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据新华社消息,吴清接棒易会满成为新一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
证监会系统的“铁腕”硬角
起步于证监会系统,历任机构部处长、机构监管部主任、基金监管部主任,“铁腕”吴清的名号在业内一直如雷贯耳。
2003年下半年,证券行业开始不断陷入连续亏损,资金缺口巨大,挪用客户资产、坐庄等违规问题的困扰之中,违规负债数以千亿计,证券交易结算面临着巨大的系统风险。
为此,证监会于2004年启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证监会风险办应运而生。
2005年,证监会机构部主任吴清改任风险办主任,专事问题券商的风险处置。
在其任风险办主任的数年里,处置了南方证券、闽发证券、“德隆系”券商等31家违规证券公司,推动26家公司进入司法破产程序。
也是在吴清任职期间,券商市场化退出的配套措施和有效机制逐步形成。
吴清任职一年后,证券行业于2006年起扭亏为盈,高达2853亿元的历史遗留风险全部化解,流动性缺口问题全部解决,证券公司财务上的一些漏洞或长期遗留下的缺口被全部填满。
2009年,在业内名声大振的吴清出任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又开始对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进行强力惩治。
彼时,基金行业“老鼠仓”现象泛滥,行业声誉屡受其损,投资者亦屡受其害,基民维权艰难。
为根绝“老鼠仓”毒瘤,重振市场信心,吴清再次使出雷霆手段。
2009年6月的“张野案”,从立案到审理完毕仅用了47个工作日。
2009年8月,深圳证监局对辖区1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进行执业行为突击检查,发现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韩刚、刘海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证监会迅速反应,韩刚成为行业内首例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基金经理。
这也是涉及“复杂的利益协调”的中国基金史上,首例“刑上"老鼠仓"”事件的判决。
凤凰网《风暴眼》统计,仅2009年,证监会通报共计对13家基金公司进行稽查,对14名从业人员进行处罚,包括2名总经理、4名副总经理、4名督察长、4名基金经理。
但作风强硬的“狠人”吴清的“严打”并未让基金市场出现动荡,反而由于基金业的市场化改革,基金业规模在吴清的时代结束下滑。
吴清任期内,基金业开始大规模转向加强市场的基础建设,更注重市场的健康发展,首要就体现在基金发行制度改革上。
2009年9月,证监会敞开基金专户“一对多”业务大门。
2009年12月,证监会基金部启动5条产品审批通道,允许基金公司同时上报QDII、股票型、债券型、专户和创新类等5类基金产品,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审批的流程和速度明显加快。
2009年吴清上任时,基金业续存基金近461只,但至年底,基金业续存基金数量已快速升至557只,同比增长近21%。2009年3月底的基金业规模为20069.42亿元,2010年已提升至21675.27亿元。
吴清主管基金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整个基金行业都因之涤荡一清。
应对股市异常波动经验丰富
2010年秋,中组部发起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央地干部交流任职,吴清调任上海虹口区委副书记、区长。
在其履职虹口期间,吴清将自己多年来的金融行业背景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吴清的力推下,虹口区于2013年率先成立国内首个对冲基金园区,以及上海风险投资中心等一系列专业金融机构,并与上交所联合承办北外滩“财富与文化”论坛,在企业扶持、人才扶持、相关配套服务支持等方面不断推出优惠政策。
据报道称,吴清主政虹口期间,区金融办主任经常自己去机场接送机构代表;区人社局局长为解决人才落户问题而四处奔走。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虹口区也由此大量吸引了金融机构的入驻。
2010年,虹口全区金融企业总数仅78家,且主要为银行和证券公司营业部。到2015年4月底,虹口区已集聚各类金融机构1052家,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2年10月底,虹口区已聚集了超过2000家各类金融机构,其中包括400家左右的对冲基金,全区总资产管理规模已近8万亿元人民币,金融已稳固成为虹口的支柱产业。
2015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后,吴清于次年再次回归证监系统,就任上交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强化一线监管。
对交易所一线监管,吴清曾表示交易所需发挥自身优势,承担一线监管职责,“交易所在资本市场的最前沿,对于市场有最丰富、最及时的数据和信息资源以及强大的技术力量,有义务也最有条件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稳定,所以交易所应该优先发挥一线监管的职责。”
吴清时期上交所的监管风格,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信息披露是监管的核心手段,上交所开展刨根问底式的信息披露监管,抑制和防范不公平的资本市场行为,用打破砂锅问到底、追到山沟问到底的监管方式。
强化监管的同时,上证所也在吴清任内不断完善发行上市融资功能,深入推进“新蓝筹”行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也稳步发展了衍生品与基金市场。
2016年,上交所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正式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章程》,并修订《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调整质押式回购计息规则和收盘价的计算方法。
此外,吴清还推动上交所不断对外开放。
在其履职期间,上交所正式成为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第65家伙伴交易所,也是我国首个加入该倡议的证券交易所。
吴清本人则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57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会员大会上当选为WFE主席,是中国内地交易所首次在国际行业组织中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此后,吴清又历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23年7月,吴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后兼任市委政法委书记,直至此次履新证监会。
在担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期间,吴清负责发展和改革(能源、物价)、应急管理、人口综合管理、税务、统计调查、国防动员、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议提案办理、政务公开、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协助分管财政、审计工作。分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及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应急管理局,市统计局,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协助分管市财政局,市审计局。
金融“老将”正当时
2019年,吴清曾出席凤凰网、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变革与梦想·2019凤凰网财经高峰论坛”并致开幕辞。
论坛上,他表示上海将进一步深化“6+1”格局,未来将形成包括全球资产管理、跨境投融资服务、金融科技、国际保险、全球人民币支付清算、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等在内的六大中心,并形成国际一流的优良金融生态系统。
吴清在“2019凤凰网财经高峰论坛”上发言
在吴清履职上海期间,上海于2020年04月10日正式通过《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对地方金融组织行为规范、监督管理措施、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据介绍,“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是上海金融立法的重要价值取向,体现当时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主基调。
在“促发展”上,吴清履职期间,上海金融要素市场逐渐完备,集聚了股票、债券、外汇、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市场,以及上清所、中信登、跨境支付清算(CIPS)等关键金融基础设施,持牌金融机构1600多家,其中外资机构约占三分之一。
凤凰网《风暴眼》根据公开数据整理,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从2012年的528万亿元提高至2021年的2511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总数从2012年末的1227家增加到2021年6月末的1719家,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从2012年的3.9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万亿元。
“促发展”的路上,“强监管,防风险”也从未落下。
2022年3月,经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方案》正式印发。
2023年1月6日,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据介绍,该中心为上海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协助监管“处非”工作而专设的垂直事业单位。
该中心将主要承担上海及区域金融稳定研究,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和金融科技创新风险评估,涉众型、区域性及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协助强化央地金融监管协同,协助推进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职能。即中心将成一个为上海地方金融风险防范、协助监管“处非”工作而专设的垂直事业单位。
上海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背后,是在金融行业“征战多年”、也早已熬成金融“老将”的吴清。
2009年,吴清曾在《中国证券》杂志撰文指出,金融监管必须同时关注合规性和审慎性的问题,时刻防范和及时处置系统风险。
他认为,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管和监管意愿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金融监管不能留有缝隙。
对于当前的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样一位“严苛”、负责的证监会主席的到来,带来了不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