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高薪合理吗?金融如何支持创新?四位高校院长共同破题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金融业高薪合理吗?金融如何支持创新?四位高校院长共同破题

凤凰网财经讯 6月16-18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青花郎独家战略合作的“2022凤凰网财经(夏季)云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明日的世界”为主题,盛邀近60位海内外政商学界顶级嘉宾,解读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金融业高薪合理吗?金融如何支持创新?四位高校院长共同破题

“金融风险:灰犀牛与黑天鹅”圆桌论坛环节

在此次峰会上的“金融风险:灰犀牛与黑天鹅”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四位专家就“金融行业机会”、“金融创新”、“薪酬结构能否防范风险”等进行了激烈讨论。

谈投资机会——钱军:大中银行股vs刘俏:新基建

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疫情不断、美联储快速加息,三重风险叠加之下,会对金融体系产生哪些冲击?风险之中,又有哪些行业存在机会?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钱军认为,资本市场的定价有前瞻性,资本市场很多板块领先于实体经济。大中银行的估值都比较低,尤其大型银行的市净率几乎都是低于1,这样的股票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避险资产,因为这种银行股现在建仓的成本很低,现金分红却非常地稳定。

谈到房市,钱军表示,资本市场已经给了很清晰的信号,哪些房企还可以发展下去。如果一个上市的房地产企业经历了股债双杀,股票价格基本到零,债券价格已经远低于票面价格,那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就没什么希望。而剩下那些通过了资本市场监管大考的房企,如果房地产市场要恢复,就是机会最多的企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则认为,现在讲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际就是从过去粗放式的要素投入型增长走向创新驱动型的增长。

从实体经济的机会来看,黄益平表示“不管将来做什么,首先要看你有没有创新能力。”他认为未来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当中,会有比较大的机会的是产业升级、高端制造业,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包括像数字经济等等。

黄益平还比较看好消费品市场。他认为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在全世界已经最大了,“如果我们要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我们就要改善收入分配,改善社会保障体系。

这一观点得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的认可。

他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转型是从过往的规模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简单来讲,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需要靠全要素生产率来驱动经济增长。未来我们需要关注哪些可能会成为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推动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能,而这些领域就值得我们关注。”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刘俏认为,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会有大量的投资。此外,他还认为,低碳发展、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等围绕一些目标所崛起的新行业以及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也会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则更为乐观。

他认为,经过前面的去杠杆、去产能,又经过两年多的疫情,“我觉得现在市场已经过分地出清了,也就是说可能是各行各业都有投资机会。”

不过谈到未来的重点方向,刘晓春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中美博弈的情况下,一方面因为高科技对我们国家非常重要,另外在我国家这种超大型市场内,创新高科技的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谈金融创新——刘晓春:信贷资金可直投创业公司vs黄益平:资本市场需创新

在谈到“机会”的同时,出现的最高频词汇就是“创新”,不管是股市、实体经济,还是诸多细化的概念如高科技、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机会总是离不开创新。

那在这诸多机会之中,应该鼓励怎样的创新,又有哪些创新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

对此,刘俏认为,金融的本质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因此金融创新应该着眼于实体经济的需求。

刘俏指出,碳中和最关键的一个节点问题在于,如何形成一个有效的给碳排放权定价格,如何就碳价形成一个机制。“我想可能金融市场本身应该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探索进行之中。”

他认为,中国经济经过40多年时间的高速发展,一直投资拉动能。现在有大量的存量资产,如何将这些存量资产盘活存在着很大的想象空间。

刘俏进一步指出,去年虽然推出了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金融创新,但事实上底层测量范围还比较有限。除了基础设施之外,未来像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地产,甚至其他类别的存量资产纳入到体系里面来,通过市场化价格形成一个资源配置的方式来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投资效率,未来还有很多空间。

对此,钱军表达了同样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钱军认为,未来的时代属于数字金融,数字金融里面各类大数据应用到信贷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银行信贷需要抵押品,做无抵押的贷款,而且可以把风控做得很好,这种新型信贷模式直接服务了小微企业。

钱军还表示,人工智能应用到金融也有很多好处。很多算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做智能投顾,还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率。同时只要是人在做决策,就会存在行为金融学中提到的各种偏差,而信用良好的金融服务公司提供的算法出问题的概率可能会小很多。

创新拉动中国经济发展,他认为,金融行业要不断改进怎么让创新型的企业能够更快地从金融体系融到资,更快的发展。

在创新方面,刘晓春则认为按照传统的投入产出法的风险评估方式,对现在新型科创企业可能不太适应,特别是风险投资来投初创型的科创企业。

刘晓春指出,投资初创型企业有两个难处,一是目前的风险投资量不够大,风险投资本身也不成熟;二是一些科创企业创始人本身也不希望自己的股份被摊薄,或者被投资人的短期利益所绑架。

