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商标纠纷所折射出的事实是,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商标对于中药营销和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天津同仁堂IPO按下暂停键。
据深交所近期消息,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同仁堂”)创业板IPO的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是公司和保荐机构民生证券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深交所依据规定决定终止发行注册程序。
据天津同仁堂官网介绍,公司前身是起源于1644年创立的张家老药铺,曾使用张家老药铺、同仁堂张家京药铺、京都同仁堂张家老药铺、京同仁堂和记、天津市同仁堂制药厂等名称开展药品经营活动。2002年,经天津市财政局同意,天津同仁堂制药厂启动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天津同仁堂。2015年,天津同仁堂在新三板挂牌,股票简称为“津同仁堂”,代码为834915。
这并非天津同仁堂第一次折戟IPO。
2018年,天津同仁堂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于2020年撤回申请材料。2021年6月,天津同仁堂转战创业板IPO并获得受理。但两个月后,北京同仁堂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北京同仁堂是“同仁堂”字号的唯一合法继承者,对天津同仁堂提起商标字号侵权诉讼。2022年7月,该诉讼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天津同仁堂原定于2022年8月31日的上会审议会议也被取消。
2023年9月5日,天津同仁堂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对上市战略进行调整,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慎考虑,拟撤回创业板IPO的申请。
就此次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原因是否与北京同仁堂的诉讼有关等相关事宜,9月12日,时代财经致电天津同仁堂董秘办,相关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撤回IPO是公司领导层决定,与北京同仁堂的商标诉讼目前还在等待判决结果。
在天津同仁堂两度冲刺资本市场无果的背后,同仁堂商标之争尚未有定论。但不可否认,老字号商标纠纷所折射出的事实是,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商标对于中药营销和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300年历史,4家同仁堂
商务部的中华老字号名录显示,目前医药行业现存的“老字号”企业共有88家,而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同仁堂”品牌。
据北京同仁堂官网介绍,同仁堂的创始人为康熙年间的太医院吏目乐显扬,他出身于铃医(即走方郎中)世家,在辞官回家后创办了北京同仁堂药室,这标志着同仁堂品牌的诞生。
经过300余年的发展,同仁堂已经是中医药行业最负盛名的金漆招牌,但也衍生出了庞大且复杂的“同仁堂”体系。
根据中华老字号名录,目前与“同仁堂”相关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成都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同仁堂。
根据南京同仁堂的官网介绍,1926年同仁堂乐氏家族第十三代嫡传后人乐笃周,受命筹备北京同仁堂南京分号,即南京同仁堂的前身。如今,南京同仁堂的代表性注册商标为“乐家老铺”。
天津同仁堂官网的历史介绍则显示,天津同仁堂最开始“姓张”不“姓乐”。崇祯年间,客居天津梅家胡同的明军眷属张孙氏,原系铃医世家,创办了“张家老药铺”。乾隆五十三年,北京同仁堂张掌柜意欲在天津找一家分销商。张家老药铺就是在此时与同仁堂产生交集,挂上了同仁堂的字号牌匾,成为同仁堂的分销商。
2002年,天津同仁堂制药厂启动改制,天津有线电视台、天津市西青经济开发总公司、张彦森、张彦明共同发起设立了股份制有限公司。据招股书,天津同仁堂的实际控制人为张彦森、高桂琴夫妇,其控制的股份比例达到59%。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另一个知名老字号天津狗不理集团的实控人同样是张彦森。
在新三板挂牌后,2015年,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受让了天津同仁堂40%的股权,成为仅次于张彦森的第二大股东。
2018年,天津同仁堂申请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但2年多以后撤回了申请材料。闯关上交所无果后,2021年3月,天士力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丽珠集团,随后天津同仁堂转战创业板,但同样未果。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北京同仁堂的IPO之路却顺风顺水。从1997年至今,北京同仁堂旗下的3家子公司,即同仁堂(600085.SH)、同仁堂科技(01666.HK)、同仁堂国药(03613.HK)已经先后登陆上交所和港交所,成为一个横跨两地资本市场的大型中药集团。
正主之争
