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推花小猪左右互搏,网约车未来之战靠流量还是技术?

滴滴推花小猪左右互搏,网约车未来之战靠流量还是技术?

滴滴早在几年前就已进入下沉市场,当城市内的战争告一段落,又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乡镇。而在滴滴寻求增量的同时,其他网约车玩家也在寻找突破口,无人驾驶的新战场悄然开启。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玄璇

编辑|周春林

头图摄影|曾靖

低调测试了数月后,滴滴新品牌“花小猪打车”浮出水面。

8月17日,花小猪打车宣布在北京、广州等9个城市推出福利活动,滴滴也积极为其引流。

从今年3月起,花小猪打车就开始在临沂和遵义测试运营,外界将其看成是滴滴主打下沉市场的打车版“拼多多”。对此,花小猪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四线城市和郊县市场是新业务的目标市场之一,这些地方互联网出行的渗透率还很低,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实惠的产品能够服务更多用户。”

而花小猪打车的目标也不只是下沉市场。在一、二线城市,花小猪打车同样希望用差异化玩法获取更多订单。

在滴滴布局新业务的同时,其他网约车玩家也在不断探索。嘀嗒出行与蔚来汽车合作,鼓励蔚来车主成为顺风车车主;美团打车被曝加大补贴力度;高德地图不仅连接出行服务商,也接入自动驾驶公司;曹操出行和元戎启行合作,计划推出无人出租车试乘服务。

在流量战争尚未结束的同时,网约车又开启了无人驾驶战场。对于入局者来说,谁能赢得当下和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弹药。

花小猪因何而来?

今年3月,花小猪打车开始在临沂和遵义低调测试运营。

7月,滴滴正式宣布推出花小猪打车,通过“小猪存钱罐”的视觉形象,寓意“省钱就是存钱”。花小猪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花小猪打车将目标用户定位为年轻群体,主打实惠,有更多的乘客小任务,乘客越活跃越便宜;对司机来说,不同于滴滴的全指派,司机可以选择订单。“公司希望这些差异化的产品体验能为新业务带来增量。”

8月中旬,花小猪打车宣布在北京、广州等9个城市推出福利活动,引发市场关注。

在北京的滴滴车内,可以看到花小猪的宣传。“每天首单减20,或者6折,打的人挺多。给我们的补贴也多。”一位滴滴司机向《中国企业家》表示,他所在的租赁公司要求每位司机都注册花小猪打车,现在他同时在滴滴和花小猪打车上接单。

花小猪打车和滴滴的其他网约车业务不同。这是一个全新品牌,有单独APP,并不在滴滴APP内使用;在组织结构上也不属于网约车平台公司,而是由公司新组建的独立团队负责,独立运营独立研发。负责人是原网约车平台公司副总裁、区域总经理孙枢。孙枢向程维汇报。

2019年年底,多家媒体报道,滴滴网约车平台公司副总裁孙枢已经离开滴滴,准备自己创业。目前看来,孙枢当时便在开发花小猪业务。

让外界有些看不懂的是,花小猪打车主打实惠,而滴滴已有一口价的特惠快车、拼车等产品,都可以满足注重性价比的用户,为何还要单独推出花小猪打车,左右手互搏?

一位网约车行业人士向《中国企业家》表示,花小猪打车成立之初,目标就在下沉市场。滴滴早在2016、2017年左右就进入下沉市场,包括乡镇等地,但根据投入产出比,决定优先主攻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大城市。目前城市市场已经趋向饱和,滴滴重新把目光投向乡镇,准备再次进攻。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约车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调查与未来规划分析》显示,目前我国网约车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较小。而随着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约车行业逐步奠定了移动化、数据化、信息化的发展基石。

在上述行业人士看来,网约车市场的策略由供需决定。下沉市场相对来说司机充足,而乘客乘坐意愿较低,此时需要补贴乘客,以低价抢占市场。花小猪的打法就是如此。

但这也意味着,一旦补贴减少,对价格敏感的用户就有可能离开,花小猪的未来依然充满挑战。

滴滴寻找新增长

花小猪打车的推出,是滴滴谋求新增长的表现。

滴滴出行CEO程维今年4月提出: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业务将双曲线推进。一是持续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四轮(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两轮(青桔单车和电单车)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出行将服务更多用户;二是小桔车服、自动驾驶、金融、智慧交通等业务持续发力,同时探索新赛道。

