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业绩说明会回应诸多热点问题 行长刘金:对中行这只股该出手就出手
财经
财经 > 银行财眼 > 正文

中行业绩说明会回应诸多热点问题 行长刘金:对中行这只股该出手就出手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丨出品

文丨陈瑶

银行年报季正如火如荼。

3月29日,中国银行公布2021年财年数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行实现营业收入6057.17亿元,同比增加6.71%;归母净利润达到2165.59亿元,同比增长12.28%。2021年实现中行资产总额为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9.51%;负债总额为24.37万亿元,同比增长9.59%。

盈利能力指标来看,2021年该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 0.89%,,较上年末增长0.02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ROE) 11.28%,较上年末增长0.67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末,中行不良贷款总额2087.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5.19亿元,不良贷款率1.33%,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87.05%,比上年末上升9.21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方面,2021年末,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30%,较上年末提升0.0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2%,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6.53%,较上年末提升0.31个百分点。流动性风险及市场风险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同日,中国银行召开业绩发布会。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及其他高管出席,会上谈及信贷投放、中行核心盈利指标、小微企业普惠贷款、俄乌冲突、美元升值等带来的金融风险等众多热点问题。

行长刘金:

对中国银行这只股票该出手时就出手

对众多投资者而言,更关心的是中国银行的分红和股息。年报数据显示,中国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普通股股息每10股2.21元,派息率30%。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业绩会表示,中国银行2021年股价均价为2.81元,按此计算,股息率达7.86%,较2020年增长2.08个百分点。2020年时,中行的股息率便已为大型银行中最高的。

“中国银行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是稳定可靠的选择”。刘金表示,从股息率和分红率角度来看,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对机构投资者而言中国银行是稳定可靠的选择;对个人客户来说,作为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对比基金、理财等投资工具,也已经是不错的选择。

“强烈地建议各位投资者要既看股价,又看分红;既看成长性,又看稳定性;既看中国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特点;更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中国银行这只股票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下单时就下单。共同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经济大盘”,刘金说。

中行答凤凰网财经:

正筹备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

2021年我国监管机构正式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业绩会上,凤凰网财经问及中行作为G-SIBs银行之一, 总损失吸收能力达标相关工作特别是相关资本补充的安排有何进展。

中国银行副行长陈怀宇回答凤凰网财经提问时表示,中国银行TLAC达标压力总体可控,不会影响信贷的供给能力。目前,中行正加强TLAC研究规划,加强监管沟通,积极筹备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确保按照监管要求实现TLAC如期达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谈信贷投放

“2022年预计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增幅不低于10%,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适度投放,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在业绩会上谈及2022年信贷投放时说。

关于今年以来中行对公贷款的需求和投放情况,王志恒表示,2022年2月末,中行境内人民币广义公司贷款余额达到74816亿元,比年初新增3,689亿元,同比多增472亿元,较年初的增速为5.19%。

从行业来看,中行对公绿色贷款较年初增8.6%,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6.9%。从区域来看,积极践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新增贷款占比超过70%以上。

展望2022年信贷规模、节奏及结构,王志恒说,将保持公司贷款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信贷投放,进一步优化对公信贷结构。

具体来说,一是稳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抢抓交通运输、水利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业务机会。二是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以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切入点,助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支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制造业信贷投放。三是支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四是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投放力度,借助普惠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产品,打造一批服务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供销的业务模式,提升对农业客群专业化服务能力。

谈中行核心盈利指标

谈及2021年经营业绩时,刘金表示,中行业绩稳中向好,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集团营业收入突破6,000亿元关口,达到6,057亿元,同比增长了6.71%去年有效遏制了净息差下降的势头。下半年以来,净息差保持稳定,有力支持了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是收入结构明显改善。去年集团实现非利息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19.01%。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3.08个百分点,达到29.81%。

刘金提到,曾分管对公业务的中行副行长林景臻自去年开始“转战”零售领域。得益于他的对公业务工作经历,中行去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对公与零售的联动,在促进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板块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经营效率逐步提升。反映盈利能力的ROA(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89%,较上年末增长0.02个百分点;ROE(净资产收益率)为11.28%,较上年末增长0.67个百分点。

谈小微企业普惠贷款

“目前的不良资产水平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当前普惠贷款的资产质量,一是这些贷款是近三年发放的,时间还短;二是目前国家的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还在继续实施,所以风险暴露可能相对滞后。但我们判断普惠金融贷款整体的资产质量是可控的”,近年来,普惠贷款业务不良余额与不良率持续实现“双降”,中行副行长王伟恒谈及普惠贷款资产质量时说。

业绩会上2021年,王伟恒提到,中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53.15%,居四大行前列。全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96%,真正实现向小微企业让利。人民银行定向降准口径普惠贷款超出二档降准水平。线上业务余额突破千亿元,在整体普惠业务中新增占比提升至34%。此外,建立并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共为超过1.5万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超过1,300亿元的授信支持。

展望2022年中行普惠贷款计划,王伟恒表示,综合考虑当前形势和监管要求,初步计划普惠金融贷款新增3,000亿元,与去年保持同等的增量水平。我们将围绕着“线上产品提升年”的要求,使线上贷款新增占比超过当年新增贷款的50%。

关注俄乌冲突等带来的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中行2021年全年提前化解潜在风险约1,000亿元;二是全力做好存量不良清收化解工作,拓宽多种处置渠道,加大大户不良的化解力度,全年不良处置接近1,500亿元;三是稳步推进信贷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授信占比进一步提升。

2021年末,集团不良余额及不良率与2020年初相比一升一降,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及逾期率“双降”,逾期率较年初下降0.19个百分点,逾期与不良贷款剪刀差持续为负。

对于今年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点,刘坚东给出了预判。他认为,当前一些阶段性、局部性的风险压力相对突出。比如一些房地产企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资金链趋紧;个别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面临到期集中还款的压力;产业链中下游部分弱势企业,以及传统的能源企业面临产业升级以及绿色转型的困难;一些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进出口企业面临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外部不确定性。

同时,中行也高度关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刘坚东表示,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目前仍维持高位运行,近期又叠加俄乌冲突、美元升值等多重因素,个别大宗商品价格也突破历史极值,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中行将密切关注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可能引发的风险,强化重点领域和集中度风险管控,完善大户风险防控和监测,做实市场风险管理。

刘坚东表示风险防控方面,中行下一步将继续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好风险管理各项工作,中行有信心不负股东重托,继续保持整体集团资产质量良好稳定。

谈数字人民币

关于中国银行关于数字人民币业务的进展和未来的发展布局,王纬副行长表示,按照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人民币“10+1”试点方案,冬奥场景试点就是那“10+1”里面的“1”。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中国银行作为“双奥银行”独家承担了安保红线内商户数字人民币收款结算服务工作。

数字人民币成为冬奥现场支付的主要方式之一,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和成绩,主要有两点:一是产品和系统稳定性经受住了考验。冬奥试点人群覆盖了运动员、媒体、志愿者、观众等境内外各类客户,试点期间没有出现产品问题和系统故障,实现了零差错、零故障、零投诉,数字人民币APP、硬钱包等一批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验证。二是数字人民币通用便捷、深受欢迎。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并且获取流程简单,非接触支付的优势突出,注重个人隐私保护,满足防疫要求。在其他的试点地区,中行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也实现了指数级增长,场景生态建设全面提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