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财经部委重磅发声!释放了什么信号?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六大财经部委重磅发声!释放了什么信号?

当前,市场高度关注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定调及下一步的举措,政治局会议成为重要的观察窗口。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政治局会议召开后,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三部委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阐述稳经济的相关政策;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学习政治局会议精神,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经济工作——六部委释放了更多稳经济的详细信号。

据记者梳理六部委的表态看,全年5.5%的增速目标不仅没有调低,而且还能够实现。

为此,第一步是加快全年既定政策的落实,例如减税退税、专项债发行、央行存量利润加快上缴等;

第二步则是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市场预期今年将发行特别国债,此外扩基建、稳地产、促销费可能也会有新举措。

目标不变且能够实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该增速较3月确定的全年目标增速低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3月下旬以来,疫情多点散发,GDP增速仍存在放缓压力。因此,市场关注目标表述是否调整。

4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但会议也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风险上升,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会议要求,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对于这一表述,有市场人士解读为没有放弃5.5%左右的目标,也有市场人士解读“努力实现”就表明了会放松目标。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4月30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不会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不会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从这一权威表态看,5.5%的增速目标不仅没有调低,而且还能够实现。

“政治局会议表态意味着今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没有变化,为市场争议画上休止符,也为政策定下了明确的目标。”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

伍超明表示,增速目标的设定和维持不变,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与当前潜在经济增速基本相当;二是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三是为2035年“翻一番”远景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因为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未来10多年年平均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增速达到4.7%以上。

经济管理部门做出能够实现目标的判断在于基本面已出现边际好转。赵辰昕表示,受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影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更为突出,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这种冲击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随着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我国经济将很快回归正常轨道。

国民经济中,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8%,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一季度,我国工业保持继续恢复的势头,但3月中下旬以来,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面临新的下行压力。但4月中旬以来,工业经济逐步显现出企稳向好的迹象。4月第二周起,工业用电量连续两周降幅收窄,手机信令监测的工业集聚区用工指数也出现趋稳回升的势头。

其中,4月22日到28日,全国15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日均产量达到4.5万辆,较前一统计周期(4月15日至22日)提高70%,生产情况正逐步改善。

“总体看,困难是短期的、暂时的,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不会改变。”辛国斌表示。

已定政策加快落实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把握好目标导向下政策的提前量和冗余度。

宏观政策应对主要是“两步走”,第一步为加快全年既定政策的落实,例如减税退税、专项债发行、央行存量利润加快上缴等。

货币金融方面,3月初央行公告称,将按月均衡上缴超一万亿的结存利润,但4月18日央行公告称,人民银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目前央行利润上缴还未结束,剩余规模约有5000亿元,且大概率要靠前完成,这将显著增加可用财力。

至于“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伍超明表示,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制约和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等因素,预计货币政策将更多使用结构性工具,但若经济增长超预期偏离5.5%增速目标,不排除使用降准、降息等工具的可能性。

专项债发行方面,3月29日召开的国常会表示,去年提前下达的额度5月底前发行完毕,今年下达的额度9月底前发行完毕。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近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17万亿。预计各地二季度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扫尾。

许宏才还介绍,从4月1日开始办理微型企业存量和其他行业增量留抵退税以来,截至4月28日已办理退税6256亿元。5月会提前退还小型和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此后还将加快大型企业退税进度。

赵辰昕表示,从政策环境看,今年宏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快出台实施,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总体稳中有降,稳增长合力正在加快形成。同时,重点领域改革累积效应持续显现,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

谋划增量政策工具

第二步即是“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做好备份和预案。赵辰昕表示,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央行表示,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记者梳理近期官方智囊的发言及市场机构的预判发现,他们预期的增量工具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工具,如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二是需求管理的措施,如加大基建力度、稳定房地产、扩大居民消费的举措。

华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继强表示,后续财政扩容的概率较高,当然也离不开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本质是财政货币政策协同。考虑到年初财政预算案设定后,疫情带来意外的经济和财力损失,预算调整(发行特别国债或增加赤字)既有合理性,也有可行性。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货币政策的增量工具主要是新型再贷款工具,预计后续将采取与2020年疫情初类似的货币政策操作,通过增加再贷款额度来促进信贷投放、缓解疫情冲击、保市场主体。

此外,扩基建、稳地产、促销费也是重要举措。基建方面,赵辰昕表示,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型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和顺利实施。

金融系统将为基建匹配更多资金。银保监会表示,支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证监会表示,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

伍超明表示,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要“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因此,一方面基建将成为我国未来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意味着在现有资金渠道基础上,还需有新的工具提供融资需求。

房地产方面,央行表示,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银保监会表示,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在近一个多季度各地已经不断放松调控的情况下,政治局会议继续释放房地产市场支持态度,后续放松限购的城市预计扩围提速、限贷放松有望提升到全国层面。”张继强表示。

促消费方面,赵辰昕表示,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落实好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着力促进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切实稳住消费基本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