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票据可能变成废纸,商票是如何被房地产企业玩爆的?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百万票据可能变成废纸,商票是如何被房地产企业玩爆的?

王强万万没想到,在结款的时候一念之差,会给他带来可能高达100多万元的损失。

一年前,从事饲料加工的王强,收下了一张房地产企业商票。但这张商票在到期之后,因为房地产行业资金链收紧,承兑人缺钱,兑付成了大问题。

类似王强这样经历的还有很多。在微博上输入关键词“商票”,就能看见大量持票人晒过期商票,充满着对于开发商的控诉。

今年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被曝商票到期不能偿还。对于拿到无法兑付商票的企业来说,除了控诉之外,几乎拿不出更好的办法。

一个个违约事件的出现,让大家震惊于这个藏在隐秘角落里的支付方式,为何得以盛行?

01、商票是什么?

一年前,王强在结款的时候,收到了一张来自房地产企业的商票。

商票对于王强来说并不陌生。在他理解中,商票就是一个付款的工具,客户在结款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现金,就可以拿商票来代替。收到商票后,可以在下次交易时将商票转手,也可以等到期之后找开票人兑付。

在此之前,王强也曾收到过来自房地产企业的商票,并都在商票到期后如期兑付。所以,在下游企业拿商票来付款的时候,他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的确,这个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陌生的商票,在产业中早已被广泛使用。

商票本质上是一种延迟支付工具,根据按照承兑人的不同,大致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一个企业如果想要银行为其开银票,不仅要向银行缴纳一笔保证金,还要把每次的往来发票给银行查看,确保交易真实存在,这对于企业的要求较为苛刻。相应地,因为有银行从中督促,持票人持有票据更加安全,票据到期,银行见到银票必须付钱。

另外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是由一些信用较高的企业开出的无担保短期票据。到期之后,由企业自己来进行偿还。以前,这种商票不需要向上报备。近期发生到期未承兑的商票,基本是此类商票。

商票在早期被发明出来,本意是帮助那些在产业链上比较弱势的企业低成本融资。

上世纪80年代,上海纺织行业兴盛。但由于服装销售不畅,纺织行业销售货款被服装行业拖欠严重。所以,当时的政府相关部门想到用这个办法来搞活金融,搞活经济。

信用较好的大型企业凭借自身良好信用签发商票,并进行兑付。经过供应链的层层转手后,最终持票人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他们可以向保贴银行申请贴现,无需提供任何担保或抵押,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获得现金流。

(上海市档案馆,民国时期的各种商业票据)

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自1980年下半年起,在调查研究试点基础上 ,拟订了《票据承兑、 贴现试行办法》,并在次年办理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但在那个时候,商票业务发展缓慢,银行承兑汇票略好于商业承兑汇票。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在房地产行业,商票大规模流通起来是在2016年之后,TOP房地产企业同样也是以“为了让行业上游的小企业能够有效融资,推动行业发展”为名义,推动商票的使用。但在实际中,房地产企业推行商票的意图开始有了变化。

02、隐秘的角落

“在房地产行业,流通的多是企业自己开的商业承兑汇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用于延迟支付;另外一方面,相当于从上游的供应商手里融资。”一位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士对市界表示。

商票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一个背景,是2016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于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力度,房地产企业借钱变得又难又贵。

对于视现金流为命根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与供应商的交易频繁且金额巨大,拉长账期意味着能腾出资金优先用于更紧急事务。用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事实上达到了变相融资的作用。

这是房地产企业在行业内推行商票的根本原因。

商票之所以为房地产企业所偏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票据信息披露平台信息与企业征信信息无关,亦不会作为负债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甚至有些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无需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应付票据的相关数据。

所以,即便是出现违约,或是应付票据数额很大,都难以影响房企的评级,从而不会影响房企的融资成本等一系列房企视为生命线的因素。

因为房地产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这个隐秘的角落,在房地产政策进一步收紧之前一直在悄然扩张。根据安信证券研报,截至2020年末,TOP50房企应付票据规模为4013.5亿,同比大增33.8%。房地产行业的上游企业大多被迫接收商票。

