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拆局】黎永良:2024年股市——金融新景象 投资新思维
站内

【每月拆局】黎永良:2024年股市——金融新景象 投资新思维

文/特约香港财经大V 黎永良

2024年能否将去年的各种负面因素移除?新的一年会否出现利好的投资环境?笔者觉得最重要还是要用正能量及新思维去分析金融新景象。

国际方面,「俄乌战争」仍未有结束的现象,很大原因是美国的全球策略未达到预期之目标。美国为了巩固霸权地位而企图再重复使用之前成功的「冷战思维」。当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美国一国独大,因此跋扈专横,失去反省能力,导致国内外积弊丛生。眼见中国这二十年和平崛起,为了坚持维护「美国至上」自身霸权,无视世界共同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遏制中国,推动与华脱钩,将国际形势推向「新冷战」,并拉拢它的所谓盟国(实际是附庸国),企图复制上世纪历史。现任拜登政府除了延续前朝政府对中国之制裁,亦挑起全球新冷战,以乌克兰为代理人,掀起「俄乌之战」,企图先打败俄罗斯,然后再对付中国。可是美国政客就像过去数十年挑起的战争及地区动乱一样,仍然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及错估了形势。

「俄乌战争」开始后出现了不少变量:美国全面制裁俄罗斯,却遭俄国反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起了变化,俄罗斯更靠近周边国家如中国、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等等;亦间接地使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寻求和解,伊斯兰教之「什叶」及「逊尼」冰释前嫌,更显团结,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更加紧密;越来越多国家用本土货币进行交易,「去美元化」比预期更快,被踢出了SWIFT金融体系后,俄罗斯东联中国,南面与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等加强合作,全力走出欧洲。贸易如石油和天然气交收,都以「非美元」/「非欧元」结算,创造出另一个多元化货币体系结算系统。很多相关友好国家如巴西、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已开始以本国货币及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加快去美元化,削弱「石油美元体系」的霸权地位。最近中国与阿联酋及沙特阿拉伯分别签署350亿元及5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能引进这些友好国家资金流入中/港市场,将有利中/港经济复苏。

至于最近之「以巴战争」,以色列的狂轰滥炸,美国政客口说「人权民主」,却处处维护以色列,除了将其虚伪及双标赤裸裸地呈现,更掀起全球伊斯兰教徒之反感,双方的支持者在很多国家都举行示威,做成政局不稳定。中东之战随时蔓延,现巳经波及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重要航道苏伊士运河,迫使多家主要航运公司绕道非洲好望角往返欧亚。因绕道导致运费、保险费等急增,最终都是转嫁给消费者,今年欧洲通胀肯定更高,经济肯定会更差。

明显地,欧洲国家亦对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开始不满,经济方面没有起色,还要依从美国对中国出口的货品和技术之制裁;通胀又没有回落,相反地可能更高,令很多选民开始唾弃现任政府,反对跟美国唯命是从,欧洲国家近期选情变天,趋向于极右「民粹主义」,未来政治发展真的充满变量。

亚洲方面,为了围堵及遏制中国,美国命令其所谓盟国不断在朝鲜半岛、东海、台海及南海挑拨搞事,导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随时引致不可预料的小型「擦枪走火」。加上今年是台湾的大选年,美国将会制造更多动作,对地缘政治局势产生更多震荡。

今年也是美国大选年,拜登政府肯定不会放松对中国的遏制打压,反而更会无所不用其极,令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更激烈化。然而,随着高息对美国企业的盈利影响陆续浮现、高储效应淡化、美国股楼开始高处不胜寒,而中美经济朝脱钩发展,在海外大赚中国钱的美国巨企,正面临盈利断链的危机,在展望明年美企盈利难维持高增长甚至倒退下,美股估值似乎再难更上一层楼。高利率冲击的滞后性、如更高利率的垃圾债券、企业债务及个人借贷到期,加上美国大选等等都是潜在风险。随时在货币政策逆转,过早减息下使资金流出,令科技股泡沫面临破裂,加速美股调整,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经济层面,过去一年美国靠持续地激进加息吸引全球资金流向美元资产,美国股市和楼市得以保持兴旺,加上美国人民疫情时累积的储蓄支持消费市道,致美国经济得以在高息环境下维持增长。大型科技股反弹,人工智能(AI)概念股受热捧,推动以科技股为主的基准指数及地区跑赢其他股市。美国股市2023年升幅显著。纳指急升逾43%,创3年来最好表现。标普500指数累计升逾24%,道指升近14%,同样是两年来最大升幅。其他所谓同盟国/附庸国也表现亢奋,德、法股市都扭转2022年弱势,2023年分别累计升逾20%及逾16.5%,连表现相对落后的英国股市全年亦升近4%。日经指数累计升28.2%;南韩股市全年累涨18.7%。

