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斯克飞向火星时 特斯拉团队的傲慢却将他拽落尘埃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当马斯克飞向火星时 特斯拉团队的傲慢却将他拽落尘埃

凤凰网财经特约评论员 张三丰

19日,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位现场,一名此前多次维权无果的特斯拉郑州女车主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车顶维权,被安保拖走。事后,上海警方通报,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针对车展闹剧,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强硬回应称“没有办法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还强调“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在国内外发生多起产品安全事故,产品质量被多次质疑后,特斯拉团队如此傲慢的回应,冷漠的态度,引起了公众和媒体极大的反感,招致了更多批评。

20日,特斯拉态度逆转,深夜在官微致歉:“特斯拉尊重并坚定服从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决定,尊重消费者。为了最大程度弥补车主的不适,始终愿意尽最大努力与车主主动沟通,用最诚恳的态度寻求解决办法。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满足车主诉求,争取让车主满意。 ”

通篇都是套路化的道歉:最大程度,最大努力,最诚恳,全力满足,这样的词比比皆是,却丝毫不提如何解决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显然,特斯拉中国团队是把这次事件定性为一次公关危机,而不是一次产品问题危机。

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声,称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1日深夜,特斯拉再度官微发声:恳请郑州市市监局指定权威的、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早日还原真相。

从强硬到致歉,从傲慢到低头,颇有一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意思。但归根结底,这一场维权事件,兜兜转转,一波三折,折射出的更是特斯拉科技先锋的光环和其中国团队低劣冷漠的态度之间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之大,不禁让人推人及车,因其中国团队的傲慢,而影响到了对特斯拉产品和马斯克本人的观感。

早些年埃隆马斯克横空出世,以传奇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命名公司,领时代风气之先,以IT理念造车,以新能源挑战传统车企,最终成为新能源车行业的龙头,公司股价暴涨,马斯克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造车同时,马斯克更是耗费巨资成立SpaceX,不惜一切研究如何飞向宇宙,移民火星,打造人类真正的太空文明。几经波折后,SpaceX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这是全球有史以来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马斯克疯狂的梦想成功了。

马斯克以技术狂人和伟大梦想家、全球首富的多重标签,成为全球无数人膜拜的偶像。非凡的抱负,远眺星辰大海的气度,让马斯克成为了远超一众地球企业家的独特存在。一度中文互联网盛传的一句名言是:当马斯克在探索火星时,中国互联网富豪们却忙着抢小贩口粮。

毫无疑问,马斯克的伟大追求是令很多汲汲于追求财富的企业家们相形见绌的。即便在特斯拉陷入闹剧的今天,马斯克脱略世俗的抱负和精神境界之远大,依然是无法掩盖的伟岸存在。

然而,马斯克不能掩盖的伟大,同样不能掩盖特斯拉作为一家企业的危机,不能掩盖特斯拉产品频繁发生的隐患,更不能掩盖特斯拉团队骨子里对用户权益和产品质量缺乏基本尊重的傲慢。

地面湿滑,重力势能,国家电网电流不稳定,翻开历史,面对多起质量问题,特斯拉中国团队的甩锅操作,比比皆是。问题都是你们的,我不会错。这一次事件曝光后,特斯拉中国团队的推诿本色再度发挥,其副总裁陶琳更被曝光连夜修改百度百科介绍。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急迫于掩饰遮盖,可以说,特斯拉中国团队的这一系列骚操作,让马斯克赋予特斯拉的传奇光环,消散殆尽。当马斯克以超越凡俗的精神追求飞向火星时,特斯拉中国团队却用一种低于基本规则和行为标准的漠然态度,将他拉入尘埃。

舆论和公众对特斯拉从追捧到反感,是因为特斯拉不管是作为企业还是产品,都未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诉求:产品质量合格,服务尽职尽责。据统计,特斯拉在中国已经发生了五十多起燃烧、爆炸和驾驶失控事故。

当消费者为特斯拉买单的同时,就有权利要求特斯满足基本的质量和合理的服务要求。这不需要超越凡间的情操,只是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等价交换原则。

在这次舆论事件中,也有一种非常诡异的论调出来,认为对特斯拉的批评,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形象,降低了中国的营商环境。这些人既没有看到上海为特斯拉提供的巨大政策便利,也忽略了一个新闻事实,在美国得州,美国警方已经对特斯拉发出搜索令,以调查发生在得州的特斯拉致死车祸事件。同样面对安全事故,为什么美国的彻查可以,中国媒体的追问和消费者的维权就是在为营商环境抹黑?

恐怕真正抹黑营商环境的,不是媒体和消费者,而是某些人骨子里的制台见洋人式的自卑和奴性。消费者购买产品,企业就有责任落实产品质量要求,保护好消费者权益。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道理。只有认真负责的企业,才有生机勃勃的市场生态,才能让企业和市场共同发展壮大。企业依法经营,依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才是最大的营商环境。

当然,这一次事件的特殊性,在于新能源车辆高度的信息化,让关于车辆产品和事故的数据,大都掌握在车企手里。车企如果拒绝公开数据,消费者就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车企更是很容易用技术手段抹除一切不利于自己的关键信息,从而让产品鉴定难上加难,甚至发生戏剧性逆转。

这一次特斯拉遭遇的危机在多方介入下也许能妥善解决,但如何应对掌握数据主动权的新能源车企,如何制度性防范和监督,管控,谁来追溯、保存、并验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才是未来的难点。

毕竟我们不能期望每一次事故,都有消费者锲而不舍维权,不能寄希望于每一次事故,都会得到舆论和监管的高度关注,不能寄希望于特斯拉的傲慢不会发生在蔚斯拉理斯拉身上。

在掌握大数据的新能源车企面前,每一个消费者都天生地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针对新能源车企的监管,必须更强,更周全,而不是更弱更消极,更不能沿用传统车企的老一套监管办法。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公众和监管的高度重视。

无论如何,马斯克的高远抱负依然值得钦佩和学习,但这一次,我们更要为媒体和“闹事”维权的消费者点赞。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