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
最重要的活动就是送礼约会看电影
然后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对于情侣们来说
这是一年中难得的只属于两个人的专属节日
而对于单身狗们来说
除了有些人在假装毫不在乎毫无关系根本无所谓以外
那些有着远大志向的单身狗
一定都在想着如何快速而准确的脱单
脱单,是一场感情的哲学,是一场男女之间的博弈。
但是如果我们回归理性,用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来想这个问题,或许你能看见暗黑前方的一点点光亮。
(一)如何让你脱单的可能性无限增加
有两个方法:
1. 大幅降低你对另一半的期望,将择偶门槛降至趋近于零;
2. 根据经济学原理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匹配成功率最好的方法
我猜第一点你一定是拒绝的,那么第二点究竟如何做呢?
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
如何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想必各位曾经高中的时候曾经学过这样的一个概念:标准差。
它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比如说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一样的,但是它的标准差可能是不一样的。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组变量的变动幅度有多大。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学里有一种风险是根据标准差来衡量的,我们来考虑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一组股票的组合收益标准差越大,组合收益可能越容易变化,而我持有这组股票的想要获得的收益的风险就越高。
来看一张图就明白了:
这张图表明:股票组合的风险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而大大的降低。
拿到求偶这件事儿上来说,也就是说,你的追求标的越多,你成功的风险就越小。
举个十分容易理解的例子。
根据上图的理论,你追求不同数量的异性,成功的风险是不同的。
异性数量 |
1 |
10 |
20 |
30 |
40 |
风险值 |
49 |
26 |
22 |
20.5 |
20 |
因此,随着你的目标异性数量的逐渐增加,你成功的风险是不断减少的,但是后从20个以后,风险下降的幅度就越来越小了。
像慧姐,相亲几十次后,对于相亲失败的可能性压力已经趋近于零,也就是俗话说的滚刀肉。同时因为对于相亲十分熟稔,甚至看一眼对方的简历就大概能建立一个准确的人物画像,堪称相亲界的金牌HR。
在这里,经济学家曾给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提醒:
通过增加有价证券组合中的股票数量来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可能的。
比如,当异性的人数或者你所接触的异性人数正在处在衰退期的时候,势必要经历一些收益率低的情况,多元化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你仍然是一个单身狗的风险,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它。
综上所述,我为所有单身狗总结出了风险最小的策略:
1. 对于你身边的异性,今天能撩的千万别留到明天给别人,什么迟迟不敢要微信,一说话就磕巴脸热耳朵红神马的都自己练练好吗,从大多数的情况来说,哪怕你撩的异性对你不上心,但也不会怎么讨厌你,所以即使失败了也没啥,至少得有霸道的勇气。
2. 结婚只能一个,但是恋爱可不是。但是切记要保持合理的数量,死盯一个成功几率太差,但是撩的太多也不好,不仅浪费感情,而且一旦被异性发现将会成为你的致命伤,一旦出现你的鱼儿们联合一起对付你的情况,那样就没法收场了。
3. 当然还有一个概率偏低的办法,回去努力成为一代股神,这样喜欢谁就可以砸晕谁,然后抱回家……
(二)如何找到与你最相配的异性?
经济学里有一个很装逼的词语叫效用,其实就是指满足感和幸福感。
求偶其实就是不断满足对方的需求,从而实现ta效用的最大化。
这里还有一个更装逼的名词叫偏好。所谓偏好,是指各种东西能带给人们满足程度的差异。
择偶的过程其实意味着选择,在有限的资源内进行取舍。如果资源不是有限的,谁不想要最帅美白高富的呢?
