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央行扩表近万亿,释放什么信号?

9月央行扩表近万亿,释放什么信号?

央行是现代货币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货币和信用的创造根源都在于央行。而市场关心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体现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备受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央行总资产为37.5万亿,相比上月扩张近万亿。

分析来看,9月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主要因为央行对银行的“再贷款”增加所致。同时,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货币乘数处于6.85的高位,广义货币M2增速回升至10.9%,显示广义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流动性投放致资产扩张

央行资产端主要包括外汇、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等项目。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央行总资产为37.5万亿,相比上月扩张近万亿。其中,资产端变动最大的项目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9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环比上月增加9846亿,是推动央行资产端扩表的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表示央行将钱借给银行后,形成对银行的债权,有时也简称“再贷款”。该项目主要由逆回购、MLF、PSL、SLF、TMLF、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形成。其中,9月MLF余额增加4000亿,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9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9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9月17日MLF到期的续做),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此次一年期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95%,持平于上次。

而9月17日到期的MLF规模为2000亿,意味着央行此次通过MLF净投放流动性4000亿。

沪上某大型券商首席固收分析师表示,9央行大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在经济复苏、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背景下,银行体系总量流动性存在较大缺口,超储率已降至1.1%左右,央行加量投放资金以填补流动性缺口。

二是在9月政府债券供给放量和结构性存款压降的双重压力之下,银行负债端承压,中长期资金奇缺,作为结构性存款替代品的同业存单“量价”齐升,央行加量续做MLF投放中长期资金以缓解银行“负债荒”。

三是资金利率已达合意区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实现相对精准操作,补充流动性总量同时合理调控价格波动。

央行资产负债表稳定的“秘诀”

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都是提供基础货币的方式。9月“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加也带动基础货币增加。

数据显示,9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31.5万亿,相比上月末扩张1.74万亿。目前基础货币仍是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规模最大的一项,占比为84%。

市场机构则依据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及广义货币M2计算月度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广义货币,其数值等于广义货币M2除以基础货币。

计算可得,9月货币乘数为6.85,相比上月出现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显示信用扩张仍较为强劲。

从负债端看,9月政府存款也是变动较大的项目:当月减少8018亿。央行资产负债表下的政府存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的季初1月、4月、7月、10月会出现明显增长,季末3月、6月、9月、12月减少。这种季节性特征主要是因为季初企业缴税、季末财政支出集中的影响。

拉长时间看,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自2018年以来保持在36万亿左右,变动相对较小。对此,央行行长易纲最近发文表示,人民银行在保持资产负债表基本稳定的同时,实现了有效的货币信贷增长。

主要是,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至9%左右。降准的过程,体现为商业银行自主使用的资金相应增加,一部分可能用来归还从中央银行的部分借款,体现为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缩表”;另一部分可以用来发放更多贷款、创造更多货币,具有货币扩张效应。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通过实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又会相应“扩表”,总体上保持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稳定。(作者:杨志锦)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