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哨|两度中止的朗夫科技IPO:创始人提前套现 供应商数据“打架”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IPO观察哨|两度中止的朗夫科技IPO:创始人提前套现 供应商数据“打架”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对于朗夫科技来讲,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公开资料显示,朗夫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散装流体包装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于2020年8月正式启动上市进程。朗夫科技在创业板的受理日期是2021年3月19日,并在一个月后获得问询。但在2021年6月21日,朗夫科技因更新财务资料而申请中止发行。进入2022年,朗夫科技上市进程又因其所聘请的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调查再度“中止”,近日该公司的IPO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朗夫科技上市之路不仅坎坷,还遭到证监会质疑创业板定位、被举报“存在夸大核心技术人员的虚假陈述”、营收增速下滑募资资金扩产遭质疑等问题。

创业板定位遭质疑

此次IPO,朗夫科技申报的是创业板IPO,然而在反馈问询函中第一个问询的就是关于创业板定位的问题。

据了解,《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推荐暂行规定》”)中关于创业板定位的规定:“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并且规定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

而朗夫科技的主营为散装流体包装产品、散装流体物流服务、运输及场站服务等。其中,报告期内散装流体包装产品收入占比均在67%以上,因此被证监会质疑朗夫科技的创业板定位问题。

对此,朗夫科技回应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的散装流体包装产品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超过67%。发行人所处行业应隶属于“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不属于《推荐暂行规定》原则上不支持申报创业板的行业清单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朗夫科技所列举的同行业公司中除方大股份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外,永新股份、力合科创、珠海中富、王子新材均为深交所的主板公司。

初始股东纷纷在ipo前夕退出

除创业板定位问题以外,朗夫科技新增股东和创始人于东剑减持的情况也遭到了证监会的问询。

朗夫科技的前身朗夫有限于2007年10月24日由马文波、于东剑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成立初期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马文波以货币形式出资6.00万元,出资占比30.00%;于东剑以货币形式出资14.00万元,出资占比70.00%,成为控股股东。2014年马文波两次大额增资,于东剑未同步增资,自此马文波持股比例大幅高于于东剑。截至最新一期招股书披露日,马文波直接和间接持有朗夫科技68.29%,于东剑持有朗夫科技6.39%。

值得一提的是,在朗夫科技正式启动上市前夕,2020年7月15日,于东剑将其持有朗夫有限8%的股权以6000万元的价格分别转让给了山东毅达、扬中高投、青岛高创、烟台经略。而在2020年8月份,朗夫科技正式启动上市进程,也就是说IPO申报前夕,于东剑进行了减持套现。

此外,朗夫有限前股东贵州华擎也在启动上市前将其持有的0.6001%股权以450.07万元价格转让给了常州高维。

对于减持的原因,朗夫科技给出的解释是于东剑于2017年起筹划在境外定居,并于2020年2月22日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将其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转移至境外,并将其在境内的资产逐步进行处置。并且朗夫科技方面表示,鉴于于东剑对朗夫科技的投资已经获得较高增值,于东剑对外转让朗夫有限部分股权获取收益,具有合理性。

而对于新增股东产生的原因,朗夫科技则表示均为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朗夫科技为了实施股权激励,先后设立了伯埙仲箎和和舟益彰两个有限合伙企业。其中伯埙仲箎成立于2015年8月,和舟益彰成立于2016年6月。截至2022年5月份,伯埙仲篪共有11名合伙人,这其中有两名合伙人是外部投资者,分别是天津函桦衡和常州高维,其余则是朗夫科技的员工(包含已离职)及员工持股平台。

招股书没有披露伯埙仲箎报告期内的合伙人变化,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从天眼查数据上查询变更信息中获知,2020年9月17日,文成釜汇信息咨询服务部新增为伯埙仲箎的股东。而时间还不到半年,2021年3月8日,文成釜汇信息咨询服务部就退出了伯埙仲箎的股东名单,相当于间接放弃了分享朗夫科技上市成功的果实。

