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未成年打赏的女主播,与没有下限的直播平台
财经
财经 > 连环话 > 正文

诱导未成年打赏的女主播,与没有下限的直播平台

凤凰网财经二套

消解无聊的对症之药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出品

“青少年模式”真的有用吗?

最近网友爆料

某平台主播在直播过程中

公然诱导未成年观众刷礼物

原本鼓动直播间观众刷礼物打赏的该主播

在发现有观众评论“未成年人不能刷礼物”后

直接回应“如果你们刷不了礼物

就去拿你爸的身份证过来给我刷!“

并接着发表荒唐言论:

“我说不要礼物是开玩笑的

我说不要我能不要吗?

女孩子不都是说反话的吗?

我说不要你们就要咣咣一直给我送就对了”

在去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就发布了

《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后

还敢这么公然顶风作案

确实头铁

但此类问题屡禁不止

也是因为《通知》里早就明确的“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

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的规定

在落实中却始终困难重重

虽然各平台如今在监管政策下

纷纷推出了保护未成年的“青少年模式”

例如每天使用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

每天晚间到第二天早上的时段内禁止使用该软件

无法开启或观看直播

不能打赏、充值、提现等等

但一来网上租号平台泛滥

这方面缺失监管

二来这种“偷刷父母身份证”的问题

也同样难以由平台取证

5月就有天津小孩沉迷网络直播平台

把父母卖蔬菜的158万积蓄全部打赏给一名主播

之前更是有8岁小学生半小时打赏主播8万元

13岁女孩70万网上约画的新闻屡屡刷新人们的认知

甚至引起了最高法的关注

今年三月

最高法就曾回应未成年直播打赏问题——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

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

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明确了未成年直播打赏可退还

但“未成年打赏”的源头——

诱导他们的主播们

却依旧缺乏规范

主播不需要从业资格

也没有什么社会品行的认证

甚至曾经的罪犯都可以被直播公司高价签约做主播

很多主播的下限超乎公众的想象

有打色情擦边球的

有用连篇脏话来标新立异当噱头的

有的装癌装抑郁

为了礼物打赏

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想尽一切办法去骗、教唆观众

也有的主播不差钱

他们更喜欢“炫富”

拍摄富二代体验打工人的生活

标题起了个“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

炫富拜金、低俗媚俗

这种风气会对未成年人有何影响?

前些年哈尔滨上学的谢某

向校园贷款平台借十几万打赏女主播

空间伪装成富二代盗图晒豪车晒出国

每天给女主播订餐

实际上却出身贫寒

父母在老家拿着450元的低保

在事情暴露后依旧向校园贷款平台借款

根本没想过要如何偿还

算法精准的投送下

平台一个个成了炫富拜金、低俗媚俗滋生的沃土

在已经步入大学的“半成年人”都难以自持的状况下

未成年人恐怕更难抵御这股歪风邪气

沉迷网络游戏

直播盲目打赏

“饭圈”集资打榜

儿童邪典视频

无一不是平台缺乏监管而滋生的问题

被大家耳熟能详的“青少年模式”

在app里却普遍存在

入口藏得深、覆盖不够广

甚至可以随意开关等问题

在未成年这波“未来流量”的诱惑下

几乎没有平台甘愿白白放弃

为此出台提高风险标准

今年1月

抖音安全中心在其官方头条号发布消息

平台拦截涉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732人次

处罚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主播205名

日均完成未成年人打赏全额退款70例

但这只是“诱导未成年人”打赏的冰山一角

作为网络服务的提供者

却大多缺乏反洗钱、多因子验证身份等风控措施

出现类似“天津小孩花光父母158万积蓄打赏”

这样打赏无度的大额消费行为

更对主播们平时的污言秽语及“软色情”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些平台直接和MCN机构有签约

暗地里达成了交易

放任这些主播去做打擦边球的行为

以带来流量与金钱的收益

甚至还会利用伪造主播人气流量数据等行为

刺激粉丝跟风打赏

尤其是部分以青少年为主的游戏直播平台

这样的现象更为猖獗

到现在

甚至出现主播公然诱导未成年的行为出现

说到底还是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年封建礼教吃人

如今是低俗媚俗、拜金媚富的风气“吃人”

但周遭不能依旧是麻木的看客与帮凶

网络发展中对于青少年的诸多诱惑

不仅仅需要平台、部门的监管

更亟须全社会凝聚共识、行动起来

“救救孩子”

- END -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