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资源”做成“产业”,如何围绕杂技文化做更大的文章?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曹国厂 编辑高雪梅
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吴桥获奖作品凌云狮秀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运河两岸度春秋……”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文化城里,年近古稀的老艺人高福洲一边敲锣,一边唱着锣歌与观众互动。
吴桥杂技大世界位于河北省吴桥县县城西部、京杭大运河东岸,是一座以杂技文化为载体的主题公园。一年四季,这里都热闹非凡。
吴桥杂技大世界展示了中国杂技发展历程,融合了从古典戏法到现代舞台艺术等杂技表现形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带动相关从业人员2.5万人,年实现综合收入3亿元。
“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
杂技由“角抵”萌芽,从春秋战国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
据《吴桥县志》记载:明代吴桥籍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回乡探亲,写下《游南园记》,对故乡随处可见的马戏杂技褒奖有加:见马上起舞,或翻或卧、或折或踞、或抱或脱、或坐或立,以为势将坠矣,而盘旋益熟。
上世纪50年代,在吴桥县境内小马厂村,发现一座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古墓,墓壁上就绘有“蝎子爬”“倒立”“肚顶”等杂技表演形象。这表明杂技在那个时期受欢迎的程度,也可见当时吴桥杂技已经非常普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6岁的王保合因拿手绝活“三仙归洞”而被誉为“鬼手”。他自5岁就跟着父亲、哥哥、姐姐到老北京天桥卖艺,一边学习杂技、一边上台演出。如今,已退休的王保合依然在吴桥杂技大世界鬼手剧场演出,“很多人慕名而来,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演下去。”
他说,以前吴桥艺人大部分是顺着运河徒步行走,或父子,或师徒,肩挑手推简单的道具,走到哪儿卖艺到哪儿。
近代史上运河流域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著名的艺人活动聚集区,如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三不管”等杂技集散地,江湖艺人称之为“杂八地”。王保合说,在这些“杂八地”上打把式卖艺的杂技艺人,几乎都有吴桥人,江湖上也就有了“没有吴桥不成班”的说法。
像王保合一样的老艺人还有很多,文章开头所写的高福洲就是其中之一。“练好了是轻气功,练不好就是剖腹产了。”高福洲经常在表演肚皮切菜时这样开玩笑。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这是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句童谣。
在吴桥杂技大世界的“杂技小院”,这首童谣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由一家人组成的表演团体,年纪最大的齐爱红从小学习杂技,如今已经67岁,她表演的是伞技,凭着几十年的表演功力,让皮球、帽子等在旋转的伞上滚动自如;而年轻的一代王晓娜和妹妹王翠翠也不甘示弱,姐妹俩的平衡技巧让小院里掌声不断。
不仅在杂技大世界,吴桥县还有很多民间杂技团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祖辈留下的技艺。
在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何书胜、张兰芬的小院里,摆放着各色各样的杂技道具,饲养的鸵鸟、孔雀等动物,给小院增添了几分吸引力。
65岁的何书胜自四五岁就跟随父亲学习走钢丝、独轮车、杂耍、硬气功等杂技艺术,20多岁时开始组班子带徒弟,和弟弟妹妹等家人租马戏大棚表演杂技。“到我孙子这辈,已经是第八代了。”他说。
1983年,何书胜创办了自己的杂技团,长期在全国各地演出。不出去演出的时候,何书胜就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在自家小院里练习。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个杂技小院,一听到锣鼓声,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魔术、驯兽、狮子舞、气功特技等轮番上阵,让人眼花缭乱。
何书胜说:“我从小就在这个院子里练习,不敢也不愿意改变这里的一切,这既是一种传承,也是对过去那些日子的一种纪念,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老杂技艺人的生活。”
如今,何书胜的杂技团已经有60多人,常年承接各种演出任务,还带动附近村子的杂技事业也红火起来。
吴桥县杂技魔术道具产业园的工人在制作杂技道具(杨世尧/摄)
“桥通天下,技连九州”
清末社会动荡,吴桥杂技艺人不得不开始沿运河卖艺谋生,从那时期开始,部分艺人携带简单道具,向北去俄罗斯,沿途卖艺抵达欧洲、美洲诸国。据不完全统计,吴桥杂技艺人遍及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吴桥杂技之花更加绚丽多姿。杂技艺人把中国的杂技带到世界各地,同时也把国外的先进技艺带到了中国。
1987年,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创办,每两年一届。如今,早已与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巴黎“明日”与“未来”世界马戏节并称世界最为著名的三大杂技赛场。
首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举行,180多位中外杂技艺术家首次在东方赛场同台献艺。
当时有记载称,可容纳近万人的河北体育馆座无虚席,时年86岁高龄、20世纪初曾漂洋过海到欧洲卖艺的老人史德俊被邀请到场观看,他一边观看演出一边流眼泪,感叹能在中国的舞台上看外国人演杂技,像是在做梦。
吴桥杂技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杂技艺术的对外交流,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杂”是包容,“技”是艺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吴桥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向世界杂技之都不断迈进,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精彩的顶碗、优美的晃圈……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训练大厅,来自肯尼亚、塞拉利昂、老挝的26名留学生在杂技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杂技道具练习技艺。这些留学生来到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学艺近一年,即将毕业的他们现在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毕业汇报演出的排练。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国际交流科主任乜冠华介绍,2002年以来,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开始承担中国杂技类援外项目,先后有400多名留学生来此学习。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保合在表演“三仙归洞”
把“资源”做成“产业”
杂技是地道的“草根”艺术,它从“耍把戏卖艺、牵猴撂地”走来,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这“草根”至今仍在艺术花园中生长,并成为吴桥的金字招牌和文化财富。
如何把“资源”做成“产业”,如何围绕杂技文化做更大的文章?
近年来,作为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吴桥县,把杂技旅游提升到重要位置,确定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将吴桥打造成为集杂技人才教育培训中心、杂技艺术创新研发中心、杂技文化交流中心、杂技魔术道具研发制造中心和杂技旅游主要目的地为一体的世界“杂技之都”。
吴桥县从“全域旅游”下笔,按照“工业强县、杂技兴县”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吴桥落实新发展理念、走好发展新路的重要举措。
为此,吴桥县依托传统杂技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旅游+农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商贸、旅游+互联网等新兴资源,进行全域式开发、全景式打造。
1993年,吴桥县建成了以展现杂技艺术为主要特色,以弘扬杂技文化发展为主线,集游乐、人文、博物、民俗、培训、比赛、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杂技文化主题公园“吴桥杂技大世界”,在保留原汁原味吴桥民间杂技表演的同时,重现旧“江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好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桥县杂技团,自1992年起常年在美国、韩国、日本、朝鲜以及欧洲、西亚等各国演出;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建校已有30多年,为全国各地杂技团体培养了2000多名杂技演员。
目前,全县现有各类杂技文化团体、企业100多家,杂技衍生品开发制作企业9家,产品涉及60大类800多种,受到国内二十多省市杂技团体的青睐,并远销日本、坦桑尼亚、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
吴桥杂技文化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杂技旅游、杂技演出、杂技教育和杂技产品开发四大产业格局。
围绕“杂技”品牌,吴桥县实施了杂技大世界5A级景区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打造杂技情景剧《江湖》并多次进行艺术提升,填补了河北省杂技情景剧的空白;大力发展杂技教育,先后为40多个国家培养杂技留学生600多名。
吴桥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底蕴,建设运河公园,再现昔日京杭运河漕运的繁华和今日运河沿岸的丽人风光;同时探索新型特色文旅模式,开发“留得住的乡愁”景区,实现旅游内涵和艺术高度的双重提升。
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