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12月13日第六届“上海金融论坛”正式举行。本次论坛以“改革与开放:双循环下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凤凰网财经全程报道。
交通银行原副行长侯维栋
交通银行原副行长侯维栋在论坛上表示,自从1992年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以来至今已经有28年。在这28年当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1.0版上升到3.0版,取得长足进步。金融与科技的交互创新让中国的支付领先全球,让金融服务便利普惠,让经济发展持续而稳固。
谈及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侯维栋表示,金融科技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动力。2019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了1933万亿元,是十年前的7.7倍。在机构的多元化方面,国际上的摩根大通、安联保险、贝莱德基金等国际机构纷纷聚集上海。金融科技创新也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力。近十年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应该说是息息相关,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谈及提升上海国际金融科技中心能级建设,侯维栋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要吸引更多金融科技企业落户上海;二是激活产品应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场景化生态环境;三是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入更高发展阶段,复合型人才成为最宝贵和稀缺的生产要素;四是作为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积极在前沿领域探索性先行先试,以及在制度创新上争取先行先试。
侯维栋表示,未来金融科技丰富的应用场景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随着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即将步入深入应用阶段。侯维栋介绍到,银行给客户融资主要判断两条,一是识别客户还款意愿,第二判断客户还款能力,智能风控将迎来落地运用的黄金期。2030年全球将有30%银行和企业拥有自己的安全风控团队,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五个百分点。同时第三方欺诈检测服务应用覆盖面将超过75%,而当前这一比例仅为25%。金融科技赋能下的消费金融业务依然值得我们期待。据研究显示,我国有39.47%的成年人未获得任何消费金融服务,预计这部分人群会带来五年以上的消费金融增长周期。
而关于上海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候维栋认为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向国家积极争取建设金融法制实验区,以陆家嘴和临港新片区为试点区域,探索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一致的金融法制规范和监管规则。二是加快构建金融人才生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集成创新此前已出台的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政策,探索复制推广临港新片区关于税收优惠等在内的金融人才新政。三是鼓励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定价。不仅要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实施新型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的制度,还要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四是将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系统写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从中长期视角谋划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系统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重点,克服难点,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最后,依托金融科技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扩大上海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服务能力。
以下为侯维栋发言实录:
侯维栋:尊敬的张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本次论坛,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任务以来,至今已经有28年了。在这28年当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与关怀下,在上海市各方积极努力下,应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从1.0版上升到3.0版,取得了长足进步。
金融与科技的交互创新让我们的支付领先全球,让我们的金融服务便利普惠,让我们的经济发展持续而稳固。今年9月份,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首次继纽约、伦敦之后晋升到第三位,应该说在这岁末年初的时刻我们举办这样一个论坛,对于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想从宏观角度,就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与在座各位分享。
首先,金融科技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重要动力。国际金融中心是指金融服务体系中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或者区域,通过金融产业和国际金融机构聚集效应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市场规模方面,上海证交所股票市值已经排在全球第三位,我们的债券托管规模处于全球第二位,上海的黄金交易所场内黄金交易量我们现在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一位。2019年,上海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了1933万亿元,是十年前7.7倍,在机构的多元化方面,国际上的摩根大通、安联保险、贝莱德基金等国际机构纷纷聚集上海,同时还有建银金科、平安一账通等金融科技公司也纷纷聚集上海。
截止2019年末,上海市持牌金融机构达到了1646家,外资机构517家,这个机构规模本身也是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指标。上海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法制环境、数据环境、人才环境都在持续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什么是创新?著名管理学大师熊彼特提出,“各种要素重新组合”,以及一系列开发活动,称其为创新。什么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就是指在金融领域内进行的各类创新活动。狭义而言,金融创新基本上强调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创新有很多种,比如说诱导约束类创新、财富增长类创新、交易成本类创新、技术推动类创新等等,伴随着金融监管日趋规范、日趋严格,近年来金融创新大都围绕着技术推动类创新而展开。
金融科技创新为国际中心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动力。首先,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客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感。如今,金融服务已经从线下走到线上,一款APP可以实现多种产品一体化、集约化服务。其次,创新的产品既满足中高端客户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大量长尾客户金融需求。利用大数据信息设计和创新金融产品,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融资困难。技术不仅仅是金融创新基础,更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工具。OCR技术将纸质材料转化为数据信息,而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又解决了安全使用这些数据的问题。在技术与应用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以监管模式和监管理念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为金融新模式匹配相适应的管理能力,推动金融创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近十年的金融创新都与金融科技息息相关。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在GFCI指数体系的金融科技子项中,上海连续4期排名前三。可以说,上海的金融科技水平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科技将以中台思维、开放平台、数据驱动为三大特征,实现金融服务普惠化,资金配置高效化,以及风险管理智能化,着力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构建金融创新试验田,营造金融发展生态圈。