亚洲其他地区这两年受到美国加息影响,为保持货币稳定,部分亚洲国家同样跟随加息,影响股市表现。由于联系汇率关系,香港也被迫跟随加息。国内方面,全面开关后,复常比较慢,经济复苏速度不似预期,而中国房地产及地方债务问题仍未走出谷底,令投资者望而却步。加上今年年初美国就开始刻意唱衰中国经济,美国政党资助的所谓国际评级机构特意配合,将中国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为外资撤离中国及香港提供所谓根据,以致中/港股市完全「跑输」全球股市。再加上美国政府长臂管辖,滥加制裁,禁止美国及欧洲基金买进「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导致资金流出而缺乏新资金流入中/港。沪深股市连续第二年下跌,上证指数累跌约3.7%,深证成份指数跌13.5%,创业板指数跌19.4%。恒生指数累计下跌2734,跌幅13.8%;科指累跌364,跌幅8.8%。2024年又将会如何呢?

如美国联储局真的改变货币政策而启动减息周期,对中/港股票市场是利好因素。美元转弱,非美资产价格上升,人民币资产亦可受惠,有助提振中国企业。过去几年内地和香港股市皆疲莫能兴,资产估值处于极不合理之低水平。如果内地可妥善处理房地产及地方债务问题,在中央政策配合下,内部需求有望重新启动增长巨轮,中国资产有机会迎来翻身机会,香港经济也会回暖。

综观上述因子,做成现时全球动荡的局面之下,美国想达到霸权的目标仍是困难重重。因为时移世易,现今的世界和上世纪「冷战时代」截然不同。在追求创科之道路上,中国已取得一定的成就:航天科技、绿色能源、高速铁路、电动车等等都已经在领先地位。中国在全球经济之影响力日渐增加,而在处理国际的政治局面也日见成熟,得到很多国家的支持及认同。从经济表现和市场潜力,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增长率一直领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根据IMF数据,在2023年首11个月,金砖五国的经济规模已超越了七国集团,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主要经济体分别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5%和15%。况且,金砖五国已经有更多国家希望申请加入,而「一带一路」的项目开始陆续完成,相关国家的经济因而受惠。

因此,2024年之经济及寰球政治更加充满挑战性。过去一年全球「去美元化」没有停过,各国中央银行持续增持实物黄金储备,在双边经贸往来增加本币结算交易,具透明度的「虚拟」货币也被视为避险之选,完全出于对美元金融体系的不安及美国的影响力减弱。从过去数十年的「单一美元化」演变爲现时「多极化」或「半球化」之趋势下,投资者应要抱着寰球视野及创新思维,持续优化,从广角度及深层次分析而作出多元化投资。摒弃守旧思维,不要单信一、两个图表而冲动行事,在现时高科技及人工智能绘画下,图表陷阱比比皆是;也不要只看单一方面的传媒讯息,要多看不同角度的媒体讯息,才可避免误导,才能作出明智的抉择。投资者也需要与时并进,不断学习,深入了解新的投资工具如绿色债券、加密货币、相关ETF产品等等,避免坠入投资陷阱或骗局。

作为全球最自由及开放的金融市场,香港更须提防美国的金融制裁,紧贴国策,谨慎部署。如股市有「插水式」地大幅度下跌,长线投资者不妨分段吸纳国策板块的质优股,中/长线回报应该不错的。板块方面,「俄乌之战」及「以巴之战」令人更加认识「船坚炮利」才能震慑敌方,才可保家卫国,尤其是尖端军事科技,所以高端航天科技、人工智能及军事工业都值得留意。国内经济今年有望从疫情防控真的逐步走出来,有利物流、旅游、运输及零售行业。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企业管治)策略减少对环境及社会的损害,也是全球大势所趋;加上国内大力推动「内循环」配合「外循环」,电动汽车与相关产业及洁净能源板块肯定受惠。对于短线投资/投机者而言,更随时充满获利机会,但定要衡量个人可承受之风险胃纳,紧贴时事,冷静分析,适时获利,严守止蚀。

在此,谨祝有智慧的读者:新年进步,身心康泰,股运亨通,诸事畅顺!

【作者简介】黎永良

40多年全球金融市场工作经验,银行专业会士,香港证券投资学会和香港董事学会的资深会士,香港大学理学院80周年18位杰出校友之一,九龙华仁书院80周年杰出校友之一。擅长从真实交易的实际经验中分析全球股票市场的方式已经启发了公众散户投资者关于交易策略,投资策略,确定真实订单,识别假订单/消息,避开陷阱,预测市场崩溃等的意识。

[责任编辑:港股7 PF156]

推荐0

为您推荐

算法反馈
已显示全部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