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风
今年,将有一批万亿GDP城市诞生。
01
谁是第25个万亿GDP城市?
目前,我国内地已有24个万亿GDP城市,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强省会,南北差距、东西差距都极为明显。
随着强省会陆续完成突围,万亿城市的战场,终于落到了非省会城市头上,且不再是南方城市独霸天下。
在这些城市中,烟台、常州、唐山、徐州、大连、温州,作为9000亿俱乐部和8000亿俱乐部成员,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日前,各地陆续发布三季度经济数据,从三季度看全年,哪些城市最有望率先突围?
显然,烟台、常州先行一步,今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基本毫无悬念。
去年,两城GDP双双突破950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大幅跑赢全省及全国。
仅在前三季度,两城就集体迈过7000亿元大关,烟台名义增量超过500亿元,常州超过400亿元。
一般而言,工业大市和外贸城市,四季度经济比重更高。只要年末不出现负增长,可以说稳稳锁定万亿。
届时,烟台将成为山东第3个万亿城市、常州成为江苏第5个万亿城市,继而成为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
常州、烟台之后,还有一众城市形成接力之势。
根据最新数据,唐山、徐州、大连,都有望在两年左右完成突破,而温州、厦门、沈阳也能在三到四年左右完成突破。
事实上,各地对于万亿城市,已有志在必得之心,而且目标时间关口不断前移。
作为东北第一个突围的希望,大连可谓雄心勃勃。在今年出台的相关方案中提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万亿元。
而承载着河北全省破“零”的期待,唐山被官方文件直接点名。今年4月印发的河北临港产业相关文件提出,到2025年,唐山市迈入全国万亿元城市行列。
徐州也将时间放在了2025年。前不久,徐州官方提出,锚定 2025 年跻身万亿级 GDP 城市行列目标,届时将成为江苏省第6个万亿城市。
温州、沈阳的突破,则在2025年-2027年。届时,温州将成为浙江第三个万亿城市,沈阳与大连共同壮大东北的万亿城市矩阵。
谁能率先突围,谁能在万亿之上更进一步,值得期待。
02
常州,靠什么逆袭的?
作为苏锡常三大城市中的一员,常州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竞争力,都一度跑输苏州、无锡。
如今,常州正在迎头赶上,苏锡常即将集体迈入万亿时代。
每一次产业风口,都是城市洗牌的机遇。
这些年,最为狂飙突进的产业当属新能源,从光伏、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正在以席卷之势,重塑城市矩阵。
今年年初,一篇“中航锂电起步于洛阳却发展壮大于常州”的文章刷屏。这篇来自洛阳官方研究机构的自我剖析,反而给常州带来了巨大的曝光量。
这只是常州新能源产业崛起的一角。
早在2022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突破5000亿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今年以来,新能源产业继续狂飙,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前三季度,常州新能源制造业领域增长19.9%,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30.7%,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三大新能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146.8%、8.5%和11.0%。
如今,常州已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目前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5,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球10强企业有4家布局在常州。
借着动力电池产业链优势,常州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迎来飞速发展。
2019年,理想汽车生产基地落户常州;2022年,比亚迪全国第四座乘用车工厂在常州正式量产……
2022年,常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万辆,占了江苏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超过3400家,居全国首位。
在城市能级上,常州只是三线地级市,连特大城市的门槛都没触及;
但在新能源产业上,常州却成了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齐头并进的存在。
根据《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州与北京并列第四,系十强城市中唯一的三线地市。
如今,新能源产业仍在一路狂飙,未来几年仍旧是最能创造GDP和财税的新赛道之一。
根据规划,到2025年,常州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超万亿元。
届时,常州在万亿之上,还能更进一步。
03
烟台,少为人知的山东第三城。
作为山东第三大城,烟台存在感似乎一直都不高。
上有济南、青岛两大副省级城市,后有淄博这一异军突起的网红城市,而兄弟城市从临沂到东营,个个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然而,说起烟台的企业,许多都耳熟能详。
