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宝盈优势产业基金经理陈金伟,这位年轻的基金经理2015年入行,2018年开始管理专户,2020年年底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9日,宝盈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回报率超过58.25%,在全市场名列前茅。
对于自身的投资风格,陈金伟表示,自己是一名纯粹的自下而上的选手,不拘泥于行业,希望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的广度覆盖与深度研究,来挖掘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标的。在选股方面,陈金伟注重科技企业的延展性。针对后市,他认为,结构性机会始终存在,科创板与创业板中的机会值得深挖。
陈金伟简介
陈金伟,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5年2月加入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专户投资经理。2020年11月起任宝盈国家安全战略沪港深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1月起任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1年3月起任宝盈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自下而上广度覆盖选股
与诸多明星基金经理的履历一样,陈金伟也是一名标准的“学霸”。高中时期通过化学竞赛保送北京大学,本科专业是化学,硕士继续在北大学习商科。
2014年毕业后,陈金伟曾加入人寿资产担任信用债研究员。2015年投身公募行业,以化工研究员的身份加入宝盈基金,后续覆盖多个行业研究,包括机械、建材、环保、轻工、家电等,对toB的广义制造业有长期深入研究经验。
2018年底,陈金伟开始管理宝盈基金旗下专户产品。2020年底,他开始管理宝盈优势产业等公募基金产品。
对于宝盈优势产业在2021年上半年所取得的成绩,陈金伟比较淡定,坦言更希望持有人关注其中长期业绩。“其实我追求的并非是短期能有多大爆发力,只是当前一些客观因素让组合阶段性表现突出一些。”陈金伟坦言,“从中长期来看,我希望能够做到每年业绩都保持中上游水平。”
翻开宝盈优势产业的历史持仓,多以传统制造、科技等领域的中小盘股为主,行业比较分散,风格别致,不少标的年内涨幅突出。“我并非偏好中小盘股,而是在当前时点,中小盘股里面有比较多兼具优秀质地和低估值的公司,因此我更愿意在这里面寻找机会。无论是大市值还是小市值,都是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并不会刻意因为市场偏好而改变。”陈金伟表示。
他回顾其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管理专户时,实际上是以中大市值股票为主。然而到了2020年下半年,发现依照自身的选股标准出发,从估值、预期收益率等角度,其实很难选出满意的股票。因此,陈金伟在2021年年初将组合基本全部调整为中小盘股,其结果就是春节后的那一波核心资产调整,对于组合净值影响相对较小,而后续市场的反弹,组合也基本能跟上。
为何能够有决心做到组合品种的大切换?陈金伟表示,一部分原因是刚刚管理公募产品,轻装上阵没有什么历史包袱。另外,客观而言当前的管理规模调仓相对容易。
“纯自下而上,广度覆盖选股”是陈金伟投资的重要特质,持续的投研积累是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对于上市公司的研究与调研是他最大兴趣所在。
“我看公司有点强迫症。”陈金伟自嘲道,“以前看化工的时候,出差调研一周,一定要把这个区域所有的公司都约一遍,无论那些公司有没有机会。”
在他看来,纯自下而上选股是一个先难后易的过程。也许前期需要接触不同的行业,学习不同的新知识,看到的大部分是行业之间的差异。而随着研究的行业和公司增多,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其中的共性,研究的效率也会大幅提升。“因此,当某些公司出现变化、可能出现机会的时候,我能够比较快地去找到它。”陈金伟表示。
胜负已分 空间尚存
对于自身核心投资理念,陈金伟坦言:第一是聚焦成长,第二是关注估值。底层的逻辑是DCF模型,寻找那种长期有空间的公司,而非短期爆发式的项目型企业。
“541比例”是陈金伟投资方法论的经典论述。选股标准满分100分,他会把50分给好公司,40分给低估值,10分给景气度。
