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妖股”,被立案调查
财经
财经 > 正文

近一年来,*ST左江在股市的表现堪称“魔幻”,截至12月1日收盘,*ST左江报收223.86元/股,是A股中最贵ST股,Wind数据显示,年内涨幅达到71.72%。

与股价相背离的是公司基本面,业绩连续三年下滑,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的可回收性无法判断,前三季度亏损近亿,DPU产品虚实难辨。交易所更是隔三差五下发问询函/关注函,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ST左江的股价竟然还能一路走高,堪称年内最强“妖股”。

而就在12月1日,*ST左江(300799.SZ)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许,股价与基本面大幅背离的原因即将揭晓?

营收持续低迷

已经六度收函

*ST左江于2019年10月上市,主要从事网络信息安全应用相关的硬件平台、板卡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

近三年以来,*ST左江业绩进入下行通道,2020年营收为2.01亿元,2021年和2022年相继下滑41.04%、50.18%;2020年归母利润为8715.8万元,2021年净利润便仅剩243.69万元,2022年更是亏损1.47亿元。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为负且营业收入小于1亿元”进而触发了创业板上市规则中的退市指标,公司股票被实施*ST。

2022年,公司还被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形成保留意见的原因为,部分应收账款大信所未能实施现场访谈,亦未能取得函证回函,因此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上述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的可回收性。保留意见至今仍未消除。

进入2023年,*ST左江的基本面并未改观,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732.73万元,实现收入3372.21万元,离全年1亿营收差距甚远,公司退市风险加大。

自公司被实施*ST后,监管层面对公司的关注日渐密切,*ST左江接二连三收到关注函和问询函,今年在被立案调查之前已经是六度收函,仅三季报公布后便收到两封问询函。

三季报的问询函中,深交所再度要求公司说明结合本年度已实现收入、在手订单及当前实施进度、预计确认收入时间和条件等,结合业务开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充分提示风险。

200元神奇“生命线”

在如此业绩表现和监管层面重点关照下,*ST左江依然逆势上涨,Wind数据显示,年内涨幅高达71.72%,区间最大涨幅达到129.6%,年内一度触及299.8元/股的高点,年内最高价在116只风险警示股票中“一骑绝尘”。

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ST左江公司总股本仅为1.021亿股,在A股中排名4809位,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64.53%,市场实际流通的公司股票不足4000万股,是名副其实的小盘股。

2022年7月,公司股东户数低于8000户,此后不断下滑,截至目前公司股东户数已小于3000户。

有熟悉资本市场人士表示,在流通股票少、股东户数低的情形下,公司股票被操纵的可行性和可能性均不断放大。

从三季报十大流通股东明细来看,彭国华、印樱、唐达远三位自然人及北京一家私募机构今年以来持续加仓*ST左江。

其中,彭国华于2022年首次进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此后经过连续三次增持,三季度持股比例占流通股达4.02%;印樱于自2023年中报进入,三季报再度增持,达到1.21%。

再来看唐达远,2022年年报曾短暂出现过其身影,后因流通股东门槛提升短暂消失,三季报时又再度出现,从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可以看出,三季度唐达远再度加仓,三季度末占流通股比例为1.13%。

鸿道全球优选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基金,2022年三季报新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此后同样不断增持,三季度末持有90万股,占比达到1.13%。

结合十大流通股东变化和公司股价走势不免看出,上述股东增持时间点与股价逆势上涨相吻合。

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ST左江不断被提示退市风险的情形下,公司股价不仅没有下降,已经违反了正常的投资逻辑。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似乎200元已经成了某神秘力量的“生命线”。

10月20日前后,也是正值*ST左江披露三季报前夕,公司股价一度跌至200元左右,10月26日公司披露三季报并对退市风险进行特别提示之后,公司股价离奇上涨,一度达到246元/股。

11月16日至24日期间,公司股价连续数日下跌,一度跌破200元/股。就在即将收市阶段的最后15分钟,几笔大资金涌入,重新将公司股价推回200元以上。

DPU业务虚实待解

自2021年起,*ST左江便不断披露“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的研发。自2022年起,此类芯片被称作DPU芯片。有市场声音认为,DPU或许是*ST左江股价逆势上涨的原因。

2022年11月,公司宣布DPU完成封装测试工作,并在2023年的有关公告中称“研制成功了国内首颗双向200G全自主可控可编程网络数据处理芯片(DPU)”。

目前DPU产品的主力厂商是包括英伟达在内的芯片大厂,公司对这类产品研发的公告显然吸引了资本市场关注,作为一种自主创新的声音在坊间流传。

“该芯片的应用领域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以及人工智能、5G通信等场景。”*ST左江副总经理于洪涛曾表示,基于该芯片的产品,已经在公司客户进行推广试用。

业内人士表示,200G的DPU芯片在性能上确实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公司的所谓DPU的真假有待观察。

从公司的研发费用或许可以看出一丝端倪,*ST左江2020 年至2022年期间,研发费用合计仅为2.29亿元,远低于国内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并且,公司上市前主要从事网络安全硬件产品的研发,突然转型芯片研发,其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亦存疑。

另一方面,公开信息显示,迄今为止,*ST左江仅在2023年半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中公示了其1260万元DPU芯片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订单仅在合同签署5日内即完成交付。此举也引起监管层的关注,深交所在三季报问询函(二)发出质疑,直指完成交付的合理性、客户是否为产品终端用户、公司高管、实控人与终端客户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等。

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如果公司DPU芯片当真如其所公告的那般具有出色的性能,为什么没有客户愿意购买公司的产品?

围绕着*ST左江的种种谜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将持续关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