DM-p技术的车型,汉DM进一步夯实了比亚迪在插混车型中的性能优势,这无疑是对同级别燃油车一次重重的施压。相信在主打经济性的DM-i技术推出之后,比亚迪插电混动技术的细分化战略布局就已成型,插混车型的差异化定位更加清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选项。

image.png

说了这么多,中国汽车工业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技术实力来打底,而市场会给出终极评判。比亚迪所代表的一批民族品牌确实体现着中国智造的原创实力,靠自我奋斗引领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从零起步,走出一条无可复制的逆袭之路。这不仅聚焦了亿万国人期待的目光,更被全世界的同行和消费者所密切注视着。在洗牌过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汽车制造业,比亚迪还需要持续坚定地向新而行,振兴国车指日可待。中国汽车也只有不断地突破技术封锁和壁垒,实现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自立自强,才能完全实现弯道超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