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不是所有城市都是全球“大码头” 但未来五年上海一定是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不是所有城市都是全球“大码头” 但未来五年上海一定是

商务部原副部长:不是所有城市都是全球“大码头” 但未来五年上海一定是

凤凰网财经讯 大变局时代,如何把握趋势,穿越周期?12月12-13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峰会以“趋势与周期”为主题,一汽红旗为战略合作伙伴。峰会凝聚近五十位国内政、商、学界嘉宾,展望国际国内形势,把脉经济发展动向,共话世界经济复苏方向与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

自动播放

12月13日,在主题为全球经济复苏与经贸关系展望的会议上,中国经济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发表了演讲。

魏建国在演讲中指出,未来五年上海一定会成为全球的大码头。

他表示,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成为全球大码头,这必须具备许多条件,比如航运、金融、外贸、投资、科技、教育等等,而上海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现在更为突出的是国家战略对上海实现大码头目标的需要。

中国经济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

中国经济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

对于国家战略,他主要谈到三方面——

第一是国家双循环经济新格局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要打造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国际市场相互促进的一个新的经济格局,上海要做这个国内主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整个的上海的经济格局进行重塑,既要注重以国内为主的主循环的国内经济,同时打造以国内为主,国际双循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新经济格局。

第二是国家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也就是说一定要在上海建设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市场主体,这必须要求上海既要能做知识产权的促进者、捍卫者,保护整个上海、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还要打造全球的最佳营商环境,在这实现零关税、零补贴、零壁垒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环境。

第三,国家在打造一带一路时,上海是一带一路中人才、物质、科技、教育、卫生的整体转换平台,通过上海向一带一路中65个沿线国家进行资源的交换、科技的交换、信息的交换。

魏建国总结道,这三点是上海实现大码头目标国家战略上的需要,我们对它的认识高度有多高,那么站位就会有多高,工作到位程度就有多高。

大变局时代如何把握趋势,穿越周期?戴相龙、肖钢等多位重磅嘉宾建言献策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