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卡脖子”,中国氢能汽车产业打破技术瓶颈,谁在悄然布局?
财经
财经 > 产业新城 > 正文

不再“卡脖子”,中国氢能汽车产业打破技术瓶颈,谁在悄然布局?

财联社8月23日讯,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一项“卡脖子”技术得以攻克。8月22日,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成功研制了基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的大功率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相比传统产品,新技术具有“超高频”“高耐压”“低导阻”的特性,可以使开关频率提升4倍以上、功率密度提升3倍以上,系统平均效率大于97%,最高效率可达99%。

氢能发展大势所趋 “大佬们”提前布局行业导入期

近来,氢能领域可谓动作频频。除了技术告捷外,各大厂商也在忙着布局。

天眼查APP显示,本周四(8月20日),丰田、亿华通、一汽、东风等合资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开发等。其中,第一大股东为丰田汽车公司,持股比例为65%,第二大股东是被誉为“氢能第一股”的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东风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中国第一汽车、北京汽车集团并列为第三大股东。

汽车厂商押注氢能的背后,与国家坚定发展氢能的决心不无关系。2019年氢能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5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就《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发布征求意见稿,表明了氢能及燃料电池即将成为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科技部也表示将持续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氢能第一股登录科创版 为产业发展打入强心剂

就在上周一(8月10日),有“中国氢能第一股”之称的亿华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开盘价260元/股,较发行价(76.65元/股)大涨239%。截至本周五收盘,亿华通股价为175.90元,市值约为124亿元。

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8年时间。亿华通登陆科创板,也为正处于市场导入阶段的氢燃料电池产业打入了一剂强心针。

行业导入期 玩家比拼研发能力

新能源汽车电池有两大方向,一类是储能电池,锂电池就属于这一类,代表厂商有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另一类是氢燃料为代表的燃料电池,丰田mirai就是属于这一类。

与锂离子动力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强,且充电耗时更短。但当前行业面临着多重壁垒,一个是需要实现关键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另一个需要降低电堆成本,提高电堆比功率,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正是由于技术尚待成熟,目前整个氢燃料产业仍处于初期导入阶段。数据显示,2017-2019年,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达到66.6万辆、98.4万辆、97.2万辆,而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分别为1272辆、1527辆和2737辆,几乎不成规模。

所以在现阶段,各大玩家在比拼研发能力,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就能掌握先机。此次亿华通IPO募资12.24亿元,就将主要投向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二期工程和面向冬奥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等项目。丰田、亿华通、一汽、东风等合资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也将致力于燃料电池的技术研发。此外,中国已有部分企业正在进行或已初步形成氢能上下游一体布局,其中包括申能、清华工研院、雄韬股份、亿华通、重塑科技、美锦能源等。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