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12月12-13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1凤凰网财经峰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峰会以“趋势与周期”为主题,红旗为战略合作伙伴。凝聚近三十位国内政、商、学届领袖,群英璀璨、大师云集,展望国内国际形势,把脉经济发展动向,共话全球变局时代的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
实现“双碳”目标,对我们的经济增长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既实现双碳目标,同时还能促进较高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在峰会上发表了《用好市场机制,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精彩演讲。
白重恩表示,“双碳”目标首先会带来挑战,对中国来说这个挑战特别大。因为一个是我们经济发展还比较快,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也会比较快,我们对排放还有一定的依赖性。
另外我们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于煤电,煤电又是排放量比较多的。煤电占我们的总发电量大概62%,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这部分发电它最终需要退出市场,才能够达到碳中和目的。
所以,这些都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其他国家相比,尤其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比较短,这就使得我们的工作显得特别急迫。
但白重恩也同时认为,“双碳”目标带来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机遇。如何利用市场机制来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白重恩认为,有五个方面。
第一,“双碳”目标带来创新的新机会。因为要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要有很多创新才能够做得到,而这种创新需要有动力,需要给创新者能带来收益,创新的效果才会比较好。
除了有创新的动力,还要有使用创新的动力,碳定价机制就会很重要。在哪些方面可以有创新?例如通过定价机制合理分配煤电和其他的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稳步实现煤电的逐渐退出。
第二,“双碳”目标带来改革的新机会。我们的电力市场还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促进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风光电占总发电量不到10%,德国占40%,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电力市场还不是很完善的原因。怎么来改革?需要我们打破现有的利益关系。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些利益关系。
第三,“双碳”目标也是一个开放的新机会。我们的新能源技术在很多方面是全球领先的,所以如果有更高水平的开放,我们可以让这些新能源技术领先于全球的企业,在全球的减排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怎么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是要好好地去设计的。
第四,“双碳”目标给经济安全带来新机会。我们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高度依赖于进口,当实现了双碳目标以后,会减少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替代的是清洁能源。而清洁能源的供给中国是不那么依赖于外部的,这可以改善我们的经济安全。
第五,“双碳”目标带来共同富裕的新机会。我们前面谈到碳定价的一个机制是排放权的交易,如果我们把排放权给了居民,那么他少用能源,排放权就用不完,就可以到市场上去卖。这样既能激励他减少对能源的使用,他也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而这样的分配是平均分配到所有居民的,它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跟大家分享。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用好市场机制,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我们都知道我们向全世界做了承诺,要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什么叫碳中和?就是我们的总碳排放量要和吸收的量能互相抵消,所以净排放为零,这就叫碳中和。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努力?怎么以更高的效率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讲其他问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数据。我们的碳排放主要的来源是什么?各种来源所占的比重各自有多大?
碳排放有很多来源,一个最主要的来源是电力。为了发电,我们要烧煤、烧煤气,用各种手段来发电,在发电的过程中就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发电的排放占中国净排放的32%左右,是我们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来源。
其他的一些排放,比如说在制造钢铁的过程中,我们用焦炭也会产生排放,这个大概占总排放的9.2%;生产水泥过程中的排放占总排放的4.5%;还有其他的一些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也有排放等等。
除了钢铁和水泥之外,还要用其他的东西,也会有排放。例如在交通运输中我们会烧汽油,用其他的能源我们也会产生排放。一些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排放,这些都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还有一些是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比如说甲烷,如果我们把甲烷的排放按照一定的当量转换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甲烷的排放占温室气体净排放的10.5%左右。除了甲烷还有一些其他的气体。
还有一些吸收二氧化碳的机制,比如说森林。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森林或者是其他的植物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我们把它叫做碳汇。碳汇有多大的体量?它占我们净排放的8%左右。
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会大概知道,为了实现碳中和,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做努力?到底在哪些方面努力的程度更大一点?比如说电力的减排,是不是要比在炼钢中的减排更容易等等,这里面有很多的技术问题。
如果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减排成本是多大,当然我们也希望用最低成本的减排方式来实现碳中和。但有的时候这些信息我们不一定知道,它是由市场中各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
所以如果说有一种价格机制,有些部门排放的成本低,就通过价格机制给它激励,它就多减排;有的部门减排成本高,通过价格机制它就可以少减排一点。这样就可以提升我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效率。这是我首先要说的一个背景。
我就这个题目特别强调要用好市场机制,那么什么是市场机制?我首先跟大家讲一个今年发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因为没有特别好的利用市场机制,给我们带来了比较大的成本。
