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解密IBM转型和大中华区布阵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陈旭东解密IBM转型和大中华区布阵

今年三月,当IBM宣布由陈旭东出任大中华区总经理时,至少引发外界三大疑问:第一,履历背景为联想集团中国区总裁、三胞集团全球副总裁、美团副总裁等的陈旭东,一路过来很“2C”,为什么IBM要找一个2C背景的人来领导一家资深的2B企业?第二,这些年IBM公司一直在转型,无论全球还是中国市场都面临业绩压力,众所周知“大中华区总经理”这个职位是要“扛”销售业绩的,陈旭东来接这个盘,他真有“精钢钻”来揽IBM大中华区的“瓷器活”吗?第三,IBM大华区开始引入新掌门人,是不是预示IBM公司全球转型已经进入了新拐点?

围绕陈旭东以及IBM的诸多问题,都备受外界关注。

( 图:IBM大中华区总经理 陈旭东 )

混合云是当下碗里的饭,更大的机会则是AI?

IBM公司的转型全球关注,因为这家公司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信息产业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重点产业,都由IBM发明创造;很多影响深远的重要理念也都由IBM最先提出。在100多年发展历程中,IBM多次转型都是华丽转身、王者归来,只有这一次仍存诸多悬念。

目前IBM的销售收入已经从巅峰时期的1000多亿美金,在分拆了勤达睿之后,降到今天的574亿美金。怎么看待IBM营收规模的收缩?

“从报表上看,近十年,IBM公司全球业务收入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业务分拆当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而收入起伏,对于一家一直在转型的百年企业(今年IBM成立111周年)来说,很正常。”陈旭东说,IBM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长时间存活,有其战略逻辑,如果仅从短周期的起伏来判断就会有失偏颇。他认为至少以十年为周期来看IBM才是比较合理的。“包括IBM在2004年出售PC业务,其实它早在1994年就决定要卖掉PC业务了,用了十年时间找到比较合适接手这个业务的联想。”

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IBM的产品、业务都是行业里极为领先的,基本上在同一时期没有太强的对手,IBM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给自己的定位是“不可或缺”。比如在上世纪60年代,IBM投入50亿美元研发了大型主机,从那时开始,IT行业里的各代产品基本上由IBM引领,行业信息化也是由IBM牵头,时至今日,大型主机依然是各大关键性行业和业务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系统。

“在上个世纪,全球包括中国,信息化最主要的领域是金融和政府行业(以财税为主),IBM对这些领域的信息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天这两个领域依然是信息化非常重要的领域,但是信息化的行业范围已经拓展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陈旭东认为,如果假设20、30年前信息化值是100,那么现在信息化值已经拓展到1000,从市场占有率来看,IBM的份额是降低了,因为参与的厂商越来越多,信息化所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宽,而IBM的优势和专注点至少直到两年前都还一直放在最顶端,所以从整个IT行业的大盘来看,IBM的占比缩小了。

此前,陈旭东曾表示,外人看一家公司是“盲人摸象”,很难看清楚;公司内部的人看自己的公司,也有可能是盲人摸象,因为只看到了自己了解的部分。但作为IBM大中华区的掌门人,陈旭东不可以盲人摸象,必须比旁人更能准确地把脉公司的现在与未来逻辑。

外界认为,IBM转型之所以缓慢是因为错失了云计算的第一波红利,错失了公有云,一步慢,步步慢。目前,在云计算市场呼风唤雨的比如AWS、微软Azure等,都是赶上了公有云这班车。IBM错失了公有云的机会吗?在旭东看来,以规模和成本制胜的公有云与IBM聚焦高价值业务的战略逻辑是相悖的,而发挥IBM的技术和行业专长,聚焦混合云与人工智能,把AWS、微软Azure这些领先公有云厂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才更符合IBM的逻辑。

其实,关于公有云是不是IBM的生意这个问题,IBM公司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之前在月度内部员工对话会上曾坦言问IBM员工:“我们是否可以像亚马逊那样低成本地去经营一个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业务?”台下没人举手回答这个问题。

