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港股在跌宕起伏中积聚向上动能,近月以来,随着地产新政陆续出炉、9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双节假期旅游消费数据回暖,市场情绪逐渐走出底部,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度开始升温。
在扑朔迷离之际,凤凰卫视、凤凰网推出“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评选,希望为投资者指引方向。此次评选主办方从稳健性、成长性、投资者回报、品牌影响力等维度出发,综合了专家评委打分以及145万网友的投票,在100家入围的港股上市公司名单中评选出了13家企业:
华润万象生活、金蝶国际获 “最佳上市公司”奖
中国中免、青岛啤酒股份获“最具品牌价值上市公司”奖
海尔智家获“最具影响力上市公司”奖
山东黄金、中国铁建获“最佳港股通上市公司”奖
农业银行获“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
海信家电获“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奖
比亚迪股份获“最佳科技创新上市公司”奖
名创优品获“最佳新股上市公司”奖
东方海外国际、中国神华获“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奖
通过这次评选,我们可以发掘不少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投资思路和选股维度。
比如获得“最佳上市公司”奖的华润万象生活,不仅在地产行业风声鹤唳的时刻仍旧保持稳定的业绩表现,同时还展现出了企业超强的运营能力,2022年相继收购了禹洲物业、九洲物业(51%股权)及中南服务等3家物企,管理规模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比如获“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奖的海信家电,在“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利润增长年同比”两个关键指标评选中都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47.54%。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反面给大家举几个“踩雷”的例子,帮助投资们多方位了解港股这个成熟而颇具挑战的投资市场。
1、“老千股”坑你没商量
首先,“老千股”是指大股东不以做好公司业务提升盈利为目标,通过玩弄财技和用配股、供股、合股等融资方式损害小股东利益的上市公司股票。一般具有以下一个或者多个特征:
1)资本运作频繁,经常供股、合股;
2)多次更改名字,名字包含中国、亚洲等高大上用词;
3)股价长期下跌,长期不分红或少分红;
4)公司业绩极差,高管薪酬却很高;
5)放出业绩或其他虚假利好消息,等股价冲高后再高位套现。
比如1980年1月31日上市的茂宸集团(00273.HK),别看他“历史悠久”,但业绩长期为负,上市以来股票名称经常更换,还频繁合股、供股,股价最高点甚至拉到了52173.913港元,而目前的股价仅为0.033港元,公司终于发公告称“预计2023年11月10日私有化计划生效”。
此外,如博华太平洋、中国金属再生资源、中国新金融等,这些扯着虎皮大旗,名称里包含高大上用词的不一定是大公司,因为境外对注册公司名称的限制不同于国内,它们都会选择到境外去注册。
鉴别“老千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分红。一家优质上市公司公司的“自我修养”中包括持续提升股东回报。这不仅是增强投资者信心的关键举措,也是自身投资价值的重要体现。像这次获“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的两家公司,东方海外国际2022的年度股息率达到了70.52%,而中国神华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向股东现金分红(含2022年度末期股息)4021.29亿元,临时股东大会还批准提高2022至2024年三年现金分红比例至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0%。所以,港股市场有高股息的好公司,也有几乎不分红的低质股票,咱们要修炼出“火眼金睛”,精准避雷。
关于“老千股”的常规操作模式有一个别致的名词,叫“向下炒”。何谓“向下炒”?
首先这些公司的大股东会先放出虚假的利好消息,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入场,把股价抬高。等涨到了一定阶段,大股东开始大量出货,打压股价,然后这只票的PE就会变低,这时持仓的散户大概率不会选择“割肉”,甚至还可能加仓来拉低成本;而另外一批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看到这只票PE那么低,感觉有上升空间,也会被忽悠进来。这时候,公司就会开始表演“真正的技术”——配股和供股。一方面公司可以大幅折价向大股东的关联方配股,一方面让散户投资者供股。配股可以让大股东用比抛售时更低的价格拿回股权筹码,供股则会让散户们进退两难——供,就得掏更多的钱;不供,其他股东供了,自己的股份将被稀释。
港交所还有一个被“群嘲”的政策:如果股价低于0.01港元,港交所保留要求其更改交易方法、合并或分拆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股价低于0.01港元,公司可以采取“合股”的方式使股价的票面价格变大,来避免退市,同时还能用正常的股价继续忽悠下一轮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这套操作反复来几次,散户们绝大多数都会散尽千金被割收场。
如果你初涉港股投资圈,建议先考虑三大指数(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以及港股通标的,一来流动性有保障,重要的是可以极大概率剔除“老千股”。
2、农业股易假难查需谨慎
在此次凤凰卫视、凤凰网推出的“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100家入围榜单中,我们看到只有一家与农业相关的公司,乳制品龙头蒙牛乳业。2004年就在港股上市的蒙牛乳业作为“硕果仅存”的农业行业股票代表,能顺利通过数据初筛,再经受住评审团专家们的多轮审验进入榜单,已经能充分说明其公司质地之优良。近五年以来(除2020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外),蒙牛的营收、净利均稳步增长;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56%左右,相当健康和稳健。
但是为什么相较于消费、制造、金融、科技及新经济公司的高频收录,其他大多数农业公司会不受待见呢?
