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能否超越世界三大湾区? 专家、观众全部这样表态……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超越世界三大湾区? 专家、观众全部这样表态……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超越世界三大湾区? 专家、观众全部这样表态……

自动播放

在“湾区时代:国际路径与突破”议题的圆桌讨论环节,福田区副区长李志东,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对“大湾区能否超越世界三大湾区”等热门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主持讨论。

粤港澳大湾区能超过旧金山等世界三大湾区吗?

在圆桌讨论刚开始,胡一虎就做了一个现场调查:“粤港澳大湾区能超过旧金山等世界三大湾区吗?”

现场观众和台上的三位嘉宾纷纷举手,认为可以。

对于理由,胡逸山认为,决心非常重要,“就如现场调查结果,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粤港澳大湾区在决心方面都很大。”

李志东比较看重交通和地理优势。而且,他认为,相较于世界其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更擅长打“组合拳”。“有港口、有码头、有航空枢纽,还有内部非常便利的交通枢纽。人流、物流、信息流都非常畅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

“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土地面积。大湾区有5.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9个城市,再加上香港、澳门,可以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总部的集聚、制造业的集聚,可以打一个组合拳。”李志东继续说道。

王锦侠则表示,“今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应该超过了东京湾区。过去我们是跟跑的,今年可能是并跑甚至是领跑了。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快推动创新发展,聚集人才。”

尽管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超越世界三大湾区充满信心,但胡逸山还是谈到了自己的一些担忧。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更大程度上走向世界、拥抱世界、融入世界。”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拥抱世界方面做的还有待改善——深圳机场很多商店只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不支持Visa信用卡。“这是需要改善的。既然是一个国际机场,就要收VISA等信用卡,不应该只收微信支付。这是一个过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做得更好。“

相信胡逸山的经历过去也有很多境外人士遇到过。事实上,目前内地在电子支付的技术和应用上已经领先国际,这是新一轮金融变革的趋势,但为了方便仍更习惯于传统信用支付的境外和海外人士,李志东也回应指,“内地金融机构已经给出解决办法”。中国电子支付平台已经纷纷推出海外版,随着今年通关后大批港澳和海外旅客往来境内,尤其像深圳这样的口岸城市,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海外版的电子支付方式提示和指引,政府也在助力宣传使用内地网络支付平台绑定境外卡的方式方法。另外数字人民币也开发了支付的新功能,为境外来华人时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

王锦侠则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人口最多、增速最快、发展前景最好的湾区,有能力解决一系列现在遇到、将来可能遇到、未来还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前大湾区的人才集聚正在推动新一轮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产业革命,最近密切联系接触一大批革命性战略企业家科学家,正在经过人才革命,推动这三大新一轮革命的爆发。他与身边大批革命性战略性科学家企业家接触为例表示,“换道领跑是未来的主流,过程中还需要湾道超车”,他认为“从全球视野和战略格局的重塑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将有望成为世界湾区的新动力、新空间。”

如何吸引高质量人才来湾区发展?

蓄势待发转向多点迸发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粤港澳大湾区超过世界三大湾区的关键因素。而大湾区早已经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深圳,将每年的11月1日定为深圳人才日。同时,在2017年就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的人才工作条例》,另外还有一系列政策配套设施。李志东表示,“希望更多的人才能够聚集在福田,聚集在深圳。”

而且,李志东还指出,即便是湾区内部,不同地区所需要的人才类别也可能不尽相同。“比如福田区,是以金融、科技、时尚文化作为主要产业和主要发展方向。跟这三个方面相关的,与现代服务业配套的,律师、会计等专业人才,我们都是无限欢迎的。”

王锦侠专门讲到,“深圳是国际上著名的人才城市,因人才而生,因人才而兴。”人才需求因应各地区产业发展有不同侧重,例如前海方面则更需要数字金融人才、智能化物流人才等等。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处于新一代技术革命从蓄势待发转向多点迸发的新阶段。所以对能够带来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先发明、产业新方向、企业新模式、经济新形态的特殊人才有特别需求。希望这些人才尽快聚集在前海、河套、深圳,让大湾区成为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爆发地,成为全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吸引世界人才的问题,王锦侠表示,“第一,用与国际上观念相通、文化相融、条件相似、环境相仿的营商、友商、利商的环境吸引和集聚人才,使各国人才宾至如归。第二,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来解决人才的容量问题,用五个‘高’来支撑:一是推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二是打造高品质生活环境;三是建设大量高能级的人才载体;四是一个高成长的人才机制;五是一个高效能的人才治理和服务体系。”

“我觉得是愿意来,发展好,留得住。愿意来,是为大家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工作提供更加顺畅、便利的生活环境,比如跨境通行;社保保障等。发展好,是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多、很好的发展机会,很多企业都处在高速增长期。留得住是指创造一个更好的人才生活生态圈。比如,教育、医疗,以及环境等配套设施。”李志东在王锦侠后补充说道。

胡逸山以自己外籍人士的身份提出了对于湾区人才战略的期待,“外籍人士在湾区工作一段时期以后,可能成为中国的永久居民,甚至成为中国的国民,在湾区落地生根。这样才是真正地留住人才。”

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湾区建设?

除了人才之外,科技的发展也势必将对湾区的建设,甚至是未来的产业布局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与会嘉宾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李志东表示,“科技创新驱动是一个牛鼻子,是核心,可以为产业格局带来很多变化。粤港澳大湾区有非常好的驱动创新的基础,有5万多家珠三角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有70多万件,这是比较良好的工作基础。也有优势互补的条件,是科技创新的合作基础。”

王锦侠的观点更为乐观而直接。他表示,“未来5-8年,粤港澳大湾区有可能成为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湾区,成为全球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地。”

他之所以如此乐观,是因为“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有40个工业大类,正在整体推进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智能化。第二,广东与香港、澳门一起用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推进未来服务业的创造。第三,大湾区还在推动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新动力、先进材料等技术创新。”

最后,胡逸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智能城市群的角色,对不管是内地或者是对东南亚都有很好的启示。善用人工智能,真正化为一个智能城市群,使到各种事情做得更方便一点。”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