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7日,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行,据悉本次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梁振英、尚福林、殷勇、李扬、宋志平等多位政商学界嘉宾出席。
在“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线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人类和病毒的关系就是迪斯尼乐园的猫鼠游戏,Tom and Jerry。
高福表示,Tom 是不会把Jerry吃掉的,Jerry也不会把Tom打倒的。人类和病毒相生相依,互相依赖。比如,天花推动免疫学的发展,消灭天花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疫苗。
高福认为,由于人类长期对科学技术的投资,有些疾病对人类的影响发生了变化。现在,随着免疫学发展,许多癌症可治愈。这也是今天的主题生物大产业,比如,pd-1单克隆抗体、CAR-T、TCR-T等高技术的产量都不错,其中,单科隆抗体市场前景好,已广泛应用。在人类跟病原微生物斗争的过程中,科学发展随之发展,技术也不断进步。
高福演讲内容从病毒延伸至整个微生物,他表示,人是由10的13次方个细胞组成,而且在人的身上还有微生物10的14次方。也就是说,坐在这里的我是躯干和微生物的共生体。西方科学家已经做出的mRNA疫苗,其实就是生物体第一次被注射到健康人体内。不过,这里还有一些未知尚待研究。
谈及大健康产业,高福表示,以科学为基础,民众参与、民众理解、行政决策是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法宝,而其背后也有产业支撑,比如测序产业。据高福介绍,中国对病毒测序,以及通过核酸检测确定病毒、追踪来源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检测试剂、检测试剂盒、检测仪器都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
对于社会关注的疫苗问题,高福表示,国内的灭活苗、蛋白重组苗、腺病毒载体苗都进入了三期临床,几个灭活苗三期临床已经结束。“现在从初步数据来看,效果也很好,但是我们并没有宣布具体的百分数,据我掌握的情况也是非常好。”
以下为高福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高福,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我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同时还是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下一起讨论大健康产业,尤其是在全球新冠疫情还在上升的时候,跟大家一起来讨论生物产业和健康大产业。
新冠疫情百年未遇,因此它将带来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人类由于新冠疫情的出现,也被置于危机之中。正像总书记所言,危中还有机。
今天的演讲嘉宾,有做药物研发的,有做金融投资的。其实,包括大健康产业在内的任何产业之间的协调、合作、竞争,对促进产业发展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跟大家探讨,在新冠疫情下,我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理解。
在任何国家,做任何事情,人类是一个有组织行为的社会。非常强的组织领导非常重要。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在做闭卷考试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把疫情防控得这么好。实际上,中国已经经历了7波疫情,现在是第8波,它已在多个省份开始出现散发疫情。
武汉是最大的一波,从它发生到控制,非常重要的一条是病毒清零。实际上,国内总共有7波,武汉是第1波,东北第2波,新发地第3波,新疆乌鲁木齐第4波,大连第5波,青岛第6波,然后到新疆的喀什第7波,这些国内都回顾性地找到了0号病人,搞清楚了源头。
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二代测序技术等典型生物产业。人类基因组结束后,测序产业在疾病诊断,防治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实,这次NGS在溯源方面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已经清零的状态下,后面几波病毒源头,零号病人的输入,中国利用高技术,也利用生物产业二代测序技术已经弄清楚这些病毒的特点,它们跟每一波的病毒都不一样。
