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鲁婧涵
俄乌局势一波三折的演变,正在全球金融市场激起巨浪,过去两周,全球股市大幅动荡,大宗商品暴涨暴跌,混乱和波动,正成为市场的主题。
由于争端已威胁到能源、农作物和金属等关键产品的供应,大宗商品多个品种价格飙升,不少品种更是创下十年价格新高。
进入3月以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从每桶100美元左右攀升至近130美元,并于北京时间3月7日盘中最高触及139.13美元/桶,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持续刷新历史高点;农产品方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自俄乌2月24日爆发冲突以来,涨幅高达40%,涨至近14年来新高。
全球滞胀预期升温,受疫情所困的世界经济,复苏更加举步维艰,不少经济体面临衰退风险。
枪响以后,没有赢家。
欧美通胀形势严峻
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的力度正在持续加大,能源贸易领域已受波及。考虑到俄罗斯在世界油汽市场的地位不可或缺,市场此前对该领域能被排除在制裁措施之外心存侥幸。
当地时间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禁止美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行政令。行政令内容包括: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和某些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和煤炭;禁止美国对俄罗斯能源部门的新投资;禁止美国人资助或支持在俄罗斯投资能源公司等。
同时,拜登表示,他将继续努力减轻因能源价格上涨给美国家庭带来的压力,并减少美国对外国石油和化石燃料的依赖。
当日,英国亦宣布计划将在2022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应石油产品,以进一步加强对俄制裁,但尚未宣布是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欧盟委员会提议,欧盟国家今年削减三分之二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此项提议需要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
此前,德国、荷兰等国曾对能源进口禁令明确表示反对,这些国家认为禁令会把欧洲能源安全置于危险境地。
美国财政部也曾在一周前试图为俄罗斯能源交易“大开后门”,在宣布采取行动进一步切断俄罗斯与全球经济联系的同时,颁发“通用许可证”,以授权美国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央行进行某些能源相关的交易,以确保与俄罗斯能源出口相关的交易和支付能够继续进行。
能源是工业的血液,也是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已同意联手投放紧急石油储备,安抚恐慌的能源市场。
3月2日,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将从全球库存中释放6000万桶石油。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半将来自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其余由IEA欧洲和亚洲成员国提供。
3月8日,美国政府继续承诺将在本财年释放超过9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
但这些举措并未遏制投资者对油气供应严重中断的担忧。受制裁升级消息影响,美油、布油于3月8日盘中均一度涨超8%,其中美油创下13年新高。美国30年通胀保值债券TIPS创2013年以来新高,大盘冲高后跳水,反弹失败。毕竟9000万桶仅相当于俄罗斯不到9天的产油量。
“市场逻辑在于,疫情修复使得原油需求恢复,而供给端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制约,加深了不确定性,从而推高对油的定价。”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徐阳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国际投行正在持续调高对油汽价格涨势的预期。
巴克莱银行认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油价可能会攀升至200美元/桶以上,欧洲TTF天然气价格可能在夏季平均达到300欧元/兆瓦时。
摩根大通表示,如果当前形势继续下去,到今年年底,布伦特原油价格可能飙升至185美元。油价飙升推高了全球范围内的燃油零售价格。
而高盛将2022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测由此前的98美元/桶上调至135美元/桶,2023年的预测由105美元/桶上调至115美元/桶。高盛称,鉴于俄罗斯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关键作用,“全球经济可能很快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供应冲击之一”。
“俄罗斯石油供应被切断的话,全世界大概会有10%左右的年度供应缺口。就看OPEC+或其他油气产国能否把相应的部分补上。特别是欧洲的需求怎么办呢?现在油气缺口的量级还很大,这必然会带动油气价格的全面上升。”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凤凰网《风暴眼》说。“油汽的价格又是大宗商品的一个基础价格,会让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进一步高企,从而导致通胀。”
影响已然显现。欧元区通胀率已升至历史新高,并超出市场预期。
欧盟统计局3月2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受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影响,2月欧元区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8%,高于上月的5.1%,也高于预期的5.6%。
数据显示,2月欧元区能源价格按年率计算上涨31.7%,是推升当月通胀的主因;食品和烟酒价格上涨4.1%;非能源类工业产品价格上涨3.0%;服务价格上涨2.5%。当月,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7%。
从国别来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2月通胀率为5.5%,法国为4.1%,意大利为6.2%,西班牙为7.5%,均处于高位。同时,欧洲央行追踪的通胀指标——欧元区五年、五年远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升至2013年底以来高位。
