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恒昌以数字化“接力”乡村振兴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 恒昌以数字化“接力”乡村振兴

伴随着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也实现了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下一阶段我国“三农”工作中的“新重心”。

“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也在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圈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下一阶段需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强易返贫致贫人口监测和帮扶。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同时设置5年过渡期,5年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发生大规模返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蓝图已经在擘画。

乡村振兴接棒扶贫 防止返贫重中之重

中国的脱贫减贫事业堪比接力赛,伴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致富的“接力棒”从脱贫攻坚传递到了乡村振兴,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成为接下来“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虽然已经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但脱贫人口依然面临返贫风险。2020新冠疫情对农村产业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巩固脱贫到实现致富,需要通过产业扶贫路径,帮助脱贫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找到更广阔的渠道和路径。此外,农村产业生态的升级发展不能缺少数字化技术的赋能,“互联网+”将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大利器。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产业扶贫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产业扶贫是致富的必经之路,是帮助贫困地区造血,促进就业的长远之计。比如,产业链的构建,能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贫困地区全产业链的打造,能够解决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真正帮助农村人口走向富裕。所以,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产业扶贫都是必不可少的抓手之一。

作为金融科技企业,自2011年创业之初,恒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定“精准扶贫+慈善公益”两轮驱动基本方略的同时,创新扶贫举措,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及销售作为支持,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扶贫路径。

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恒昌将目光投向重庆酉阳,在立足酉阳自然禀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深挖当地农副产品资源,通过土地流转、直接带动生产等方式,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业订单模式,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恒昌依托自身资金实力、规模实力、资源和渠道,为当地企业赋能。在酉阳县花田乡、黑水镇、涂市乡、腴地乡共流转土地11,810亩,支付土地款560余万元,覆盖农户2,770户(其中贫困户1,205户),共计1万余人。企业获得流转的土地后,出资耕种土地,并吸纳贫困户到土地上务工,务工优先选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此外,还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了适当的保障和帮扶。经过多年的帮扶和深耕,2020年2月,酉阳已经正式退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

乡村振兴除了要以该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引擎提升经济活力,还需要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不仅要能够解决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滞销问题,还要促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而产业扶贫构建的生态圈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乡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把“金钥匙”。

值得注意的是:在衔接乡村振兴发展,防止返贫的进程中,当前有两大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中国的广大乡村并不缺少优质的农产品和特产,但是因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没有统一的品牌和商标,销售价格普遍偏低、销售渠道和范围也因此受到限制。鉴于此,设立专属地理标志,为农副产品申请专门的商标,打造成熟、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成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必要举措。

在消费升级驱动产品升级的背景下,恒昌助力酉阳花田贡米成功获得了产品注册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性商标和有机产品认证,同时也为其他农副产品申请了“花田贡木”、“酉鸡酉鸭”、“酉阳苦荞茶”、“酉阳山茶籽油”、“酉阳土蜂蜜”等系列优质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为酉阳地区农产品的销售打上了“品牌印记”,在显著提高酉阳农副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推动这些无公害、绿色有机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带动农产品的全产业链进一步专业化、规模化,帮助广大农村人口就业致富。

其次,在农产品拥有了品牌和商标后,如何持续拓展销售渠道成为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相关专家表示,乡村振兴发展,要注重尝试探索各种销售新渠道和新平台,要结合人民群众的消费特点,实现产业发展与市场消费的精准对接,才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后续活力。

为了实现扶贫产业化后续的可持续性发展,恒昌创新开拓,通过OMO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扶贫新零售模式,构建农户、产品、厂商、市场间的连接机制,建立了从供应到市场的“桥梁”。线上设立恒生活商城、桃花源严选商城、积分商城等,发展社群营销、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消费扶贫”等多种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的同时,打开了农产品销路;线下则是以恒生活AT智能货柜为抓手,为贫困地区搭建起了消费扶贫新平台。伴随销售渠道不断拓展,恒生活AT智能货柜也成为了促进村民收入增加的“致富柜”,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触手可及”。

乡村振兴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乡村数字经济让农村发展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实现农业强大、农村美好、农民富裕的三农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工作人员在两会上发言提到。在乡村振兴阶段,将深化网络赋能效应,加快补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支撑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深化拓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恒昌来说,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业务的创新发展,也在恒昌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为产业化生态圈的建立提供了前进的引擎。通过信息化建设,恒昌将农产品市场打造成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24小时市场”,实现了线上直播助农、网上下单订购、线下智能物流配送,恒生活AT智能货柜无接触售货,从而为盘活农村百万亿资源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以恒生活AT智能货柜为例,该货柜采用无人新零售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实现了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互联网功能于一身,具有选址模型、智能选品算法、全流程生鲜WMS系统、机器订货、自动汰换、智能营销体系、机器物联网IoT便利柜远程控制系统和自动化任务管理等基础框架,使其全流程数据化能力得到保障。通过恒生活AT智能货柜,恒昌能够深化统筹管理智能货柜柜体采购、点位运营、商品采购、金融支持等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数据等,为整个产业链条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模式。

未来,随着中国扶贫攻坚事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未来,恒昌将继续以金融+科技的优势,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落地实践,为防止已经脱贫人口重新返贫而努力,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上勾画出金融科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