营收增速下滑,募资资金扩产遭质疑

在朗夫科技提供的最新招股书中,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发现朗夫科技的营收和净利的增速均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朗夫科技的营收分别为3.36亿元、4.25亿元、5.29亿元和6.43亿元,区间内增速分别为26.18%、24.48%和21.67%。

此外,朗夫科技2018年至2021年期间的净利润分别为2209.49万元、3531.74万元、6355.46万元和6529.20万元。区间内的净利增速分别为59.84%、79.95%和2.73%,出现明显的下降。

对于2020年的净利大增,朗夫科技解释称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事项中确认股份支付902.98万元,2020年无此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汇兑损益影响后的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24.37%。2021年的净利增长放缓,朗夫科技给出的解释是,2021年原材料及海运费上涨幅度较大,导致营业成本增长33.04%。

营收和净利增速放缓的同时,销量增速也是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期间,朗夫科技的销量增速分别为19.83%和12.82%。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朗夫科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充产能。此次IPO,朗夫科技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515.65万股,拟募集资金4.79亿元,其中,3.5亿元用于“新建集装箱流体包装袋项目”,4880万元用于“新建信息系统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8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新建集装箱流体包装袋项目建成后,朗夫科技预计新增液袋60万套、海包袋30万套、IBC内衬袋22万套、PP编织袋20万套。

而目前朗夫科技集装箱液袋和集装箱海包袋的实际产量为34.43万套,产能为32.25万套,产能利用率为106.76%。

这意味着,集装箱流体包装袋项目建成后,朗夫科技集装箱液袋和海包袋产能将增加至122.25万套,是现有产能的3.79倍。根据朗夫科技现有的销量情况,难免被人质疑新增的产能又将如何消化?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至2021年期间,朗夫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889.22万元、4128.17万元和 4791.94 万元,呈逐年上升之势。

供应商数据“打架” 被曝夸大核心技术人员的虚假陈述

据了解,朗夫科技的原材料主要为PE复合膜、PP织物、阀门和方钢等,前五大供应商中有两家是供应PE复合膜,其中山东力丰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力丰膜业)曾是朗夫有限的子公司,2019年4月15日,朗夫有限以550万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力丰膜业55%股权全部转让予齐福塑料,力丰膜业成为齐福塑料的全资子公司。然而力丰膜业被卖出后,朗夫科技2019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向力丰膜业采购了1363.51万元、2307.18万元和2060.87万元。

该行为一度也引起证监会的问询,对此朗夫科技的解释为力丰膜业作为朗夫科技的控股子公司,虽然能有效保证发行人生产所需原材料的供应,但是不利于力丰膜业开拓在集装箱液袋领域的其他客户,致使力丰膜业生产的PE复合膜主要供应发行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另一家PE复合膜供应商是上海云开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云开),朗夫科技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分别在上海云开采购了1874.42万元、3722.16万元、3722.16万元和5071.77万元。不过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2018年至2020年的年报,上海云开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046万元、1092万元、11259万元。通过朗夫科技的采购金额不难发现,上海云开2019年的营业收入明显小于朗夫科技2019年对于上海云开的采购额。究竟是上海云开的数据填报有误还是朗夫科技的财报数据有误,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分别致电了上海云开和朗夫科技的电话,截止目前双方均为回应。

此外,据21世纪经济报道,朗夫科技上市申报材料被举报涉嫌弄虚作假,夸大核心技术人员的虚假陈述。朗夫科技享受股权激励的10名技术工程师,部分人员真实职务是销售员,冒充技术工程师,职务造假。

图:朗夫科技被指销售充当技术人员

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梳理资料发现,截至2021年底,朗夫科技称,公司在散装流体包装产品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但公司三名核心技术人员均不具备液袋行业专业背景。朗夫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马文波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公司总工程师刘镇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曾在青岛橡六胶管有限公司,担任技术主管;技术主管程涛则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国际焊接工程师。

对于供应商的数据异常、部分技术工程师的真实职务是销售员、夸大核心技术人员的虚假陈述等问题,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联系朗夫科技,截止发稿对方未就以上问题进行回复。

参考文献:

《变故横生!朗夫科技IPO被举报“无科技含量、招股书造假”!》, 21世纪经济报道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