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霍启刚建议:健全从事文体服务业的专业资格互认制度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政协委员霍启刚建议:健全从事文体服务业的专业资格互认制度

凤凰网财经3月6日讯,2021年全国两会进行时,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带来“关于大力推进港澳文体企业及从业人员在内地发展、助力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政策建议。

霍启刚在提交的建议中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将有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近年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值规模、从业人数呈上升趋势。不过,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步伐迈得不够快不够大,不能完全适应大湾区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以协同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为突破口,更好完善便利港澳文体企业和从业人员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现阶段文体企业及从业人员面临的问题是文体专业资格互认机制不成熟,缺乏统一的文体产业合作平台,而且港澳文体服务业人员的工资薪酬待遇保障不足、能力素质与内地市场需求有一定差异、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

为更好推动港澳居民便利从事文体服务业,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霍启刚提出六方面对策建议:健全从事文体服务业的专业资格互认制度、建立统一运转有效的文体产业合作平台、完善文化体育产业服务体系、加强大湾区文体人才培养、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全面启动大湾区文体产业的品牌化建设工程。

一、推进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阶段文化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亦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因此,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将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的关键内容。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9000—10000美元时,人们消费方式会逐渐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消费转变,此时文化体育产业将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属全国最发达地区之一,2019年整体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因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体育产业理应率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则把构建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部分。

从现实意义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既可有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可支持港澳特区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大湾区文化体育的交流合作,统筹推进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调发展,高质量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同时,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也将推进增强港澳居民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以及繁荣发展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休闲湾区。

近年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产值规模、从业人数呈上升趋势。过去五年,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增长率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1.36万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95万亿元。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2018年大湾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规模达54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占大湾区整体GDP的4.97%,10年间增长超过一倍。港澳文化产业发展各具特色,涵盖多个门类,尤以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成熟,产业配套设施较完善,2018年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106亿港元,占GDP比重达4.5%。

不过,整体来看,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步伐迈得不够快不够大,不能完全适应大湾区整体发展趋势。尤其是,现时港澳文体企业和从业人员进入内地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如缺乏统一合作平台、资格互认机制不健全等。因此,选择以协同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为突破口,将更好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文体企业和从业人员进入内地发展,形成粤港澳文体产业协同发展“1+1+1大于3”的整体效益,从而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二、现阶段文体企业及从业人员面临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不少港澳居民进到或愿到大湾区内地城市从事文体行业,但仍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1.文体专业资格互认机制不够成熟。中央从2003年就逐步推动粤港澳三地职业资格互认,允许港澳专业人士进入内地执业。广东全面取消台港澳人员在内地就业许可,把在粤就业创业港澳人员纳入省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范围。但由于粤港澳三地的法律制度、政策机制、市场机制都各有体系,促进文化体育人员的执业资格认定还有待完善,表现在人才评价标准、执行资格、人才资质以及人才制度都存在差异,目前不能完全互认,使粤港澳三地文体业从业人员的执业与跨境合作存在障碍,无法有效实现文体要素顺畅流动、文体资源优化配置,三地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并不能实现有效对接。

2.缺乏大湾区层面的文体产业合作平台。由于大湾区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效运作的合作平台,大湾区丰富的文体资源无法得到整合与配置,相关从业人员无法得到尽善服务。例如,广东省拥有大量的体育场地资源,但是港澳体育组织暂时没有渠道申请有关场地的使用权;广东建有众多的港澳青创基地,由于各地提供的信息资源参差不齐,缺乏大湾区相关文体行业信息获取的渠道与途径,不少从事文化创意的港澳青年无法找到合适的发展平台与空间。此外,从事文体产业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也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初创企业难以为继,易于陷入资金断链与失业危机。