大家可能都知道,今年前一段时间尤其是二季度和三季度,有些地方拉闸限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各级政府为了实现减排的目标,对能源使用,对煤炭的使用规定了配额,规定这个企业今年只能用多少电,那个企业今年只能用多少煤等等。
这个配额是由某一个中央的部委在年初做了一个决定,说全国的配额是多少,用电的配额是多少,然后一层一层地分解,分解到各个省,各个市,最后分解到各个企业。所以它是一个行政的手段,用定量的方式来实现减排。
那么它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某个全球重要的手机生产企业,在其整个产业链中高度依赖于某个部件,而该部件的生产只要停电1分钟就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重新调试,所以停1次电就损失3天生产,正好拉闸限电让他们每周停两次电,这样就只能生产一天的时间,这个成本特别高。
而有些企业可能本来订单就不足,生产能力是过剩的,本来每周就生产三四天也就够了,所以另外的两三天拉闸限电也没有增加什么成本,影响是不大的。所以拉闸限电对不同企业,1个小时的限电对不同企业的成本是非常不一样的。
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硬性地按照行政的手段,把用电的指标分解到各个企业,就会发现对某些企业来说拉闸限电成本很高,另一些企业成本不是很高。
但如果我们用的是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用电价的调节来决定企业限电的额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对于限电带来的成本较高的企业,即使电价高一点,它也愿意支付这个电价,可以让它多付一点电价继续使用。对于限电带来的成本较小的企业,它不愿意付高的电价,也就会减少对电的使用。
这样有的企业用电少一些,有的用电多一些,总体的目标仍然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经济带来的损失可以小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市场手段,尤其是价格手段,对效率的影响比较小,可以帮助我们用更高的效率更早实现”双碳“目标。
有什么样的价格手段来做这样的调整?我们给这样的价格手段起了一个名字——碳定价。碳定价可以有各种方式,目前可以考虑“排放许可证”“碳税”“绿证”等方式。
“排放许可证”是针对电力部门的,因为碳排放一个最主要的来源就是发电。电力企业发电排放之前,要求它必须有排放许可证。这个许可证是有额度的,今年提前用完了,要么停产要么向别的企业购买额度。相反,如果企业减少排放,最后额度有盈余,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卖给其他企业。这样发电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就会自觉减排。
但这也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电价里面要反映许可证的成本。如果电价不反映许可证的成本而企业承担这个成本的话,首先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其次消费者付的价格还是一样的话他就没有减少能源使用的动力。
还有另一种方式是“碳税”。有些国家已经在实行,可能我们未来也要考虑实行。所谓的碳税就是,根据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的制定不同的税率,例如排放1吨定一个税率,排放5吨定一个税率。这样企业排放的越多交的税就越多,它就会去减少排放。
另外“绿证”也是一种方式。所谓“绿证”,就是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证明。为了让森林保留下来,可以给拥有森林的人发放绿证,绿证可以拿去跟碳排放权来做一个交换,企业如果需要排放,一种办法是去购买排放权,另外也可以购买绿证来获得排放额度。
这样这也可以起到一个市场调节的作用,而且调节的范围更广了,不仅是考虑排放,还考虑吸收。
我想跟大家说的就是,市场机制应该是可以让我们把效率提升得更高,使得每一个环节都有激励,有动力去做减排的努力,特别是包括我们可以做一些创新。如果有了这样的碳定价,它就为创新带来了更强的动力。
下面我想说得更具体一点,要实现双碳目标,对我们的经济增长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来既实现双碳目标,同时还能促进比较高的经济增长?刚才我们说过市场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效率,那双碳目标对我们经济增长到底怎么样的影响?
首先它会带来挑战,对中国来说这个挑战特别大,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我们经济发展还比较快,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也会比较快,就是我们对排放还有一定的依赖性。
另外我们的能源结构高度依赖于煤电,煤电又是排放比较多的,煤电占我们的总发电量大概62%,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挑战。这部分发电最终需要退出市场,才能够达到碳中和目的。
所以这些都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这个挑战与其他国家相比,尤其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比较短,这就使得我们的工作特别急迫。
但是我今天想讲的不仅是挑战,还有机遇。我们怎么来利用市场机制来更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我想分几个方面来讲这个机遇。
第一,“双碳”目标带来创新的新机会。因为要实现双碳目标,我们要有很多创新才能够做得到,而这种创新需要有动力,需要给创新者能带来收益,创新的效果才会比较好。
除了有创新的动力,还要有使用创新的动力,碳定价机制就会很重要。在哪些方面可以有创新?例如通过定价机制合理分配煤电和其他的光伏、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稳步实现煤电的逐渐退出。
第二,“双碳”目标带来改革的新机会。我们的电力市场还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促进电力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风光电占总发电量不到10%,德国占40%,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电力市场还不是很完善的原因。怎么来改革?需要我们打破现有的利益关系。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这些利益关系。
第三,“双碳”目标也是一个开放的新机会。我们的新能源技术在很多方面是全球领先的,所以如果有更高水平的开放,我们可以让这些新能源技术领先于全球的企业,在全球的减排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但怎么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是要好好地去设计的。
第四,“双碳”目标给经济安全带来新机会。我们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高度依赖于进口,当实现了双碳目标以后,会减少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替代的是清洁能源。而清洁能源的供给中国是不那么依赖于外部的,这可以改善我们的经济安全。
第五,“双碳”目标带来共同富裕的新机会。我们前面谈到碳定价的一个机制是排放权的交易,如果我们把排放权给了居民,那么他少用能源,排放权就用不完,就可以到市场上去卖。这样既能激励他减少对能源的使用,他也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而这样的分配是平均分配到所有居民的,它是有利于共同富裕的。
总体来说,双碳目标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机会。带来了创新的机会,带来了更高水平开放的机会,带来了改革的机会,带来了共同富裕的机会,带来了增强经济安全的机会。但是要想利用好这些机会,我们要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用价格机制来提升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效率。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