目前,国内的第8波在内蒙、天津、安徽、上海已经有散发,中国也逐步地通过发现0号病人,追溯密切 quarantine,密切接触者,最后通过二代测序找到病毒来源,及时防控。
以科学为基础,民众参与、民众理解、行政决策是中国防控新冠疫情的法宝,而其背后也有产业支撑,比如测序产业。新冠疫情爆发后,大家首先想到检测和诊断。其实,大健康产业里,检测和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产业。中国在这个产业上发展很快。其实,中国对病毒测序,以及通过核酸检测确定病毒、追踪来源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试剂、检测试剂盒、检测仪器都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它们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来
那我们现在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展望未来。
从诊断的角度,大健康产业以COVID-19为代表,未来在于实现便携式家庭的快速诊断。
比如,冬天,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混杂时,需要鉴别诊断。
如果某个城市的出现一次小规模的新冠疫情流行,城市的医疗资源就会被挤兑。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家庭便携式诊断仪器,用户在家里边用呼吸道试纸测试:流感,就找一点流感的药;新冠,就请求疾控机构对其进行隔离。因此,便携式诊断仪器是迫在眉睫。
与信息科学的结合
大家知道前两天说,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用 Machine learning,通过机器学习能够把人的咳嗽区分开是不是新冠。
在当今的情况下,鉴别诊断新冠很重要。现代数字医疗,现代机器学习都可能应用到新冠为代表的诊断上。如果真能区别开,将来能从痰液里边,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仪器,立马能把人群分类,对控制发生类似武汉疫情非常重要。
中国发展大健康产业最重要的经验是强基层。中国在各级基层诊断、检测、监测,这几年由于现代化仪器的使用做得非常好。
但在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家。有些地区可能需要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有些地方又需要接地气的仪器设备。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界等领域需要考虑中国国情,开发适合不同地区检测的监测仪器设备来。
最近,网上讨论最多就是疫苗。
目前,美国Moderna研究的疫苗,有效性90%以上;Pfizer辉瑞公司研究能到90%以上;牛津大学和AstraZeneca研究也达到70%以上。从这些公布数据可看出,他们疫苗的效果都很好。这些疫苗里面有腺病毒为载体,主要用的是大猩猩腺病毒,有mRNA的疫苗。
其实,国内的灭活苗、蛋白重组苗、腺病毒载体苗也都进入了三期临床,像几个灭活苗三期临床已经结束。现在从初步数据来看,效果也很好,但是我们并没有宣布具体的百分数,据我掌握的情况也是非常好。
其实由于人类长期对科学技术的投资,有些疾病对人类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人类和病毒的关系就是迪斯尼乐园的猫鼠游戏,Tom and Jerry。Tom 是不会把Jerry吃掉的,Jerry也不会把Tom打倒的。人类和病毒就这么相生相依,互相依赖。所以它们可互相议论,互相共存。但由此也推动科学进步,科学发展。比如,天花推动免疫学的发展,消灭天花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疫苗。
现在,随着免疫学发展,许多癌症变成了可治愈的疾病。这也是今天的主题生物大产业。比如,pd-1单克隆抗体、CAR-T、TCR-T、NKT的高技术一些产量不错,市场又前景好的单科隆抗体广泛应用。人类跟病原微生物斗争的过程中,促进了科学发展,促进了技术发展。所以我觉得,投资者一定要把这个机会抓到,一定要想到 Tom 和 Jerry,我们是要互相依赖,相依相存的关系。
把病毒延伸一下整个微生物,人是由10的13次方个细胞组成,而且在人的身上还有微生物10的14次方。也就是说,我就是坐在这里,其实就是躯干和微生物的共生体。微生物和微生物,微生物和人体就这么个关系,躯干加上微生物。因此,在讨论健康大产业时,研究微生物尤其病原微生物,都说微生物是一个很好的阳光产业,未来产业。
当然了,Moderna为代表的西方科学家,西方人敢于冒险,做了mRNA疫苗。其实,mRNA疫苗作为生物体是第一次把它注射到健康人体内。既然是第一次,研究还有好多未知,暂时做出来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但由于它是个活生物体,它有没有长期的不良反应还是未知。留下来的是科学问题。
Moderna都在做mRNA疫苗,我们为什么还要?