一位混凝土搅拌站老板对接收商票表现得很无奈:“要不没钱,要不就接收商票,再三考虑之后,我们只好选择接收商票。”

而商票的流通,并非只是在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只要有需求,它可以流通到任何行业。所以,不仅是房地产行业,其他的行业也会辗转收到房地产行业的商票。

但在以前,虽然是延期付款,但大部分企业还是会珍惜自己的品牌,加上政府对于房企的管制没有那么严格,很少会发生商票不兑付的现象。

这也暂时掩盖住了其中存在的风险。

商业承兑汇票最大的风险来自承兑方,由于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无担保发行的,所以一旦承兑企业在经营上有闪失,商票可能就出现问题。

在后续的维权上,由于商票持有人通常不会是发声渠道通畅、话语权明显的大型金融机构,所以,当某家发票企业资金链紧张,兑付的优先级也较低。一旦爆雷,倒霉的就是商票的持有者。

有一些风险意识强的供应商,很早就开始不愿意收商票。

“顶多收银票,正常交易肯定都是收现钱比较好,收商票的话还要到期才能兑付。”一位房地产行业的上游厂商表示,“而且,一般收票据的话都要折价的,例如本来是100万的款项,用票据付钱,我可能只能算你90万。不过,也是因为我们话语权比较强。”

但这种硬气的供应商,在房地产产业链里毕竟还是少数。所以,风险就被房地产开发商转嫁到了各行各业。

03、商票变成烫手山芋

2020年,住建部发布关于房地产企业的“三条红线”,限制房地产企业的负债;2021,针对银行下发的“两条红线”,又对银行借钱给房地产企业及消费者都进行了限制。

这样一来,一些在前几年大跨步发展的房地产企业进入了缺钱状态,流动性危机在一些房企中显现。

最终,商票成为头号违约项,延期兑付也开始愈演愈烈。今年以来,多家房地产企业都被曝出过商票到期不能偿还。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若将商票计入刚性债务,占比也不算小。据券商研报统计,恒大、建发、中南、荣盛、美的等房企,商票占比均在5%以上。

压力之下,房地产企业也在想办法走出当前的困局。

例如,8月10日,恒大发布公告,表示正在接触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出售包括但不限于恒大汽车及恒大物业的部分权益。这些变卖资产的举措,被外界认为是恒大开始断臂自救

中梁也于近期完成到期商票全额兑付,并在7月26日至7月27日期间,在公开市场购买2021年9月到期优先票据,平息了这一波的“商票危机”。

但是,也有新的商票爆雷的消息在传出。

在房地产资金链整体吃紧的形势下,房企们想要从沉重的债务中完全走出来,解决商票兑付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商票具有可流通性 ,也有一些持有者开始在各种平台公开转让这些商票。在一些票据的转让平台,有些企业商票的年化利率达到了近40%,相当于打了近六折把烫手山芋扔出去。

一位行业律师对市界表示,商票持有者其实是在做两手准备,“如果通过诉讼解决,法官不一定能判决冻结财产的,还不如套现来得快。因为诉讼流程比较长,万一人家宣告破产,那你就等不起了。”

据财联社消息,6月30日,央行等监管部门将“三道红线”试点房企的商票数据纳入监控范围,要求房企将商票数据随“三道红线”监测数据每月上报。这相当于政府把商业承兑汇票也纳入了监管范围内。

这对于手上持有过期商票的王强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

他对房地产企业也还是抱有希望的。在他看来,商票兑付关乎企业信誉,一旦兑付不了,那以后市场就流通不了的,这家企业的直接材料商、供应商就不再会接收商票了。

“我们和商票的承兑方沟通还算顺畅,他们给出的原因是6月、7月、8月到期的票特别多,节骨眼上兑付不过来。之后,他们还承诺要给我们补偿,但是补偿方案暂时还没想好。”

他打算再等几天看方案能不能出来,如果出不来,他就打算走法律途径。“我们的资金链也很紧张,现在大家做生意都很难,拖一两个月自己拼拼凑凑还能过渡一下,但是拖太久,可能我们就会垮掉了。”

(文中王强为化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