在俄乌冲突升级的前夜,欧美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形势已十分严峻。2022年1月,美国CPI同比上涨7.5%,已创40年新高,PPI同比增长9.7%,大超市场预期。同期,英国CPI同比上涨5.5%,创30年新高;德国CPI、PPI同比增达4.9%、25%。
与欧洲通胀主要受能源价格影响不同,美国通胀上行还有来自国内供给需求严重失衡的推动。在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刺激下,美国需求复苏强劲。2021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9%,二手车、房租、食品等价格均呈现快速上涨态势。同时,物价上涨已传导至工资端,1月美国非农平均时薪同比增长5.7%,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内CPI易升难降。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美国劳动力市场2月平均小时工资同比增速5.1%,略低于预期的5.8%,但劳动力小时工资持续高增速的背景下,“工资-通胀”的螺旋也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通胀程度。
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9%,创1982年以来的最大同比涨幅。
高盛指出,通胀预期显示投资者对美国收益率曲线可能出现倒挂毫无准备。美国利率市场的定价目前显示油价飙升对通胀的影响是暂时的。如果继续如此,那么“对通胀进一步上行的冲击会表现为通胀曲线更大的倒挂”,即长期通胀预期低于短期通胀预期。
“今年全球的通胀会明显高于俄乌局势恶化之前的水平。”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此外,陆挺强调,除了能源之外,尤其需要重视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价格的影响。“众所周知,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玉米、小麦、大麦和葵花籽油的生产区和出口区,所以这个影响会相当的大。”
高盛也指出,随着俄乌冲突加码扰乱来自黑海地区的供应,谷物价格势将进一步跃升。航运中断、购进成本飙升以及对乌克兰新季种植前景的担忧,使得全球谷物市场势将面临197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冲击”。
高盛上调了对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的预测,认为玉米到夏季可能达到每蒲式耳7.75美元,大豆或达到17.5美元,小麦料达到12.5美元。
制裁升级或至两败俱伤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能源、粮食和部分金属原材料供应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能源方面,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产油国,亦是全球第二大产气国。根据国际能源署2022年1月19日出版的《石油市场报告》,2021年12月,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为每天1125万桶,仅排名美国之后,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1.41%。俄罗斯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2021年俄罗斯的出口石油2.3亿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天然气出口数量为2035亿立方米,世界第一。
欧洲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依赖程度尤其高。2020年,欧盟成员国合计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约为1526.5亿立方米,占欧盟天然气总进口量的38%。
战争和制裁将加剧全球供应链的紧张。以天然气为例,若俄罗斯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那些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比如德国和意大利,都将受到严重的直接影响。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撰文指出,目前,唯一有可能缓解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只有美国的液化天然气。2021年,美国成为欧洲液化天然气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欧盟和英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26%。但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建设存在较长的周期,短期内美国无法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向欧洲提供更多的天然气。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不希望俄乌关系进一步恶化。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希望保持欧洲与俄罗斯能源关系的稳定,尤其是在当下供暖季尚未结束的时候。
当然,俄罗斯也不会贸然中断油气的出口。因为俄罗斯财政收入的约40%和出口收入的一半以上都来自于油气。规模巨大的油气出口支撑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发展。
可以说,俄罗斯与发达国家在能源等领域实际处于相互依赖的状态,制裁的升级容易导致两败俱伤。
除能源外,俄罗斯还是部分原材料金属的重要生产国。它的钯产量占全球的37%,日、美、德都是它的主要消费国,钯主要用于汽车废气处理和电子元器件制造,根据路透统计,美国半导体行业35%的钯金属来自于俄罗斯。
此外,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是全球的重要粮仓。二者合计的谷物出口在全球占比达到25%,一旦因制裁导致相关出口中断可能加剧局部粮食品种的涨价压力。
关键的是,俄乌两国还处于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通道上,而两国间的空域如今都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集装箱船无法进入乌克兰港口,许多人也正试图避开俄罗斯港口。对于全球供应链而言,这场货运危机正从海陆空三方面同时裹挟而来。
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
目前看来,俄乌冲突造成的经济干扰必将导致全球通胀的恶化,越来越多的投行、经济学家、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实际上,原油价格在1973年、1979年、1990年和2007年大幅上涨,之后都出现了经济衰退,虽然有时候能源变得更昂贵并不是导致经济衰退唯一的因素。