但要完成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在6月的滴滴八周年大会上,程维表示目前四轮车日订单峰值超过3000万单,两轮车超过千万单。

在四轮业务上,滴滴通过调节运力和推出差异化服务以提高单量,其中包括针对出行平峰期和高峰期的“特惠快车”和“滴滴特快”,可调节不同时期的供需。

此外,滴滴将拼车业务升级为新品牌“青菜拼车”。拼车业务上线于2015年,是滴滴继2018年升级礼橙专车后又一升级而来的新品牌。对滴滴而言,在网约车运力短期内很难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拼车将是提高单量的有效方式。

花小猪打车的新玩法如果能攻占下沉市场,客观上会给滴滴带来一定增量。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将重要业务独立出来成立新品牌,将有助于该业务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他认为下沉市场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增量市场,对于滴滴的网约车业务来说,国际业务才是更重要的增量市场。

今年4月,时任滴滴出行国际事业部首席运营官仇广宇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滴滴国际业务的日订单峰值为500万,平均每天的海外打车业务约占滴滴整个叫车业务的20%。接下来滴滴将着手开拓欧洲、中东、非洲等新市场。除了网约车,滴滴也在国际化道路上布局外卖和支付业务。

不过,滴滴的国际业务也面临挑战。据《晚点 LatePost》报道,仇广宇已经离职,滴滴高级副总裁朱景士将接管其工作。而疫情将是滴滴国际化拓展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在两轮业务上,滴滴于近日推出三款新车,其中有两款是电单车。电单车不仅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在县城等下沉市场更是刚需,能带来更多新增订单。根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哈啰、滴滴、美团三家今年计划的电单车投放量都超过百万辆,几乎追平了行业之前三年的发展数量。

在其他领域,滴滴也在积极试探,不断突破边界。既包括与出行相关的跑腿、货运,也有与主营业务并无直接关系的社区团购。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守住并扩大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利用网约车建立壁垒,再通过汽车后市场等其他业务实现盈利,同时探索新业务,这就是滴滴当下的战略选择。

网约车同时开启未来之战

在滴滴谋求增长的同时,网约车的其他玩家也动作不断。

界面新闻7月底报道,美团计划加大对用户的补贴,目标是在主流城市抢占1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7年及2018年,美团打车曾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抢占南京和上海市场,但高额补贴难以继续。2019年4月,美团变身聚合平台,接入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据公开资料,美团打车已登陆54个城市。

而以同样模式进入网约车市场的高德,也宣布接入近40家出行服务商,近日则推出企业用车服务,覆盖360个城市。

滴滴自身也上线了聚合模式,与秒走打车、蓝色大道、阳光出行等服务商合作。

一方面,聚合模式带来的流量战争仍在继续。另一方面,一场面向未来出行服务的战争已经打响。参赛者既焦虑又兴奋,似乎谁能在无人出租车竞赛中获胜,谁就能掌握未来出行市场的话语权。

滴滴首先投入弹药。今年5月,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宣布完成首轮5亿美元融资,目前已在上海开启试运营服务。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表示,滴滴的车载摄像头覆盖了滴滴网约车50%以上的订单,这让滴滴自动驾驶每年拥有1000亿公里的数据,对于算法迭代会有帮助。

高德则利用入口优势打造平台,与网约车聚合模式类似,接入了AutoX、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公司的无人出租车服务。

车企背景的出行平台也不甘示弱。曹操出行近日宣布与自动驾驶公司元戎启行合作进行无人出租车测试运营。元戎启行副总裁刘念邱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双方合作的自动驾驶车队预计达到10辆,接入曹操出行APP,明年向公众提供自动驾驶试乘服务。而在2022年亚运会期间,车队规模预计达到数百辆。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表示,除了杭州以外,他们也将在国内其他城市复制推广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背靠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T3出行,则把成为“未来无人驾驶的运营商”作为入场的初衷。T3出行CEO崔大勇曾告诉《中国企业家》,这也是国资委、工信部、科技部和三家车企成立T3项目时的终极目标。而T3项目中的另一板块,就聚焦智能电动底盘、氢燃料动力、智能网联,目前已成立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

这场始于流量的网约车之战,未来将会如何被技术改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