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光伏新动能,以绿色能源绘就产业创新图谱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加快培育光伏新动能,以绿色能源绘就产业创新图谱

伴随着政策东风和技术演进,我国光伏产业规模正持续扩大,引领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创新发展。如今,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浪潮中,“中国光伏”已成为“绿色低碳”的代名词,我国光伏行业也在积极向创新要动能,向绿色要潜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同时,也擦亮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底色”。

面对绿色发展新形势,各地均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寻求转型突围新路径。由隆基绿能和央视网联合打造的国内首档光伏电站纪实探访节目《一站一探》也通过矿区、滩涂、高原、山地等一个个鲜明的场景故事,展示了各地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出了新时代下我国能源央国企“碳”寻更具新内涵、更具融合性发展模式的历史轨迹,也为我国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写下了务实的生动注脚。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效增长,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和绿色低碳经济,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促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光伏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在两会期间被频频提及。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业界共识。国家能源局也在《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表示,要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使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全国占比达到17%以上。

不难看出,在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大背景下,光伏行业在我国能源转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十四五”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也在时代的东风下如火如荼的开展。

以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为例,青海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年可发绿电22亿度,还可利用“光伏弃电”进行电解水制绿氢,大幅降低了制氢成本,其“绿电+绿氢”高效融合的技术路线正契合了生产力跃迁的发展要求。这种摆脱资源高消耗、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升级的理念,也是隆基绿能等光伏企业一直以来所提倡的。据了解,过去一年,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190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8%,清洁能源正释放出巨大潜力,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培育“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先进生产力,实现绿色低碳产业的高速发展正当其时。

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产业变革,无疑是能源转型和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有利实践。正如《一站一探》中所说,“探一座站,减一份碳,洞察中国光伏发展前景,寻觅全球可持续发展答案”。绿色新时代,光伏市场拐点已至。对企业而言,如何加快能源开发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极为考验其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于实践中彰显独特价值

众所周知,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要素和鲜明特点,在我国首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中,10万根桩为枝干,63.7万块光伏板为叶,成功在5.5米深的滩涂淤泥上“煽”起了绿色生产力的风,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创新技术的强力支撑。

纵观《一站一探》节目,不论是德令哈高原,还是象山滩涂,在一座座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且不考虑建设难度,单就产品本身而言,如何在恶劣环境下维持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等诸多产品的性能,便是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面前的第一道门槛。而百万量级的隆基高效组件经受住了台风、高腐蚀、高寒等诸多不利因素的考验,其在光伏电站扮演的关键角色,也使得“科技创新就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印证。

前面也提到,创新是当下光伏产业的发展主线,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正是推动光伏行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近十年来,硅片领域未有实质性的创新突破,隆基泰睿硅片的发布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空白,为后续高效电池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包括双玻耐湿热组件、晶硅太阳能电池等诸多新品的推出和长期坚持高研发投入的事实,也是隆基绿能等民营企业依托科技和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佐证。此外,BC技术作为光伏电池未来发展的主流技术之一,已成为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近日隆基绿能创新研发的新一代BC产品便再次引领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当地时间5月7日,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重磅发布了晶硅电池效率新纪录27.30%与全新一代基于高效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的超高价值组件产品Hi-MO 9,颇受行业关注。

不可忽略的是,《一站一探》节目所呈现的国内光伏电站案例,只是我国能源转型实践的一个侧面。透过我国新能源产业释放出的诸多优质产能,亦可窥见我国持续打造“绿色发展引擎”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风电、光伏等产品已出口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进一步彰显了大国担当。

如今,全球正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在政策+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清洁发电体系。面向未来,我国也将推动光伏等新质生产力持续“上新”,实现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贡献能源转型力量,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