“中华老字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品牌初创和早期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或管理不善等原因,不少“老字号”在商标方面都有历史遗留问题,由此引发的商标纠纷通常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比如著名的“南北稻香村”事件、“杜康酒”之争等。
就在天津同仁堂IPO消息传出后,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对北京同仁堂表示,其他“同仁堂”可能会对北京同仁堂品牌辨识度产生影响。“我是京东商城网购同仁堂的产品的顾客,经常看到有这两个公司的商品销售,使消费者傻傻分不清楚。”
从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北京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和天津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发展路径,彼此并无关联。在拥有“中华老字号”认证的4家同仁堂中,只有北京同仁堂的代表性注册商标为“同仁堂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同仁堂”特指北京同仁堂。北京同仁堂也表示,自己是“同仁堂”的唯一合法持有人。
北京同仁堂继承了安宫牛黄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牛黄清心丸等名药名方。据天津同仁堂招股书,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肾炎康复片和脉管复康片,以及脑血栓片、养血生发胶囊、冠心苏合胶囊、冠脉通片、精制狗皮膏、丹七片、白瘢风胶囊等。
除了核心产品完全不同外,两家“同仁堂”的营收规模也相去甚远。
招股书和财报显示,2020-2022年,天津同仁堂分别实现营收8.18亿元、10.17亿元和10.8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61亿元、1.91亿元和2.07亿元。上市公司同仁堂同期的营收则分别为128.26亿元、146.03亿元和153.72亿元,净利润为10.31亿元、12.27亿元和14.26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同仁堂只是北京同仁堂旗下的其中一家上市公司。
北京同仁堂对外也与其他同仁堂撇清关系,不希望消费者对“同仁堂”品牌产生混淆。北京同仁堂在诉讼公告里坚称,天津同仁堂与现在的同仁堂集团不具有同源关系,不是同仁堂集团的子企业或分支机构,也不具有任何关联关系。
“同仁堂”告了“同仁堂”
随着天津同仁堂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同仁堂”商标之争也开始变得焦灼。2021年8月,北京同仁堂将天津同仁堂告上法庭。
北京同仁堂称,天津同仁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与同仁堂集团“同仁堂”文字和“同仁堂”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的侵权标识,并通过企业名称文字突出使用、虚假宣传等方式引起混淆,侵害了同仁堂集团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并构成不正当竞争,因而提出了诉讼。
据天津同仁堂今年6月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披露的信息,北京同仁堂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停止侵害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停止使用“同仁堂”字号、变更企业名称,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含有“同仁堂”或者与“同仁堂”构成相似的字样;赔偿北京同仁堂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费用5000万元。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冯俊杰律师对时代财经表示,在涉及老字号的商标案件中,法院审理中除关注一般商标侵权案件的要点,如商品或服务相同与否或其类似程度,以及商标字形、读音、含义、构图、外形等的近似度,还会关注品牌的渊源及历史发展,老字号不同分支商标注册的情况以及在某个或某些商标注册之前其他老字号分支有无在先的权利。
天眼查显示,天津同仁堂确实拥有与北京同仁堂代表商标十分相似的“津同仁”字样商标。但天津同仁堂公告表示,目前公司新生产的产品和流通库存均不存在使用相关图文字样的情况,公司流通产品外包装上使用的注册商标为“太阳牌”,主要使用的标识则为“天工”,图样与北京同仁堂相差甚远。
针对北京同仁堂提出的变更企业名称要求,天津同仁堂认为,公司的企业名称、简称和字号都具有充分的事实基础,对名称和字号使用也是基于历史传承的善意使用,不存在攀附北京同仁堂的主观敌意。且就商标注册时间而言,北京同仁堂最早申请注册时间是1982年,晚于津同仁登记使用字号时间。
冯俊杰对时代财经指出,目前天津同仁堂使用的新商标与北京同仁堂有比较大的区别,争议点主要在于“天津同仁堂”这个企业字号以及在产品包装上使用毛笔字体的“天津同仁堂”字样是否构成商标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从天津同仁堂披露的发展渊源看,在北京同仁堂注册‘同仁堂’商标前,天津同仁堂已经在使用相关字号,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至于是否会判令天津同仁堂改名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留待法院的裁判。”冯俊杰称。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