第一,mRNA疫苗很多的风险,未知。
第二个,过去,中国在mRNA疫苗关键是制剂formulation和delivery两个系统相对技术比较薄弱。但是,我们灭活疫苗却做得很快。这是因为研究背后,中国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代表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国把搞研究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及时地转化成可以生产疫苗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很多西方国家没有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他们做不了灭活苗。在这样的背景下,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四级实验室仪器设备各方面的配套,也是未来生物产业非常一大块领域,投资者可以关注。
以mRNA为代表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其实还有好几种疫苗,比如弱毒苗、DNA疫苗、纳米颗粒疫苗都在研究之中,还都没有进入到临床,希望这些也能开发得很快。
现在再聊聊小分子。
其实刚才提到了CAR-T,TCR-T单克隆抗体,这都是大的 biologics,而biologics主要的问题是给药途径。这些东西我们又不能通过口服,因为它到胃里后就会被消化,所以大部分都是通过血液注射输入进去,小分子药物是最理想的。其实,高新技术的产业里,结构为基础设计的药物中,格列卫Glivec是典型例子。在电影《药神》里边的就是这个药,它就是用高新技术结构设计看到了未来,把这药就开发出来了。
新冠出现以后,大家把瑞德西韦这个药翻译为“人民的希望”,这都是在过去长年的科学沉淀。
其实,新冠之前,人们已经发现这个药物会对Mers、SARS等病毒起作用。小分子药物由于给药途径好,可口服,成为了未来方向。未来药物的对患者来讲,药物的依存性比较好,compliance比较好。大家躺在那打一针,和你早上起来喝点水吃点药,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在小分子药物的未来发展上,中国政产学研金可以结合起来,开发出更为强有力的小分子药物。
中国的优势是政产学金研究密切配合,由政府主导的一些事情很容易做。中国的疫情控制这么好,首先是政府主导,政府用英文来讲叫 political view。政府在political view方面做得很好。今天,大家讨论的健康大产业,其实国家已经看到了,政府已经知道投资这个方向非常好。投资界的朋友可在国家已经有political view的基础上,朝着生物大产业投资。
生物大产业其实可以延伸一下,跟健康相关的各种产业都是健康大产业的一部分。比如补品、中药制剂。这一类的东西有些机制搞明白了,有些机制不清。在产业发展方向上,既要依赖科学,又不能全靠科学。
科学求真、管理产业求实。真实非常重要,科学在找未知,也就是发现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加修饰,这就是真实的东西。但把它变成产品时,就要“实”。“实”里边包括真实,但更重要的是可操作,有些想法很好但不可操作,这些事情也不能做。
政产学研金投资往哪投,既要相信科学,又不能受科学束缚。大家要去评估科学成果能不能转化成技术,技术技巧能不能转化成产品,能转换成小产品还是需要多人参与的大工程,这些都需要大家思考。
今天参加议题讨论的同志们既有专家,又有大家。专家在垂直领域知道很多,大家虽然知道的不多,但问问题都难不倒他。所以有一句英文叫做Expert knows more and more,but about less and less。这个大家generalist,generalist knows less and less,but about more and more。
在讨论产业时,我们需要专家和大家,大家 work together。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聪明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出实际可操作的判断,才能把科学转化成技术,才能把技术转化成产业,最后生产出产品,服务人类。
今天我们的主题大健康,为人类健康服务。作为今天的主题,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疫苗上。比如,我们实验室研究的疫苗。它是中国5条路线之一的蛋白亚单位疫苗。一个专家科学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冠状病毒,β-冠状病毒的 spike s蛋白,表面这个蛋白,它的受体结合位点能形成二聚体。这完全是一个科学发现。随后,我们又发现,这样的二聚体通过二硫键连接,可以激发很好的免疫反应。最后,我们把二硫键去掉,将两个同源蛋白融合到一起。结果发现三四年前,我们做的是Mers病毒,做疫苗效果非常好。
COVID-19一出,照方抓药,做得很好,它是前沿科学,可以适用,达到科学的真和实践中的实结合到一起。现在这个疫苗也已经进入到三期临床,一二期临床我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下,它的阳转率,综合效率都是90%以上。展望未来,健康大产业、生物大产业,一定是用一句英文,它会Booming。
原来都说生物产业、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新技术,但它是概念模糊。直到面对COVID-19,大家发现原来21世纪是生物技术、生物产业是真的。确确实实,我们看到了生物产业在救治生命,在推动社会进步,在推动人类进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