谈到选股标准,陈金伟用八个字来总结:“胜负已分,空间尚存。”
他阐释,“胜负已分”是指公司相较对手竞争优势明显。“空间尚存”是指公司在行业中目前份额仍然相对较低。
“我的选股标准很简单,首先要观察企业在行业中是否是最强的。”陈金伟表示,这个“强”有两种含义:一种强是企业自身具备很强的核心竞争力;另一种强是可能由行业禀赋决定,格局相对较好,竞争对手较弱。
陈金伟表示,纯粹的传统产业大部分胜负已分,但空间不大。纯粹的新兴行业往往空间巨大,但胜负未定。在这两者之间,他倾向于选择“胜负已分,空间尚存”的行业。
与一些白热化竞争的行业不同,这样的机会往往隐藏在市场热点之外,需要十分勤奋地去寻找。但陈金伟认为,越是不起眼的行业,越没人愿意去关注,而且估值还没有溢价。
在此类行业中,陈金伟指出,通常有两条路线来提升份额:一方面是通过产业集成的优势来抢占对手份额。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的实力上升,通过高效的运作机制,来争夺国外竞争对手的进口份额。
“在看比较新兴的科技企业时,我比较看重企业横向与纵向的延展性。”陈金伟表示,基于现有的业务而言估值不贵,同时最好能够具备某种隐含若干期权的机会。
陈金伟阐释,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企业,具备上游卡位优势,就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延展。例如做核心零部件的企业,可以向下延展,制造传感器,制造设备整机。如果市场仅仅是根据当前核心零部件来进行估值,那么这样的企业空间很大。相反,如果是做系统集成的企业,一般而言很难向上游反向扩张。
在组合管理上,陈金伟会在不同行业与公司的机会之间进行持续比较,同时做适度的分散。
适度逆向也是陈金伟投资的重要一环。他表示:“希望做景气低谷时估值的逆向,而非基本面的逆向。”他通常会在10-50倍市盈率之间综合研判企业价值,在估值过高时坚定卖出,找到更优质的标的时也会果断换仓。
深挖双创领域机会
谈到后续市场走势,陈金伟坦言,基本不会关注市场指数每日涨跌,但会借鉴策略的观点,来辅助验证自身持仓股票的涨跌是否受到市场风格的影响。
对于后市选股,陈金伟举例指出,可以看到某锂电龙头创出新高,同行业非龙头公司走势震荡;白酒行业龙头表现一般,但诸多中小酒企上涨明显。“今年无论是茅指数还是非茅指数,都存在结构性机会。我不会只因为是大公司或者小公司就买,而是如果公司有好的变化,基本面改善就买。”陈金伟表示,“从当前来看,相信年内还能找到这样正向变化的公司。”
与通常市场认为的公募基金偏好上市多年的老公司不同,宝盈优势产业的历史持仓中,不乏部分次新股。
“当前,我比较看好科创板与创业板内的结构性机会。”陈金伟表示。
他介绍,在其之前的理解里,公司的上市行为本身是一个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博弈的过程。从逻辑上而言,如果在公司每年还能实现业绩翻倍增长的时候,企业老板应当不会选择上市卖出股份;而通常会在公司的第一成长曲线趋缓或遭遇瓶颈时,进行上市融资,寻求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此前的框架中,二级市场中的部分科技公司虽然名为科技股,但实际上更多地是一家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与投资者本来预期的高增长有一定差距。此类公司受关注的原因或许更多是处在一个新兴赛道上,而并非公司自身的增长率,也就是说企业增长最快的阶段并不能被二级市场投资者分享。
而从目前来看,科创板与创业板放宽了对于公司上市的收入体量的要求。因此,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非常早期地购买到这些公司。“这使得现在投资者能够以一个风投的价格去买入一家风投属性的公司,分享企业增长最快的阶段。”陈金伟表示。
同时,陈金伟认为,经历了2007年与2015年两轮全面牛市后,绝大部分中小市值优质公司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充分挖掘。而这两年以来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很多还值得深挖。
而从最重要的基本面角度而言,近年上市的公司名单中,偏中游或上游环节的企业越来越多,真正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的投资价值也愈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