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涡里的TikTok:因为美国禁令,中国工程师放弃了涨薪超60%的offer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旋涡里的TikTok:因为美国禁令,中国工程师放弃了涨薪超60%的offer

在这场对TikTok的围剿中,入职候选人、猎头、平台商家与用户,都被卷入漩涡,他们很难只做旁观者。

严先生拿到TikTok 发出的offer(入职邀约)已经2个多月,工作地点为新加坡,虽然和他目前薪资相比涨幅超过60%,但他迟迟没想好接还是不接。

严先生拿到offer之后,申请工作签证就花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猎头非常耐心地跟他一起推进各种事宜,生怕这个候选人“放鸽子”。

但最终,严先生还是放了TikTok的鸽子。最后的“一根稻草”,是今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关于TikTok“不卖就禁”的法案:要求字节跳动在未来270天内“剥离”TikTok,若看到剥离“取得重大进展”,美国总统可以选择将TikTok被禁的时限延长为360天;如果没有在截止日期前售出,TikTok将面临在全美被封禁。

上述法案不仅影响着找工作的人,还影响着帮TikTok物色优质人才的猎头们,以及TikTok的美国用户和平台上的商家们,他们正在采取行动。这使得很多人想起了美国女歌手 Kesha( 凯莎)原唱的《TiK ToK》中的几句歌词:

Tonight, i'm a fight

(今晚,我要拼尽全力)

Till we see the sunlight

(直到我们看到阳光)

Tick tock, on the clock

(时间流逝, 时钟滴答作响

“因为美国‘禁令’,我放弃了涨薪超60%的offer”

“因为美国的‘禁令’,我放弃了工资涨幅超60%的offer……”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简称每经记者或记者)在多个猎头、入职候选人处了解到,TikTok新加坡大本营招聘最多的岗位中,算法工程师占据热门。

一位猎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加坡的岗位本来就不好招,“不卖就禁”法案出台之后,愿意去TikTok而变得犹豫的入职候选人,肉眼可见地增多。原本谈好的很多候选人开始“犹犹豫豫打算放鸽子”。

严先生是算法工程师,TikTok给他发offer是今年3月的事情。当时的严先生在一个互联网大厂做算法,面试TikTok成功之后,可以获得超过60%涨幅的薪资。

“首先是职级涨了一级。这个60%的涨幅,可能是跳槽占30%,去新加坡上班占30%。”严先生自己是这么估算的。

TikTok给工资大方是圈内的共识。一位在字节内部工作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字节内部转岗到TikTok新加坡,薪资的涨幅大概就是在30%。也有拿到了offer的候选人告诉每经记者,这个涨幅是顶格的,更多的涨幅在十几个点左右。

这样的工资涨幅,在现如今的互联网大厂中还是很诱人的。不仅如此,在新加坡工作有机会拿到PR(永久居留权)。猎头们于是也拿着“高涨薪、有机会拿PR,以及新加坡工作‘不卷’”的多个好处来游说入职候选人。

但真实情况是,立马收拾行囊去新加坡的人其实不多。

“工资是涨了,但环境不一定适应。租房和买房更贵,开车也更贵了。”上述字节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严先生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衣食住行等生活开销,总体算下来,生活成本大概涨了1.5倍。

“所以,工资涨幅中的30%是为了覆盖这部分(生活成本的提高)。但去新加坡有环境适应问题,生活和工作两个方面的环境(适应);有一说一,TikTok的业务也面临不少风险。”

在拿到offer之后一个多月中,猎头和TikTok协助严先生办理工作签证,但与此同时,严先生还在观望其他的工作机会。

“TikTok有可能被卖,对吧,那么万一裁员怎么办?若不卖,目前看就是退出美国市场,可能还会裁员对吧?我的问题在于,如果TikTok裁员,或者我干不下去了,又没有拿到永居,之后回国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我年龄也快到35岁了。”严先生把所有的可能性盘了一遍,有些纠结地告诉每经记者这个可能的“最坏结果”。

在脉脉平台,拿到TikTok offer却在纠结的候选人不在少数。

截图来源:脉脉平台

帖子的留言板上也有认证为字节跳动的员工理智分析后表示:“TikTok仍在大力投入,(对于拿到offer去新加坡的候选人来说)有一定的切换成本。但内部看,TikTok国际电商是重点发力端,值得去。”