有取舍就意味着可替代性,比如,如果王思聪可能不那么帅,但他有钱程度可以代替帅这个指标;再比如富婆们包养的小白脸,可能没钱,但他足够帅也可以代替有钱这个指标。
这里就会形成一个偏好散点图。
Like this
我们把这个散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曲线。
这个曲线,叫做无差异效用曲线。
那么,你可能要说了,我既没钱又报看,是不是就别想找对象了。
其实也不是,还以慧姐她们姐几个为例吧,并不是都把帅和有钱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人们找对象,讲究两个满足,一是物质满足,二是精神满足。
倘若物质满足较为困难,就可以给予足够的精神满足已达到相同的效用,反之亦然。
这时我们就可以画一条被追求者们的无差异曲线。
A,更加偏好物质需求,而B,更加偏好精神需求。
这时还有A1和B1,他们二人的效用满足要求更高,因此曲线在AB之上,也就是说,要满足他俩的效用,要付出更多。
这时候追求者就该出场了。
先抛结论:追求者们的投资预算约束线与被追求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就将俘获芳心。
投资预算约束线是个什么玩意?
假设一个单身狗的愿意付出去追求异性的资源是一定的,这就存在两种不同的预算约束线。
比如高晓松想要追个妹子,满足妹子的精神需求可能远远超过满足她的物质需求;而王思聪就正好相反,满足的更多的是妹子的物质需求,而非精神需求。
如下图所示
那么,在这时,王思聪就比较适合去追A,A1,A2,An……
而高晓松比较适合去追B,B1,B2,Bn……
而不条件趋同的两个人,愿意在求偶上付出的资源也不尽相同,所以会产生王思聪加强版和高晓松加强版,乃至王思聪削弱版和高晓松削弱版。
那么,说不说高晓松的削弱版就不要去追Bn了呢?
并不是。
总有一个高晓松加加加…强版来对应效用足够高的N,谁还能拦着你不断进步了呢是不是?箭头所指就是这类单身狗的追求路径。
综上所述,慧姐向广大单身狗们提出如下几点建议:(这段审慎甄别,因为慧姐虽反复实践但理论仍未给予她期望的男人)
1. 人家想要个梨就千万不要给人家苹果,如果你长在吟诗作画并且一穷二白,就不要去追那些人生理想是住进金屋的异性,去追那些“有情饮水饱”,能把情怀当饭吃的浪漫主义者。如果你就是有钱的土大款一个,就不要试图打动一个高冷的视金钱如粪土的才子/才女。这也是比较优势的合理运用。
2. 如果欣赏郭敬明的文学才华,就不要去追那些把陈寅恪作为男神,把尼采老庄作为理想型的ta,这时你的预算约束曲线和对方的无差异曲线相距甚远,除非你源源不断的提升自己。
3. 如果你就喜欢无差异曲线距离原点十万八千里的女神男神,那么就只能不断努力提高你的预算约束线了,参照上图的追求路径。
(三)如何让你投资在异性身上的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
坦白来讲,每一个在求偶过程的同学都会有这这样的担忧:追求异性免不了有一笔财务上的不菲投入,但是又担心一不小心弄个人财两空的尴尬局面。
这里呢,我们就可以先来看看经济学领域的风险管理了。
首先,风险管理是什么呢?就好像去滑冰又摔断腿的风险一样,脱单也有着人财两空的风险。
经济学家们曾经建立过一个风险厌恶模型,告诉我们财富和效用的相关关系。
假设一个A在接受某位B的追求的时候,他的内心变化一定是这样的:
B的每一笔钱,都是一笔现期财富,而每一种财富水平都对应了一定的效用量。这个函数表现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性质,也就是说,每个A,随着B给予ta的财富越多,ta从增加的财富中获得的效用就越少。
这效用的本质,就是B对于这位A的主观衡量。
基于这一点,想要给A最好的追求体验的B,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考虑一个最简单的情况,A1和A2分同时接受B的追求,但是B完全用了不同的追求方式
A1 |
A2 |
|||
追求方式 |
前期花费 |
后期花费 |
前期花费 |
后期花费 |
1000 |
10000 |
10000 |
1000 |
|
效用 |
低 |
高 |
对于A1而言:最开始就会觉得B很抠,不舍得给自己花钱,要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如果B一开始就给对方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麻烦了。当然如果B是那种身价上亿要先考验考验对方的就不用管这些有的没的了。
对于A2而言,第一印象就是B很大方,刚认识,出手如此不拘小节,不是对我用情极深便是底气十分足,无论是哪种,这个印象都将会伴随着两人相处的整个过程,所以装也要装出来。
以上皆为经济学家给我们的思考基础,具体还是要理论结合实践的,我慧姐也给出了她的寄语:
如果你能不考虑效用的边际递减而保持等量的财富给予的话,那成功率直线上升,婚礼的时候记得通知我,我要享受那种不用给红包而且随便吃的待遇。
(四)如何在送礼物这件事情上碾压别人
经济学里有一个理论,叫做:供给本身能够创造需求。
这是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观点,又称萨伊定理。
啥意思呢?
