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倪鹏飞: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东北的支柱产业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对话倪鹏飞: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东北的支柱产业

2月28日,第二届长白山论坛如期而至,并继续于东北地标-长白山之巅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春之序章”。本届论坛以“东方欲晓 蓄势新生”为主题,由凤凰网财经、凤凰网旅游主办,东北证券协办。共话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东北振兴的新篇章等议题,深入分析、探讨和展望生机盎然的2024。

自动播放

近期,哈尔滨旅游业的火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在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哈尔滨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冬季雪景和夏季避暑资源。在网络经济、流量经济的助力下,这些资源迅速走红网络,形成了网红热梗,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倪鹏飞进一步指出,哈尔滨旅游业的火爆出圈不仅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在于当地淳朴、喜乐的民风和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哈尔滨独特的旅游魅力,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而喜悦地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

谈到哈尔滨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倪鹏飞认为其他东北城市完全可以借鉴。他强调,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色,通过发掘和宣传自身的独特资源,结合网络经济的力量,完全有可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

关于旅游业在东北振兴中的角色,倪鹏飞表示,旅游业完全有潜力成为东北的支柱产业。随着人类进入流动时代,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凭借其避暑和滑雪等先天条件,在旅游业发展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他也提醒道,各地仅仅依靠自然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软性服务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以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除了旅游业,倪鹏飞认为东北振兴应重点关注农业、风电产业和轻工业等领域的发展。他指出,农业作为东北的传统优势产业,应向高科技、绿色、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轻工业和加工业也有望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动力。

倪鹏飞也坦言东北在振兴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相对不足等问题。他建议东北各地应充分认识市场形势的变化,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企业,打造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税收等问题。

以下为对话精要:

凤凰网财经: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从您的视角看它为何出圈?其他东北城市能否借鉴哈尔滨成功的经验?

倪鹏飞:哈尔滨出圈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事件,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它最核心的还是哈尔滨有在地消费的独特的资源——夏季避暑、冬季观雪。

其次,这与信息经济、流量经济、网络经济的到来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哈尔滨好的资源在网络社交媒体等手段下,被网络从业者发现并传播,同时把原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了一些网红热梗,调动了大家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哈尔滨当地老百姓民风淳朴、幽默等等,这些共情的文化资源使大家觉得这个地方很好玩,很值得去。

其他城市我认为完全可以模仿或借鉴哈尔滨的经验。每个城市都有它不同于其他城市个性的地方。人的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多样化体验能够带来更大效用满足,大家有想了解不一样地方的内在冲动。

当然,旅游地还要不断改善它的配套环境。当地核心产品再好,如果配合环境不好的话,也很难让人安心旅游和消费。

凤凰网财经:那您认为旅游业在东北振兴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能否成为东北的支柱产业呢?

倪鹏飞: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东北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社会发展的迹象显示,人类正在走向了一个“四海为家,家万里”流落的时代。随着经济、智能制造、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工作的时间在大大缩短。交通距离延长、交通成本下降,人们随时可以开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程。同时远程办公方式在不断增长,工作、生活和旅游既可是一体的,又可以分开。所以人就大幅度流动起来。加上大家收入的提升,就可以满足“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需求。

这个时候,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资源及产品,所以每个城市除了提供公共服务供当地居民分享以外,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供外来人口来进行体验和消费。在这个流动的时代,所有城市都可以把旅游培养成重要的支柱产业。

另外,东北的旅游有自身比较优越的一个先天的条件。它夏天是一个避暑的圣地,冬天又是体验滑雪的一个基地。很多地方只有一个季节,它至少有两个季节能比较热闹。

当然,它不能仅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它还需要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工,创造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产品。这是动态比较优势,它可能更多是软性的,还有可能是高附加值的。所以需要政府、企业进行持续的研究探索。

凤凰网财经:除了旅游业,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和产业的发展呢?

倪鹏飞:从简单比较优势来看,东北有三个方面可以重点关注。第一是农业。我曾经做过一些考察,东北农业和农业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东北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向高科技的农业、绿色农业、规模化农业的方向发展、提升。

第二是电力及能源产业。无论火电、风电、光电甚至核电等清洁能源,东北都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可以大力发展。

第三,轻加工产业。东北地区利用当地人口市场的优势,也可以从基础做起,发展一些食品、轻纺,一方面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培育市场主体,三是积累内生的技术和经验。总体上,东北地区没有经历市场化背景下的完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东北重工业资源要素产生了很大的流失,要想重新恢复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根据市场化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的规律,无论市场要素(包括市场制度文化)、市场主体等都需要一个内生增长过程。东北从工业化的起点出发,发展一些低成本、低技术的加工开始发展,既有要素供给条件,也有市场需求条件,是东北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是在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背景下,东北面临短暂的机遇期。就是东南沿海地区从重点向外调整到重点向内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东北面临着过去流出要素回流的机遇,另一个面临东南沿海产业调整国内市场还没有更多辐射的机遇。一旦东南沿海的企业实现了调整,市场竞争就比较激烈。

在促进增长方面,东北地区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它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相对不足,多是大企业。企业是市场的关键主体,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或土壤,只有繁盛的中小微企业,才能培育出磅礴生机的经济。另一方面,大企业需要小企业的发展和演变。过去依靠行政配置的而成的大企业是大而不强的,尤其经过这些更大范围的竞争,都面临着各种困难。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促小放大”。

与此同时,发展中小企业,之相匹配的的加工制造、零售消费经济,它完全有市场、有要素、也有条件,能够解决它的重大的问题。比如就业的问题、经济增长的问题、税收的问题。所以这一点各个城市要充分认识,别老盯着还要重振重化制造的雄风。我认为东北振兴要“围魏救赵”,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农业、轻加工、制造及相关服务业,逐步带动大企业、重化及高技术制造复兴。

东北还处在转型阵痛中,主要是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产业还没有完全成长和定型。只有市场基础上的初级产业发展起来,同时实现了企业市场主体以及市场要素的积累,同时持之以恒要抓动态比较优势,机遇市场选择,瞄准一些前沿和高端的产业及其环节持续发力,东北才能“轻舟已过万重山”,实现产业高级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