理智考虑虽然如此,但现实的决定总是因为未知而畏手畏脚。

事实上,入职候选人的裁员担心并非多余。就在今日(5月22日),有媒体报道,TikTok计划本周进行裁员,拟解散全球用户运营部门,裁员将影响该部门1000名员工中的很大一部分,剩余员工将被重新分配至其他团队。

美国本土小商家:save TikTok(刀下留“人”)

除了猎头与入职候选人之外,TikTok的美国用户和平台上的商家们也是美国禁令的受害者。

在美国生活的Ben是一个视觉设计师。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网站85%的流量都来自于TikTok,如果TikTok被禁,他面临收入锐减的境遇。

几年前,因为身体疾病,Ben无法找到传统形式的工作。2022年,Ben灵光乍现,想到歌词也可以成为视觉装饰的基本元素,他开始为电影和音乐剧制作歌词海报,并将海报的视频发到当时热门的短视频平台TikTok上。

发海报到平台一开始只是Ben的兴趣分享,但Ben没有想到,TikTok帮他把这个创意变成他热爱的事业。

2022年,TikTok以惊人的6.72亿次下载量荣登全球榜首,成为当年最受追捧的应用。截至2023年3月,TikTok在美国的用户数量已飙升至1.5亿人。

伴随着TikTok的风靡,Ben的命运齿轮开始快速转动。

在开启创业的8个月后,Ben收获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大热门——音乐剧《汉密尔顿》的海报视频获得了近600万观看,超1000笔订单涌入:这个数量远远超出了他小店的备货量,Ben于是一次又一次加印,Ben的生意迅速向好运转起来;在此之后,Ben为歌手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演制作的海报更是火爆。

图片来源:Ben获得近600万观看的视频截图

“TikTok的算法擅长将视频精准推送给最想看它的观众。”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她(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们淹没了我的TikTok评论区和直播间,要求我制作她时代巡演的海报。而如果没有TikTok这个交流平台,我根本不会想到还可以做这种演唱会的海报。”

通过2年的努力,目前Ben在TikTok上拥有了10万粉丝。Ben告诉每经记者,TikTok上的生意对他来说就像恩赐。

“我的大部分收入都是通过TikTok销售印刷品来赚取的,这是我和我的家人能够生存的唯一方式。”Ben在他的置顶视频里如此说道。

Ben的置顶视频封面 图片来源:Ben的TikTok个人主页

与Ben情况相似,在TikTok展开小生意的美国本地商家不是少数。一份TikTok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TikTok与美国中小微企业的合作共产生242亿美金的产值,其中,这些中小微企业通过TikTok广告营销带来的转化营收达到了147亿美金。

现在,这些小生意,可能要被一纸禁令收走。受到影响的用户也有了行动。5月14日,8名 TikTok 创作者就“禁令”起诉美国政府。他们告诉美国媒体,TikTok 是言论和自我表达的重要渠道,他们依靠它来教育、倡导和与数百万人建立联系,并以此谋生。他们认为该法案可能会禁止一种已成为美国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通讯媒介,从而侵犯了他们的第一修正案权利。

对TikTok的这场“禁令”,影响到数以万计的普通人。 截至5月中旬,TikTok平台上,话题#TikTokban(ban是指美国的禁令) 下有44.3万条视频,#saveTikTok(Tik Tok保卫战) 下,视频数超过了42.8万。

焦虑与不安:倒计时已经开始

270天的禁令倒计时已经开始。

面临TikTok可能遭遇的禁令,Ben深感忧虑。他告诉每经记者:“如果TikTok被禁止,我的销售额可能会减少,我也不能再把TikTok作为我的全职工作。这很可怕。”

Ben表示,因为自己的健康问题目前没有办法从事传统工作。若失去TikTok,他重启事业也将异常艰难。

Ben在TikTok上的视频截图

对于国内的跨境电商们,TikTok仍被看作机会所在。一位从事跨境电商的行业人士告诉每经记者,目前,犹豫要不要撤出TikTok的大卖家可能不多,毕竟TikTok只是其布局的渠道之一;犹豫得更多的是小卖家,小卖家反而容易在TikTok上“打开局面”。

每经记者采访到的一位跨境电商创业者表示,TikTok是个具备单一渠道“种草”达到全渠道转化的优质渠道。他表示,倒计时虽然开始,但即使只有270天,也已经让一个品牌在这个渠道上获利。