3.港澳文体从事人员工资薪酬待遇保障不足。大湾区内地城市和港澳地区既在薪酬福利存在不少差距,也在货币、物价水平及场所租金上有所差异。此外,内地城市税收相对港澳人士来说属高税区。由于港澳人士身处内地超过183天就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对赴内地从事文体行业的人士来说是个沉重负担。即使三地的薪酬待遇差距正在运用补贴或返税的政策措施予以不断调整,但仍成为吸引港澳文体从业人员北上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港澳居民在港澳地区的医疗教育福利具有相对优势,也是影响港澳青年到内地从事文体行业的重要因素。

4.港澳文体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与内地市场需求有一定差异。由于港澳文体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地存在差异,适应内地工作岗位的能力亟须提升。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文体产业正在经历加快转型升级,尤其内地文体产业朝着智能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港澳人才的发展能力与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此外,现时港澳人员开创的一些文体项目较为低端化,吸引力与竞争力不足,在国际国内缺乏影响力。

5.港澳文体从业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有待加强。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社会权利保护不断得到发展,但是其他权利如知识产权保护还不甚完善,显得相对滞后。港澳文体从业人员的权利意识较强,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及奖励是港澳文体从业人员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如果大湾区内地城市不能有效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及其正当权益,将使他们北上发展有所担忧。

三、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推动港澳居民便利从事文体产业,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和优化文体产业发展,推动大湾区文体产业一体化,让文体产业成为“双循环”的重要部分。

1.健全从事文体服务业的专业资格互认制度。专业资格互认是实现粤港澳文体专业人才跨境双向流动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厘清文体专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水平,制定系统标准化的专业资格认证制度及配套措施,如允许港澳地区文体从业人员经培训考核后到内地城市提供相关服务,或大力推动出入境口岸联检制度,便利文体产业从事人员入境粤港澳大湾区从事服务,消弭港澳文体人才跨境流动的制度壁垒,提高港澳地区文体产业人才认证的开放性、专门性与针对性。

2.建立统一运转有效的文体产业合作平台。一是,平台应由文体机构负责运营,鼓励各地文化与体育院校及有关社会团体与港澳文化体育团体合作发展,汇聚利用粤港澳三地丰富的文化体育资源。二是,该平台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资讯网,推进文体产业服务机构的数字化共建共享,方便港澳文体从业人员获得相关信息资源。三是,该平台可借鉴英国推动文创产业的资金机制,创新政府财税资金的引导资助方式方法,以引导创意创造价值为目标,逐步形成“政府引导资金+风险投资资金+企业自有资金”的多元产业资本发展机制来推动文体企业发展,为创业从业人员提供充足资金。

3.完善文化体育产业服务体系。一是,建设粤港澳文体机构内地后勤服务基地,为港澳文体行业及从业人员提供场地服务、技术支持或志愿服务,便利港澳文化体育院校或团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跨境工作。二是,在粤港澳大湾区政府的文体部门或相关下属事业单位,设置专门岗位,招聘来自港澳地区的文体从业人员,实现港澳文体人员就业的多元化发展,并为北上的港澳青年进行专门性的对接服务。

4.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人才培养。一是,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例如在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各类体育人才的培养和进修;在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涉及港澳作品创作项目、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文化机构和文化创意工作者直接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二是,丰富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的文体交流培训计划,如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院校、社会团体为依托,开展交流实习、专业培训、项目参与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体人才的双向交流培养。

5.推进以文化体育产业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应完善港澳人才有关体育产品及文化创意设计的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保护他们的创造发明、产品设计、创作成果。对港澳青年文体创业团队或个人获得的发明创造给予奖励,符合条件的应享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贴。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是为港澳文体从事人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内容体现,须推进内地与港澳诉讼规则互鉴互通,推动粤港澳仲裁规则深度对接与更新,帮助港澳青年在内地解决商业纠纷。

6.全面启动粤港澳大湾区文体产业的品牌化建设工程。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并承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体育盛事以及文化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发展高端化、品牌化的文体产业及其项目产品,以“办好一场赛事,搞活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从而推动大湾区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尤其在体育产业发展上,须有效利用粤港澳三地的多功能综合性体育场地及公共空间,支持大湾区举办更多世界性大型体育活动,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带动粤港澳三地文体产业项目及从业人员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