显而易见,IBM没法做这样的生意,因为IBM的基因里写的是“高价值”与“不可或缺”,不是“规模化的薄利多销”。正因为如此,IBM才卖掉了PC与X86等业务。从IBM的角度看,混合云才是云计算转型深水区中最难的事情,才是云计算的下一波红利。

基于此,IBM在2018年以340亿美元买下红帽(Red Hat),有了红帽IBM就可以打开云与传统IT之间的阀门,构建真正的混合云,而有了红帽之后,包括AWS、微软Azure这些云竞争对手在内的大大小小的业内玩家就成了IBM的合作伙伴。数据显示,在2021年IBM与AWS、Azure和Salesforce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产生的营收增长就超过了50%。2021年,IBM混合云营收增长了19%,目前占到IBM总营收35%;目前IBM 70%以上的年营收是来自软件和咨询业务,这两项业务实现了良性和可持续的增长。

陈旭东认为:今天,“混合云是IBM公司碗里的饭”,而IBM更大的红利或者说更大的机会则是AI(人工智能)。“我看到相关数据公司的预测,未来两三年内,全球每天会产生491EB的数据(1EB是10亿GB),如果没有人工智能或大数据挖掘技术,绝大部分数据就放着永远用不了,无法对业务产生价值。”陈旭东说,企业上云,企业数字化,当然不是为云而云,为数字化而数字化,核心是要从这些海量数据中获得价值,人工智能是要解决把数据转化为价值的问题,它是云之后,IT的下一个大爆发机会。

IBM在AI上已经持续多年投入,如果从2011年IBM Watson参加综艺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比赛算起,IBM 对AI的投入已经超过十年,花费了数十亿美金。但目前从全球产业来看,AI的商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才刚刚开始。在中国“AI四小龙”变现面临重重挑战,这或许是全球AI商业化变现窘境的缩影。“投入Watson AI,从研究到实验,到实验性的行业应用探索,再到今天成为一套可以在红帽OpenShift上任意运行的企业级的AI能力,IBM用了至少十年时间,”陈旭东坦言。今天的Watson AI已经成为IBM企业级AI的统一品牌,与消费级AI有着本质区别,专注于企业规模化采用AI获取数据价值的四项关键能力,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可信、自动化和任意运行的能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把分散在混合云环境中的海量数据用起来。

进入混合云与人工智能时代,帮助企业从数据中释放价值,是IBM今天以平台为中心的战略聚焦点。从突破性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今天的计算架构也许根本追不上数据爆发对于计算力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IBM要加重投入量子计算的关键原因,因为量子计算将为算力指数级提升带来新的思路,所以包括IBM、英特尔、谷歌、微软等纷纷加入了这场未来计算的争霸战。如果说现在是量子计算这场马拉松的刚刚跑出200米,那么从公开数据来看,这一程量子计算竞赛中,IBM是暂时领先的。

今年年初,IBM发布自“智慧地球”之后又一个新的品牌主张“携手共创”,把自己定位成为技术伙伴和“生态召集人”,IBM CEO 阿尔温德表示,“IBM已经做好了准备,成为未来数十年里推动进步的催化剂。”IBM从当初做“不可或缺”的技术到今天成为技术伙伴、“生态招集人”和推动进步的“催化剂”,是IBM的影响力下降了吗?而且在提出“智慧地球”之后,最近十年没再给出引领产业变革的新理念,这又是为什么?

