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又一只中概股IPO按下暂停键
财经
财经 > IPO观察哨 > 正文

哈啰出行取消赴美上市 又一只中概股IPO按下暂停键

7月28日,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披露信息显示,哈啰出行撤回赴美IPO申请。

据媒体报道,在此之前喜马拉雅、Keep也取消美股IPO

哈啰出行表示,经过公司管理层慎重考虑,哈啰出行已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发出声明,要求撤回此前提交的IPO申请。后续会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IPO事宜。

阿里系又一家公司IPO折戟

哈啰出行成立于2016年9月,稍晚于ofo和摩拜,不过也让其躲过共享单车的第一轮“血战”。

2017年,ofo和摩拜相继陷于危机,本来欲扶持ofo的蚂蚁金服将3.5亿美元投给了哈啰出行。对于哈啰出行来说,这笔融资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意味着哈啰取代ofo,成为阿里布局线下业务的重要棋子。

阿里对哈啰出行的扶持力度之大超乎想象,一方面对哈啰出行持续“输血”,另一方面提供比资金更为宝贵的流量。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哈啰出行一共获得8轮融资,总额超过200亿人民币,8轮融资中蚂蚁金服领投或者跟投5轮。在蚂蚁金融的光环,哈啰出行也成为市场红人,复星集团、春华资本、高榕资本、GGV纪源资本等机构相继入局。

目前,蚂蚁金服已成为哈啰出行的第一大股东,持有5.84亿股,占比36.3%,而哈啰出行创始人兼CEO杨磊持有1.66亿股普通股,占股10.4%。

不过随着共享单车热度下降、一级市场大环境变化以及行业迟迟未找到盈利模式,资本失去对哈啰出行的兴趣,2019年后蚂蚁金服再未向哈啰出行投资,哈啰出行也一直没有其他融资进账。

当然,蚂蚁金服并未完全放弃哈啰出行,通过债权融资的方式输血。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一份文件显示,2019年12月4日,哈啰出行的运营主体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将所有单车资产(共计717万辆)抵押给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蚂蚁全资控股),期限为三年(2019年12月4日-2022年12月3日)。

从现金流量表上也可以看到哈啰出行的窘迫,债务猛增10.1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负净增长4.35亿元。

除了资金方面,蚂蚁金服与哈啰出行几乎共享了自己的流量池。据了解,2018年3月,哈啰出行实行全国免押金战略,支付宝芝麻信用分650分及以上用户便可全国免押金骑哈啰单车。

哈罗单车实现全国芝麻免押后,两个月内注册用户上涨70%,日订单量上涨了100%。数据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的全国注册用户累计超4亿,稳居行业第一。

共享单车业务成无底洞

共享单车经过多轮残酷洗牌,行业已形成哈啰、美团、青桔“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哈啰属于后起之秀,美团单车脱胎于摩拜,青桔脱胎于ofo。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哈啰出行2020年共享两轮(共享单车及共享助力车)骑行次数为51亿次,是世界最大的共享两轮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末,哈啰的两轮共享服务已在300多座城市(地级市及以上)开展。

来源:哈啰出行招股说明书,单位:十亿

不过即便拥有规模优势,哈啰出行却几乎没有盈利能力。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到2020年,哈啰出行净亏损分别为22.07亿元、15.04亿元和11.3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另外,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4.29%、8.68%和11.83%,销售净利润分别为-104.44%、-31.20%和-18.75%。

哈啰出行亏损的原因主要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共享单车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需要承担巨额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蚕食大部分利润。

目前哈啰出行主要有三项主营业务,分别为共享两轮车服务(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拼车和其他(本地生活业务)。

来源:哈啰出行招股说明书,单位:千、%

从收入端来看,共享单车是哈啰出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55.02亿元,占比高达91%。另外,拼车服务在快速崛起,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7.09亿元,占比为7.7%,相较于2019年接近翻倍。