未来,金融科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过去我们讲产业链、供应链,基本上都是引用保罗·克鲁克曼提出的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围绕核心区域、核心城市或者进一步围绕核心企业来发展。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区块链与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供应链金融即将步入深入应用阶段。2018年,商务部等8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首次将供应链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今年8部门再次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鼓励以数字化方式赋能供应链金融。目前,业内已经逐步实现电子凭证拆转融、数据与业务同步存储,助力非核心企业获得融资,以实现供应链产业链智能化管理。前不久,毕马威一份报告指出,疫情期间,内外部数据的整合已经成为识别客户特征的重要方式,而“风险职能”的适应将成为重中之重。大家知道银行给客户融资主要判断两条,一个是识别客户还款意愿,第二是判断客户还款能力。目前大数据与技术融合发展为我们丰富了很多手段,因此我们讲智能风控将迎来落地运用的黄金期。2030年全球将有30%银行和企业拥有自己的安全风控团队,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五个百分点。同时第三方欺诈检测服务应用覆盖面将超过75%,而当前这一比例仅为25%。再比如,金融科技赋能下的消费金融业务依然值得我们期待。据研究显示,我国有39.47%的成年人未获得任何消费金融服务,预计这部分人群会带来五年以上的消费金融增长周期。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科技中心能级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发展金融科技,关键要吸引更多金融科技企业落户上海,激活产品应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场景化生态环境。目前,全国金融科技百强企业仅有20家落户上海,企业数量与技术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因此,一方面要发挥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引领作用。鼓励头部金科公司在沪设立子公司、数据中心、和研发基地,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逐渐优化金融服务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持续鼓励和壮大细分技术公司,依托“两城、一带、一港”金融科技战略空间布局,为提供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等技术的金融科技企业提供更多优越的成长环境。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复合型人才成为最宝贵和稀缺的要素。普华永道在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调查报告中提到,中国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达150万。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在各类金融机构以及BigTech公司中不断升级,亟需一群具备“三足鼎立”功能的人才:技术的实操背景、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扎实的金融背景。这就要求,高校构建基础理论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并积极通过校企协同,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不仅如此,还要把国内和国外、业界与学界的专家学者凝聚起来,利用“高端智库”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力量。
作为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应积极在前沿领域探索性先试先行。首先,积极探索研究央行法定数字人民币在沪跨境移动支付和清算的可能性路径,并向国家金融管理部门争取试点支持。其次,依托上海金融科技在市场和场景方面的发展优势,积极建立行业标准,提升国际话语权。再次,在科技监管模式方面先行先试。利用金融科技尝试功能监管、差异化风险监管、以及穿透式监管。刚才李行长谈到关于监管问题,其中监管沙盒就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数据共享过程当中,我们要利用前沿技术来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
另外,上海还应积极在制度创新上争取先试先行。一是向国家积极争取建设金融法治试验区。以陆家嘴和临港新片区为试点区域,探索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一致的金融法治规范和监管规则。二是加快构建“近悦远来”的金融人才生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集成创新此前已出台的支持金融人才发展的政策,探索复制推广临港新片区关于税收优惠等在内的金融人才新政。三是鼓励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定价。不仅要完善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实施新型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的制度,还要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四是将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系统写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从中长期视角谋划打造一流金融生态系统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聚焦重点,克服难点,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最后,依托金融科技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扩大上海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服务能力。以上海为龙头长三角2019年上半年GDP总量已经达到了全国24.25%,三产拉动经济增长趋势凸显,我们还是强调要以创新优化产业格局,以耳熟能详的上海战略型新兴产业,苏州先进制造业群体,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等,其中前三季度上海制造业在集成电路、汽车等大项目带动下增长了18.7个百分点,应该说进展还是很快。长三角应该说具有非常好的金融科技基础,是全球金融科技指数最高城市群。各个金融机构齐力构建服务方面有很多优势,还是共同实现从多到优,从大到强的飞跃。
一是加快金融机构和平台载体设立,以金融集聚效应加强服务力度。各大金融机构在沪设立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部型管理机构、专业化服务平台,积极践行新机制新模式,全面融入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比如,交通银行在上海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浦发银行在上海成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管理总部,工商银行拟在上海设立金融创新中心、跨境业务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三大业务中心。
二是加强全方位合作,构建长三角金融生态。金融机构通过合作实现共赢。比如,浦发银行、太平洋保险、国泰君安证券等12家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了“开放金融联盟”。银政合作方面,除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各大银行纷纷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合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比如,中行与安徽省签署协议,建行与浙江省签订协议。银企合作方面,商业银行通过与企业直接对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实现金融服务长三角地区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依托金融科技创新金融产品,消除数据鸿沟提高服务能力。金融机构通过打造专项新型金融产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比如,中国银联、浦发银行和上海银行利用区块链、深度学习、多方安全技术,在融合金融与政务数据基础上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促进企业、金融机构、政务服务的跨场景应用。
四是形成金融资源的综合支持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股票市场方面,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91家,占全国的48%,其中上海31家,江苏39家、浙江15家、安徽6家。信贷方面,各银行均向长三角区域投入大量信贷资源。基金方面,各行通过设立发展基金、投资基金,助力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比如,上海长三角中银资本股权投资基金、上海建银长三角战略新兴科创基金等已在沪设立。债券方面,各大行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丰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产品种类,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比如,浦发银行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贴标债券。
金融聚集的辐射能力,叠加科技与人才的溢出效应,将会继续提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综合能级,推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格局的发展,迎来一个更好的中国金融,更有力的经济增速!
我这次要讲的内容主要就这些,不当之处有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