陈旭东给出的答案是,IBM公司的文化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十年IBM追求(Purpose)的是“不可或缺”,现在追求(Purpose)的是“成为让世界更美好的催化剂”。从不可或缺到催化剂,也预示着产业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实际上,我觉得如果将IT时代分成两段,现在是第一个时代的最后阶段,下一个时代要靠量子计算打开的IT新纪元。”陈旭东将IT的前60年定义为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到来,从PC到云再到混合云的演进,是这个时代的最后阶段。下一个计算领域的新时代到来,可能会产生更多新思想和新理念,目前处于新时代来临前的酝酿期,在酝酿期没有颠覆性理念出来,这也很正常。

在酝酿期需要很多新技术相互支撑,陈旭东为此特别提及了芯片技术:“比如IBM去年推出的2纳米芯片技术,可能会是促成整个产业升级的重要的技术点。”从IBM的数据来看,2纳米的芯片可以降低功耗75%,芯片性能提升45%,能使手机电池续航时间增至之前的4倍,大幅提升笔记本电脑功能,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物体检测速度,缩短反应时间,一个指甲大小的芯片可以容纳500亿个晶体管。就在不久前IBM刚刚推出的新一代主机IBM z16,首次采用7纳米芯片集成专用人工智能处理器(IBM Telum),把AI推理与IBM高度安全的大批量交易处理能力结合起来。

进攻型选手,需要调兵权?

陈旭东的履历一路过来“很2C”吗?不完全是,“或许更容易被大家看到的是我2C的经历吧,”陈旭东笑言。

陈旭东在联想24年,“几乎做过所有职能部门的工作,从销售、渠道、商务、质量管理,到后来的全球服务部门、移动事业部、中国区业务。后来之所以离开,不是不喜欢联想,而是觉得联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多元化的挑战,所以想出来看看其它公司是怎么做的。”陈旭东说。

离开联想,陈旭东去了做零售的三胞集团,然后又到做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融合的美团、做芯片制造的长江存储,除了三胞集团是零售业2C业务,其它工作也都很“2B”。在美团,陈旭东负责大零售的B2B业务,牵头组建了美团的食材供应链业务;在紫光集团/长江存储做芯片,也是典型的2B业务。应该说,在联想陈旭东完成了从基层到高层管理者的蜕变;而他在三胞、美团、长江存储的职业经历,则是进一步拓宽了陈旭东从零售、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以及制造业的跨行业视野。

经历了这些公司之后,陈旭东的体会是多元化很难,因为要跨越很多领域,而且要把一个企业的成功复制到另外一家企业并不容易,因为各有各的成功和经验教训。他认为,从管理和业务的本质来看,2B与2C没有本质的区别。

陈旭东透露,他职业经历的综合与多元,或许正是IBM选择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今天IBM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也是综合复杂的。“大到国家政策或者称地缘政治的问题,小到具体产品布局、销售以及人员匹配,都遇到了挑战。”陈旭东说。

IBM选择陈旭东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他是进攻型选手。“我有一个特点就是以进攻而不是防守的方式做业务,这或许是IBM选择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的策略里,只有进攻,没有防守。”陈旭东坦言他这些年所经历的各个公司,所管辖的业务,所有攻略从来都不是防守,而现在面临种种挑战的IBM大中华区正需要一个进攻型选手。

IBM选择陈旭东的第三个原因是本土。当下的IBM需要一个对本土市场更了解的人。

因为陈旭东管理能力的塑造基本上是在联想完成的,而联想的转型并非很成功,带着浓重的联想管理底色的陈旭东,能带好IBM大中华区的队伍并且完成销售业绩吗?

“我应该是最好的人选之一。一个人能不能做成一件事,要看三个关键点:第一,是不是足够聪明;第二,是不是足够努力;第三,是不是站位足够高。“陈旭东说,他来IBM当然是要对销售业绩增长负责的,事实上他去过的每家公司从来都是要对销售任务负责的。

除了对自己有信心,陈旭东表示,IBM现有的团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专业能力非常强,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方向,然后集中力量在一个点上进行强攻突破。同时他也坦言,如果有机会向IBM CEO提一个关于大中华区的诉求,他希望有更多自主权,IBM的矩阵管理很出名,各个事业部、每条业务线都有全球自上而下的配置,对他而言,横跨事业部的排兵布阵还不够自由,而发动战略进攻是需要将重要的资源和人力放在关键领域。

守住基本盘,拓展根据地?