在一件商品市场本身已经过剩的时候,生产商总会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新的商品来制造新的需求。
拿最常见的扫地机器人来说,用户的需求其实一直都在,这不过他们自己都没有发现,而当这种供给出现的时候,人们都乐颠颠的去买回家了。这就是供给能够创造需求。
同理,大家伙儿可能从小到大收到的礼物就那几种,翻来覆去的口红鲜花巧克力、手表刮胡刀或者晚上喝大力,想想都没什么新意。
其实情侣们有很多花样的需求,对象们或许不自知,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并且从这个方向去出发,研究一些不同于以往的礼物,这样收获的幸福感一定是翻倍的!
综上所述,在送礼物的时候一定要有策略:
1. 不要总是送一成不变的东西,人们都喜欢新鲜感,比如男士们偶尔在送花送口红的间隔送点带有你心意的东西,最好这个东西是看起来就花了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来制作的。不要认为女性没有对这类情怀类东西需求,每一个姑娘生来就是需要感动的。
2. 偶尔来点充满才华并且看起来很牛逼的东西,比如说一些小发明小玩意啊,最好能让对方在生活中能够用的到,看的到。相信我,你的用心对方一定会感觉到的,同理,你的敷衍对方也一定感觉的到。
3. 女性/男性如果能自己组装设计PS5或者调配神仙水就更完美了。
(五)如何把所有竞争对手都拍死在沙滩上?
从第二点来看,我们挑选出的对象必然是在你这个层次性价比最高的对象。这种对象必然是非常抢手的,你的竞争对手可以从望京排到海淀。
那么,如何在这茫茫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呢?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外部效应。所谓外部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
举个栗子,可能你在求偶的时候只想在茫茫追求者排到中等的位置,然后靠比旁人更持久的恒心和毅力来打动对方,但这时,你也得不断的努力,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目标。因为总有一部分追求者好胜心极强,在他们力求出人头地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不但拉开了与你的距离,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追求者队伍的实力。
这就是外部效应提高了追求者的平均水平,倘若你原地踏步不知向前,就会被抛离及格线之外。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你就不必和最优秀追求者竞争了呢?
并不是。
经济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追赶效应。
在你上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学校里的“进步最大奖”往往都是那些年初学习较差的学生拿到的,因为他们的进步基本上都会比那些点灯熬油无比刻苦的孩子快。
基于以上这两点,慧姐再次给出最后几点建议:
1. 要持续提高自己竞争力,否则就会被外部效应远远抛在后面。
2. 如果你恰恰好属于较低级别,那就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追赶了,追赶需要策略,追赶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这时你的潜力会很容易被人注意到。人们更多会愿意选择潜力大的一起白手起家而不是选择毫无潜力的富二代坐享其成。
3. 如果你恰好属于最高级别,也要不断努力,否则会被较低层面的人因为追赶效应而打败,如果你已经够着了天花板,参见第二条,选择曲线更右的对象吧。
单身,如同失业。经济学中有个词叫做摩擦性失业。什么意思呢?
工人们总是要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找不到,于是就失业。所以呢,单身狗们单身归结起来88%都是属于摩擦性单身的。
一句话,匹配的才是最好的。慧姐说也只能帮你们到这了,如果照着这些经济学理论做仍然没有拥有对象,请夜深人静的时候自我反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