如果信贷资金可以直接投入到新型科创公司,可能要改变银行贷款的收益方式,刘晓春表示,“这部分贷款可以通过合约的方式来享受初创企业、科创企业今后的红利,但是它又不参与股权分配,同时它又能够获得公司未来发展的收益,而不仅仅是利率。”

“针对这些贷款,如果有损失就进行风险覆盖,而收益也不能直接变成利润交税,但这些需要有财政的制度安排。如果能够有这样一种创新的话,我相信对我们的科创企业是会有好处的。”刘晓春说。

对于金融创新,黄益平表示,现有的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在减弱,“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过去要素投入型转向创新驱动型,但金融体系还没有完全转过来,因此金融体系如何支持经济创新,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黄益平指出,资本市场支持创新企业可能更有效一些,直接融资效果更好。“目前资本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其实也是有很高门槛的。一家企业到资本市场融资的门槛是要远远超过到银行融资的门槛,企业在银行都融不到资,又怎么到资本市场融资?所以(资本市场)也需要很多创新。”

金融业高薪合理吗?——刘晓春:绩效要挂钩风险vs刘俏:增加高管薪酬披露

一直以来,证券行业的高薪酬都是一个热点话题。最近,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薪酬政策会有怎样的影响?薪酬的稳健又是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对此,刘晓春表示,对于金融机构,特别是业务人员的薪酬体系不能固化,它实际上需要一个变化的过程,就像人和病毒之间,它对你的考核方式就像吃药,它会适应的。过了一段时间,如果业务人员找到管理方式的漏洞、规律,他就会想着如何利用漏洞。

刘晓春还表示,如果说央行太有规律,市场就会按照这个规律来做运动,而不是按照市场的规律运动,道理是一样的。“在一定的阶段需要通过比如说绩效挂钩来刺激业务人员做好业务、做大业务。但是过了这个阶段,必须要调整,要把薪酬和业务质量、业务风险,特别是远期的风险进行挂钩。”

薪酬稳健不能单纯说工资太高还是太低,刘晓春表示,它是有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在那里,这个需要尊重市场的基本规律。“如果某个行业过剩了,即便是高工资也维持不下去,如果某行业现在还是发展阶段,并且是缺人才的阶段,那工资可能也会高一点。但无论如何,薪酬不能仅仅是和业绩挂钩,必须还要和风险挂钩。”

对此,钱军则认为,当看跨行业的工资时,金融行业的特点就是市场化。他认为,在看高管薪酬结构之时,不应该只看实际拿到的收入,应该也要看激励机制和风险挂钩。“如果薪酬的结构出了问题,的确可能会引发风险。”

钱军指出,2008、2009美国金融危机,确实跟危机前华尔街高管的薪酬结构相关。“大量的财富来自于高管所持有的有限制股票和期权,如果再对这些有限制的股票和期权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管理,那肯定是有风险的。”

“我作为雷曼兄弟的高管,我拿的是股票,股价高的时候没问题,股东happy,我也happy。”钱军解释称,“但如果当雷曼公司出了问题,我的薪酬的绝对水平会低一点,可没有任何惩罚性措施,那实际上就是在鼓励高管增加风险。而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之前,普遍的问题就是华尔街对高管的薪酬结构,只注重奖励。”

钱军认为,华尔街的金融风险确实是由高管的行为和选择导致的。“应该把高管的薪酬跟公司的中长期业绩要挂钩。此外,一旦发现高管跟风控当中出了问题,要有惩罚机制,包括要把他以前拿的钱再拿回来。有了合理的结构以后,就会既起到激励作用。这样也不会引发个别乃至系统性的风险。”

刘俏则不太赞成在规模上来限制,规模上管控就意味着知道答案合适的规模是什么,但实际上企业、行业具体的商业场景完全不一样。“一个比较好的薪酬设计,要把薪酬跟企业的业绩表现关联度提高,那这种设计一般来讲能够让企业价值增加。”

什么样的薪酬结构能够提升薪酬本身和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联性?刘俏认为可以在某些具体组成部分上进行监控。“这种做法本身效果也不一定非常好,短期来讲,我可能不太赞成规模控制,我觉得应该增加透明性,增加关于高管薪酬的披露,让更广义的市场压力来监管,看公司高管团队是否能够实现企业长期的价值。(这种做法)也可以让一些利益相关方(共同监控),用市场的方式增加披露的强度,短期可能是可行的。”

“我倒也不太主张用绝对额来做控制,还是应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性质来确定相应的工资结构和奖惩结构。”刘俏说。

以下为圆桌论坛视频(完整版)

自动播放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