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人教技场】聂振邦:从新股的投资者层面理解什么股份值得认购 (上)

【聂人教技场】聂振邦:从新股的投资者层面理解什么股份值得认购 (上)

文/凤凰网港股特约香港财经大V 聂振邦

本次继续与大家探讨大股东成本价,不过会从已上市股份,转为从招股书寻找新股的股东成本价线索。对不少投资者来说,在分析一只新股时,倾向着眼于股份的基本面,就是股份过往的业绩表现、行业吸引力,以及业务前景。然而,这绝不应该是投资者认购一只股份的主因,理由是如此分析是在尝试判断一只股份的未来价值。表面看来价值投资是值得参考的分析切入点;不过在我们还未为招股价定位作评估前,何以便跳到分析未来价值的环节呢?

另可留意新股的未来价值,若要反映其基本因素,显然不是上市后就立即展现在股价上,至少要等到上市后公布第一次业绩,才有望取得市场的认同,可见上市初期的股价表现,暂与未来业绩无关,而是归因于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招股价定位本身偏低,上市后股价才回到合理水平;其二是货源归边,上市前已有大量街货落入大户手上,令股份于上市初期已具备上扬条件。

论到第二种可能性,可从观察发行新股数量多寡入手,或是有否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股份,来揣摩上市后街货集中度高是否机会大。至于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主题大股东成本价,则与衡量招股价定位有着莫大关系,其中有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的新股,散户认购诱因普遍较没有基石投资者的新股为大。皆因基石投资者一般是大额认购股份的投资者,而他们的进场成本价,无异于散户认购股份的成本价,同属上市价,暗示在认购价格上没有优势,却仍愿意斥资巨额来认购股份,证明他们认为招股价定位吸引。

当然,我们会猜想或许基石投资者也有对新股价值评鉴出错的时候,所以基石投资者数目多寡,也是值得留意的,通常有十名或以上,错判招股价定位机会微。而基石投资者的认购股份数目也应留意,认购股数越多,参考性越高,应与招股规模作比较,占比逾五成,可确认招股价定位偏低。以生物科技板块的「B」字股为例,普遍有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股份,自2018年8月1日首只股份歌礼制药-B (1672) 上市以来,截至2020年11月20日,共22只股份上市。

以上市后高位与上市价比较,只有2只是低于上市价,而高于上市价不少于两成则有16只,占比高近七成三。其中6只是倍升股,占逾两成七,还包括一只十倍股康希诺生物-B (06185)。即或撇除6只倍升股,余下16只股份以高位相对上市价,平均也高出31.04%,证明获大量基石投资者垂青的板块,认购值价也相对较高。笔者刻意用没有盈利基础的「B」字股做例子,是要证明上市初期股价表现,与公司的基本面无关。

除了基石投资者,上市前投资者也不容忽视,涉及的数目和认购股数越多,该新股的投资价值也越大。至于他们的持股成本价,对于该新股是否值得认购,亦具有很大参考价值。到底招股书的哪部分能找到相关资料,那些投资者的成本价,又应与招股价怎样比较,招股价才算是吸引,而他们的成本价,能否对股份的潜在升幅带来启示,将于下回与大家讲解。

【作者简介】聂振邦 (聂Sir)

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金融服务系,

超过17年从事金融业和投资教学经验,

四本投资和理财书籍的作者。

香港证监会持牌人

【声明】笔者确认本人及其有联系者均没有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执笔前三十天内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发出后三个营业日内交易上述的股票。

此外,笔者现时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

【聂人教技场】聂振邦:跌市买股票,真的是不明智么?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凤凰网港股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凤凰网港股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