进攻,必须有明确的“冲锋目标”。到任不久,陈旭东就定出了“深挖金融行业潜力、突破和建立互联网和民营制造等行业新根据地、夯实基础拓展生态”的2022 IBM大中华区战略重点。

应该说,金融行业是IBM大中华区的“基本盘”,也是IBM大型主机最大的行业市场,加上IBM在金融行业有超过50年的服务经验,深挖这个基本盘,筑牢业绩核心,这样的战略很好理解。但金融业面临自主可控的要求,同样X86也跃跃欲试希望取代主机,加上互联网金融等更多新型的金融科技巨头纷纷进军金融行业,加入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队伍,IBM的基本盘该如何守?又如何挖?

陈旭东认为,在金融行业目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X86是安全可控,大型机不可控。如果退一步说,将所有的银行系统都放在X86上,需要承受巨大的维护成本压力,因为架构会变得更加复杂,一旦出了问题,可能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金融业要评估一个系统平台的价值是多方位的,包括业务加速、开发人员生产力、基础设施成本效率、监管、合规性、安全性和部署的灵活性等。

针对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与IBM对于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市场之争,“互联网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银行的非核心业务,而这些也不是IBM的菜。但是核心的交易系统,IBM依然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陈旭东说,金融业转型,基础架构必须要向混合云架构转型,这样既能让核心交易系统更安全可靠,同时又让新的应用快速上马,既满足本地和私有云的安全,也需要公有云的灵活,这些大型机构所需要的牢固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基础设施能力,IBM目前暂无对手。

IBM将制造业视为需要大力拓展的根据地也很好理解,中国有着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制造业是中国的支柱型产业,这个市场很大。而将互联网行业市场同样视为IBM的新根据地,就有些令人费解,目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成为了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在某种意义上看,这些拥有云服务的互联网巨头都是IBM的竞合伙伴(竞争对手+合作伙伴),IBM把他们作为新根据领地,又是怎么考虑的?

陈旭东认为要从三个维度来看这个问题,其一,IBM策略调整,原来IBM只关注塔尖客户,大部分客户自己直接做,但当战略调整为以混合云与AI平台为核心的“生态召集人”之后,除了塔尖客户,更多的用户需要各种合作伙伴、渠道伙伴来拓展。其二,从产品层面看,当IBM收购红帽定位专注于混合云之后,IBM与这些公有云服务商就成为合作伙伴,而且IBM“在中国不做公有云服务,就更加不会和他们打架。例如在中国,IBM与阿里云、腾讯云合作,可以在我们的方案里推他们的公有云,他们也可以在他们的方案里推我们的服务。”其三,是IBM有很多技术产品特别适合互联网公司。

以IBM企业级存储产品和软件为例,陈旭东举了利用IBM Spectrum Scale软件可以统一管理磁盘和磁带的例子。IBM的存储软件技术能够迅速唤醒和调用磁带机上的冷数据,让冷数据存储成本降低 80%,同时满足合规需求。据其透露不久前中国的某短视频互联网公司刚刚成为IBM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客户。陈旭东还透露,IBM这些年积累了超过200多款企业级软件产品,这些软件通过红帽平台OpenShift进行容器化之后,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他对于未来的大中华区业绩增长有信心的又一个原因。

事实上,互联网与制造业是早就热起来的市场,而且IBM很多年前也已经介入这个市场,为什么陈旭东现在要将其视为新的进攻目标?陈旭东对此的解释是,虽然十年前IBM已经介入到这些市场里,然而是将其作为战略必争之地还是作为普通的细分市场,其排兵布阵、投入兵力与资源的策略就会大不一样。如果十年前就开始投入重兵进攻这些市场,那么现在IBM对于基本盘的压力或许就没那么大了,而且整个市场新的格局或许早就已经铺开,并且进入收割期,而现在进行布阵,压力与挑战确实比十年前大很多。

“不过没关系,IBM大中华区总经理,确实是一个有挑战的岗位,但是此前在联想成长的经历告诉我,越是有挑战的岗位,就越能够体现你的价值。“陈旭东说。( 文 / 李佳师 )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