山东市值最高的企业万华化学,位列全球铝业第一梯队的南山集团,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张裕集团、花生油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鲁花集团……都是根正苗红的烟台本土企业。
在电子产业方面,郑州富士康名声响彻国内外,但烟台也有一座富士康工厂,如今依旧是山东最大的外贸出口企业。
在贵金属方面,烟台更有“中国金都”之名,造就了千亿级的产业。
目前烟台黄金探明储量达4202吨,约占全国储量的26.7%,黄金产量连续47年保持全国地级市第一。
由此不难看出,烟台是不折不扣的工业城市,重化工业是最大支柱,而电子信息产业、有色及贵金属产业、食品加工产业也都达到了千亿级。
烟台工业之强,超过了济南、合肥、西安等众多省会。数据显示,2022年烟台全部工业增加值3481.35亿元,排在全国20名左右。
重工业突出,是烟台最大的产业底色,但也带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问题。
常州抓住了新能源的时代风口,而烟台转型的重点则放在了绿色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赛道。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更将助力大产业的形成。
日前,作为“一号工程”,也是山东省迄今为止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项目,投资近1500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核心装置陆续中交,即将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这个项目地处烟台龙口市。一旦完全建成投产,将为烟台带来巨大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量,支撑烟台在万亿城市上快走一步。
该项目被誉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型石化项目,对于烟台乃至山东石化产业升级有着积极意义。
此外,烟台的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规模优势。
2022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全业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形成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方向研发制造的产业格局。
清洁能源,则是“换道超车”的风口。借助沿海之利,烟台的海上风电产业乘风而起,国家电投核能总部等大型企业陆续落户,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今年产值将突破800亿元。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烟台未来能否持续突破的关键,也是整个山东如何保持发展优势的关键。
04
大连VS沈阳,谁是东北第一个万亿城市?
中国,共有七大地理分区。
从华南、华东到华中,从西南、西北到华北,都有万亿GDP城市、千万人口大市、国家中心城市诞生,唯独东北成了例外。
没错,东北既没有国家中心城市,也没有以万亿GDP、千万人口为特征的“双万”城市。
这一突围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到了以“东北F4”身上: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
40多年前,东北曾经是区域经济第一梯队;20多年前,东北城市对中西部省会仍有巨大竞争优势。
然而,10多年前,东北一众地市遭遇挤水分,多地经济总量曾经连续多年停滞不前,被中中西部省会城市一路赶超。
如今,随着政策不断加持,东北四大中心城市率先走了出来。
前不久,东北F4中,除了哈尔滨外,大连、沈阳、长春不约而同确立了十四五末期(2025年前后)晋级万亿的目标。
如果没有超预期因素冲击,未来几年,大连、沈阳有望率先晋级万亿俱乐部。
作为东北F4的领头羊,大连GDP达到8430亿,逼近徐州。按照目前增速,2025年前后突破万亿,或许没有悬念。
不过,大连的雄心不止于此。早在2021年,大连就喊出了GDP“三年过万亿”的口号,即2024年提前突围。
而作为东北第一省会的沈阳,更是一直以万亿城市、千万人口大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多重追求。
除了国家中心城市存在政策上的不确定之外,其他目标或许实现起来压力并不大。
如今,新一轮政策或将联袂而至,为东北万亿城市的突围再增助力。
日前,国家层面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
未来,谁能率先突围,东北能否重振雄风,值得期待。
05
未来几年,万亿城市将再次井喷。
届时,全国万亿城市有望增加到30个左右。如此之多的万亿城市,含金量还剩多少?
曾几何时,万亿GDP曾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这一门槛也塑造了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的辉煌。
如今,万亿城市,从一线扩展到二线,如今正向普通地级市蔓延,万亿城市本身的价值自然大打折扣。
但是,对于普通地级市来说,能否突破万亿,仍旧是经济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在许多国家战略乃至区域战略的争夺中,都能抢得先机。
这对于北方省份意义尤其凸显。
面对南北差距扩大的质疑,面对迟迟难以振兴的困局,亟需一个万亿城市,作为强心针,来引领区域发展。
当然,未来衡量万亿城市,看的不只是总量,而是产业结构和创新动能,这些才能代表长远的竞争力。
究竟是大投资拉动的增长,还是靠创新驱动带来的新动能;究竟靠短期的刺激,还是长期的产业升级,将决定未来城市所能达到的高度。
万亿只是开始,城市大变局仍在进行时。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