来源:哈啰出行招股说明书,单位:千、%

从成本端来看,共享单车同样占据较大比例,2020年成本达51.35亿元,占比达93%,从成本的构成来看折旧费用占据较大比例。

共享单车要想能保住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体验,就需要大量的单车投入。据招股说明书,2018-2020年哈啰出行用来购置新共享单车及电动自行车的费用分别为42.52亿元、23.33亿元和40.26亿元,合计超过百亿。

共享单车巨额的固定资产投入自然也意味着巨额的折旧成本,公司近3年折旧费用分别为17.26亿元、20.93亿元和24.73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共享单车。

值得注意的是,哈啰出行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2.94亿元、11.68亿元和21.98亿元,合计约36.6亿元,完全不足以支撑的运营与扩张。

除了巨额的运营成本之外,哈啰出行还要承担随着规模增长而带来的费用攀升。

据招股说明书,哈啰出行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19年的4.67亿元增加65.1%至2020年的7.70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19年的9.7%略增至2020年的12.7%,增长主要是由于雇佣更多行政人员以支持业务扩张以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费用增加。

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5.016亿元增加36.0%至2020年的6.82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019年的10.4%略增至2020年的11.3%,增长主要是由于聘请了更多研发人员来开发新业务计划而导致工资支出增加以及云服务费用的增加。

从增长原因来看,一般及行政开支和研发费用的增长均出于对基础业务的支撑,“弹性”较低,压缩空间有限。

当然,哈啰出行也存在优势,如上文所说由于和蚂蚁共享流量池,所以不必像其他TO C产品那样将资金过多消耗于销售费用。

另外,哈啰出行还通过共享单车引流至其他业务,孵化其他业务增长来提升自身利润空间。哈啰在招股书中称,60.5%的电单车用户、40.2%的顺风车乘客、39.9% 的顺风车车主、63.2%的电动车(e-scooter)用户都来自于原有的共享单车用户。

哈啰出行的变局

共享单车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是滴滴、美团亦或是阿里,都只是期望这项业务承担引流或是丰富产品线的角色。

哈啰出行也在积极布局新业务,如布局顺风车业务和其他业务(本地生活等领域),不过两项业务并非是“原创”,在赛道的尽头站着滴滴、美团和携程等巨头。

顺风车是哈啰找到的“现金牛”业务,由于只提供撮合服务,所以毛利率较高。招股书显示,2020年哈啰出行完成9450万次顺风车服务,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31.2%;毛利为3.8亿元,同比增长167%;毛利率高达81%,远远超过共享单车业务。

而本地生活业务也已经被美团和携程证明是“现金牛”。据美团年报,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该部分业务收入223亿元,毛利润率高达89%,为公司贡献毛利197亿元,占毛利润总额的61%。

哈啰出行在两项新业务上,未来存在一定机会。随着滴滴出行APP下架,网约车平台战火重燃,美团、高德、嘀嗒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T3出行均有所动作,哈啰出行也有机会抢占部分滴滴顺风车市场。

而在本地生活业务,随着反垄断的深化,美团与携程不得不放弃自己依靠垄断建立的“潜规则”,直面竞争对手的挑战。

不过,哈啰出行要想真正在两个业务上有所作为,除了应对巨头的打压外,更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规范和提升服务水平。

顺风车业务属于网约车的一个分支,相比网约车,顺风车价格大约是其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业务自身存在局限性,很难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运营模式,平台无法对司机严格管理,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据媒体报道,2021年6月18日,广东东莞的一位顺风车司机向女乘客索要高速费未果,要求乘客懂得感恩,并以“长沙货拉拉”事件变向威胁。

当乘客将此情况反应哈啰顺风车客服时,先是得到“如果封禁他,很有可能猜到是你投诉的,您确定要我们这么做么”的回复,而后,客服告知乘客已封禁了该车主。然而,乘客发现平台并未封禁车主且收到骚扰电话,客服却以“如后续还存在违规行为,可能会对他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罚”及补偿15元优惠券为由回应。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哈啰出行类似的问题并非个案,各大投诉平台上充斥关于哈啰出行司机服务不到位或是客服面对用户投诉不作为的投诉。

去年12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式约谈,指出这些平台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