1973年,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中东石油生产商切断了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一系列削减产量、石油禁运的措施致石油立即供不应求,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至接近12美元,并引发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
1973-1974年,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CPI同比由6.2%上升至11.0%,个人消费支出增速由4.95%降至-0.84%,固定资产投资由13.39%降低到6.38%。欧洲整体的经济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
经济学家将上世纪70年代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出现经济衰退的原因归结于,高油价将全球收入从能源消费国重新分配给了生产国。因此,经济学家预计,欧洲、日本和新兴经济体石油消费国将再次受到剧烈冲击。一些经济学家称,消费企业和家庭的能源成本长时间居高不下,可能会使欧洲经济陷入衰退。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私人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David Donabedian表示,必须下调经济成长的前景,提高经济衰退的风险了。如果油价升至125美元或更高并在该水平上保持六个月,那么欧洲将陷入衰退,因为它们对俄罗斯进口产品的敏感性极高。
巴克莱经济学家Christian Keller等人在报告中写道,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避险情绪上升,意味着经济将陷入滞胀冲击。欧洲看起来比美国更脆弱,英国介于两者之间,中国受到的影响似乎最小。
“一些对乌克兰和俄罗斯粮食进口依赖高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一些中东地区,面临的不仅仅是通胀压力了,还有饥荒的压力。”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向凤凰网《风暴眼》说。
华宝基金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则对中期趋势相对乐观。对于油价骤升带来的影响,李慧勇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更多反应了短期冲击,不改变中期趋势。他说:“考虑到即将迎来能源消费淡季、OPEC+仍有剩余产能可以动用,经济下半年开始下行,油价持续高位的概率不大,‘胀’的问题不大,政策更应该关注‘滞’。”
“现在其实已经出现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了。特别是政策因为通胀而收缩调整的时候。”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在数个衰退指标中,美债已经率先发出滞胀警示——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短期美债收益率。尽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他相信美联储可以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降低通胀,但自2021年11月份美联储正式启动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以来,5年期、10年期美国国债与2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差值均趋于收敛。到2022年2月,月均差值分别较2021年11月份收敛了32和55个基点。
“这说明市场已开始预期,加息之后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美联储或将在一两年之内又会重启降息。”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撰文表示。
市场正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动向。美国加息必将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和资产市场,包括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应该暂缓出台紧缩政策或者降低紧缩政策的力度。”李慧勇说。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美国业务首席经济学家Joe LaVorgna表示,在消费者正在应对如此恶性的通胀之际,对抗通胀的美联储可能造成损害。他说:“当前的滞胀背景加大了美联储犯错的风险,如果这导致政策制定者走上更激进的加息道路,将对股市构成严重压力。由此产生的负面财富效应将削弱需求,超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严重的经济衰退可能随之而来。”
日前,美联储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说,乌克兰局势已推高能源价格,增加全球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3月1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18年底停止加息周期后的首次加息。
对于美联储今年加息幅度的预期,机构观点已现分歧。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James Gorman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将四次加息,每次加息25个基点。这位华尔街首席执行官警告称,鲍威尔仍需要谨慎行事。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认为,俄乌冲突发生之后,美联储全年会加175个基点,但三月第一次加息的幅度减小了,从50点往下掉到了25。
“未来美联储在通胀和增长之间的权衡会更加困难,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便通胀压力更大,但政策紧缩需要更加谨慎,所以目前美联储不会贸然加大紧缩的力度,而是通过宣布的释放石油储备的方式来缓解能源价格压力。”某国际知名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向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俄乌冲突形势也许终将明朗,但金融市场引发的涟漪远未平息;更大的金融风暴,或者已经正在路上。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