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 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G20“缓债计划”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周小川:“一带一路”并非债务陷阱 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G20“缓债计划”

凤凰网财经记者 龚奕洁 发自上海

“最近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已经透露出,中国积极发起和参与G20的‘缓债计划’。”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10月24日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

10月14日,G20(二十国集团) 财长与央行行长视频会议宣布,推出债务国“暂缓还债”计划,容许参与计划的国家,可暂时毋须偿还双边债务至今年底,以支援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国家。预期可让受惠国家有额外140亿美元资金应对疫情。

周小川表示,个别西方国家将“一带一路”说成是中国控制“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陷阱,但实际上,中国真正作为最主要债权人的,在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并不多。而且中国从政府到大型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参与缓债计划,同时执行得也相当不错。

周小川表示,新冠疫情加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的负担,而疫情之后的复苏不仅仅取决于发达国家,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量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不能成功克服疫情实现复苏。如果一些低收入国家因为还债所以挤占了大量的财政资源,就会减少他们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拨款或者是这方面的能力。

周小川还指出,着当前的“缓债“并不一定意味着疫情后的债务重组,就一定是减债和消债,需要根据各个国家债务情况来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要区别哪些是疫情导致的债务困难。“其实疫情新增加的债务负担总体来说数量并不多,有很多高杠杆债务实际上都是在疫情发生前形成了的。“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还提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疫情后未来能力的建设,特别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未来生产能力的建设。因此,这些国家考虑到未来信誉,以及以国际市场、在“一带一路”合作中所处的地位,也不会愿意轻易地违约或者申请债务重组。

“大家知道过去主权融资的主力是在巴黎俱乐部,目前东亚(包括中国)已经超过了巴黎俱乐部主权债的总额。”周小川在演讲中提到,这些投资不仅在“一带一路”,还有相当多投向了欧美。

周小川用储蓄过剩的逻辑,来解释东亚、尤其是中国成为“一带一路”债权融资的主力军的原因。在他看来,从储蓄的角度看融资能力和资金配置是一个重要的角度,也是对于那些阴谋论的反驳。

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提出,亚洲的过剩储蓄涌到美国,导致了2008年次贷危机。而周小川则表示主要前提原因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波中,不少发达国家的对冲基金冲进亚洲市场,亚洲国家就有扩大出口和增加储蓄等动机。中国在亚洲金融风波前的GDP储蓄率是35%左右,2008年时升到了51.8%。

2019年末中国储蓄率降到了44.6%,周小川判断,还会进一步下降。

对于疫情对于储蓄率的影响,周小川表示“还看不太清”,还要进行密切地观察。再往远看,中国的储蓄率还会进一步地变化。在“双循环”特别是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战略情况下,内循环将会更加畅通;同时年轻一代的储蓄率在明显下调,这可能有利有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