因为农业行业一直是上市公司造假的高发区。
首先,国家大力发展农林牧渔,农业行业享受了优渥的税收优惠政策,税率很低,比如自产自销的农业企业甚至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这就让农业行业造假成本变低。虚构的营收不用交税,编出花来也只是报表上的事。
其次,给农产品生产企业盘货盘库存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乳制品企业相对来讲还比较好统计,那些需要上山下海的企业,塘里有多少鱼、海里有多少贝、山上有多少棵树、今年能结多少果……要做到数据精确属实困难。
再次,农业行业的生物资产可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折旧)、消耗性生物资产(只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不需计提),如何区分这些生产物资产之间的属性和类型,可操作空间很大。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当年因造假被做空导致退市的辉山乳业的案例。2016年12月,浑水公司发布辉山乳业的做空报告,甩出调查了几个月的辉山乳业的造假证据,包括现金科目的造假、通过预付账款来消化现金、存货有减值风险、虚报库存、生物性资产科目高估、股票质押数量增加等,称“我们认为它的价值接近零,辉山就是一个骗子公司”。辉山乳业当即否认反驳,并回购股票“硬气”地坚持了几个月。2017年3月2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围绕辉山乳业的债务问题召开一次特别的紧急协调会议,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终于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第二天辉山乳业股价盘中最高下跌90.71%,收跌85%,资金链断裂的事实被进一步暴露,股票被停牌……直至2019年12月23日,辉山乳业因届满仍未提交可行的复牌建议,最终被取消上市地位。
这个案例里,辉山乳业的造假方式就是通过虚假的资本性支出来消化盈利上的造假,而资本性支出的增加则依靠资产高估来抹平。逻辑并不复杂,但数据却很难确认真实性和合理性。当年平安银行还接受了辉山乳业的股权质押,持有辉山乳业共34.34亿股,辉山乳业的暴雷导致平安银行至少损失7亿港元。连金融机构都很难识破造假,更别说普通投资者了。所以,对于农业行业的股票,大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三思而后行。
根据港交所行业分类,农业产品行业分类包含了24家企业。
(数据来源:wind)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我们可以再参考一家港股券商的细分分类:港股乳制品上市公司9家,禽畜肉类公司6家,农产品公司15家。
(数据来源:富途证券)
3、买在人声鼎沸时 卖在无人问津处
这句话的原话是“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是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写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到的,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观点。但实际上,我们常常看到的却是笔者形容的“买在人声鼎沸时,卖在无人问津处”。因为要做到格雷厄姆所说的,要反人性,很艰难。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股市里只有10%的人能赚到钱”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整体市场情况和企业自身价值这两个点来说一说这个问题。
从市场角度来说,《乌合之众》里也有句很经典的话叫“群体并不叠加智慧,叠加出来的都是愚蠢。”读起来很偏激,但在股市里却很容易验证,比如羊群效应,被集体情绪传染的情绪驱动型投资决策,往往带来的都是投资失利的结局。从众心理是短期投资的天敌,因为资本市场短期来说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一方有获利另一方必然有损失,当绝大多数人都做同方向操作的时候,当然会“便宜”了做反方向的那一小部分人。
从公司角度上来讲,市场永远不缺好公司,投资者在寻找优质标的时应该具备耐心、深思熟虑和逆周期思维。有一些优质标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因为市场关注点转移、宏观经济因素或其他暂时性的原因而不被多数人关注,比如这次获得凤凰卫视、凤凰网“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的金蝶国际,就隐藏了一个普通投资者们可能忽略了的巨大利好——国产替代。中美的科技对垒可能会让很多企业头痛,但是金蝶作为国内最大的企业软件开发商,或许这会是它再一次起飞的机会。关注金蝶国际的26名分析师预计,金蝶国际今年的销售额将增长15.6%,再对照2022年以来25港币左右的价格高点,目前的股价颇具吸引力,这可能也是雅虎财经调查的10名分析师中有8名给予金蝶国际“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的原因。
在过去两年中,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港股市场流动性变得有限,同时国际和国内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也引发了投资者的信心不足,大多数投资者因此而转向寻求更高收益的市场或选择观望,形成了一种群体性的共识,表现为普遍的悲观情绪。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从长期来看,整体经济一定会呈现螺旋向上的趋势,而资本市场也存在着正和博弈的机会。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往往能够提前反映经济状况的变化,当市场长时间处于低谷时,通常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因此,在下一个经济复苏浪潮到来之前,我们或许应该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提前潜伏在市场中,等待机会的到来。长期投资者如果能够保持逆周期思维,在市场情绪最低迷的时候,寻找到被低估的投资机会,大概率能获益。
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识别市场底部,并选择潜力较大的投资标的。在不确定时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非常重要,要确保所选的投资标的具备长期增值的潜力。这一点,凤凰卫视、凤凰网推出的“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100家入围榜单已经很好地提供了指引。同时,投资者还需要谨慎管理风险,因为市场在短期内仍可能波动不定。
附:“2023凤凰之星港股最佳上市公司”100家入围榜单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