与此同时,TikTok也在积极争取商家。今年4月中旬,TikTok Shop公布2024年Q2(第二季度)美国区跨境商家的激励政策,奖励将采取现金和广告消耗金额的形式发放。

虽然部分裁员,但在招兵买马上,TikTok也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一位猎头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TikTok仍在不遗余力地从国内挖人到新加坡去,即使现在的成本更高。

一位行业人士就此告诉每经记者,对TikTok来说,挖人去新加坡是非常有必要的:TikTok虽然脱胎于字节,但希望打造“纯外企”。

其实在这个270天的倒计时开始之前,TikTok已经做了一系列人员隔离与数据迁移的工作。

2022年6月,TikTok启动“得克萨斯计划”(Project Texas),将其美国用户的数据信息迁移到甲骨文公司(Oracle)的服务器上。在此之前,用户数据存储在TikTok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数据中心,并在新加坡进行备份。

2022年12月8日,TikTok在国家安全机构的监督下推出新的安全计划,并宣布在美国成立信任与安全团队,以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

今年5月,一位字节内部转岗到TikTok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从4月开始,转岗到TikTok的员工已经陆陆续续转换了公司实体,“不转(公司实体)看不到TikTok或者相关APP的后台信息。”

根据Statista数据,截至2024年4月,TikTok在全球拥有15.82亿月活跃用户,仅次于Facebook、YouTube、Instagram和WhatsApp,在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中排名第5。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是TikTok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达1.5亿。Appfigures公布的全球应用程序收入排行榜显示,今年2月,TikTok打败YouTube、Disney+和Tinder等,以1.89亿美元的成绩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应用程序。

透镜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企业最明显的特征,一是股权层面由中资主导,二是管理团队由中国团队来主导 。

“这几个层面解决不了国际化的问题,想打造让对方放低戒备的外企形象比较难。”况玉清如此表示。

虽然TikTok被售还未尘埃落定,但等待买入的财团们早早盯住这块“肥肉”。

今年3月中旬,美国前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称,将组建一个投资者财团以试图收购TikTok;在拜登签署法案之后,TikTok将被出售的消息再次于外媒发酵,但当天字节跳动重申,没有任何出售TikTok的计划。

TikTok的 CEO周受资视频喊话1.7亿美国用户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截图

今年5月15日,美国亿万富翁弗兰克·麦考特(Frank McCourt)表示,其麾下的组织Project Liberty正致力于同古根海姆合伙公司合作组建一个财团,以收购TikTok在美国业务。并表示,如果达成收购,他计划重整TikTok,“以便让个人用户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

TikTok和字节跳动给出的信号非常明晰:硬刚到底。当地时间5月7日,TikTok及字节跳动共同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裁定旨在迫使TikTok从字节跳动剥离的《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违反美国宪法,并阻止该法律的执行。

商家、用户,普通的消费者,入职候选人……这场风波影响到的所有人,现在看向风暴中心:倒计时已经开始,然而这场“战斗”并未到此结束。

记者手记 |时钟仍在滴答作响,故事尚未结束

这篇文章缘起于和朋友们的一次聊天,文中的严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明明得到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但他非常犹豫,最后放弃了。笔者真切感受到,TikTok“不卖就禁”不仅仅是一条需要理清楚来龙去脉、说给大众听的新闻,对于意外卷入这个漩涡的人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机会的擦肩而过、刚有起色的生意突然面临转折: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新闻,正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轨迹。

根据Apptopia的数据,从2020年开始到2024年2月份,TikTok 在美国的每季度下载量,都超过其他主要社交媒体应用。TikTok的用户平均每天在该平台上花费超过90分钟,将YouTube、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甩在身后。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8岁-29岁的美国年轻人62%表示自己在使用TikTok。

TikTok的快速成长,给平凡的人物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庞大的用户群和黏性,也足够让人忌惮。美国开始纠结TikTok的外企身份:到底谁是owner(掌控者),能卖多少钱,算法谁来掌握?5月14日,8名 TikTok 创作者就“不卖就禁”的法案起诉美国政府;就在今天,TikTok被爆出了本周将裁员、计划解散全球用户运营部门的消息。

纷争只是开始,这场“fight”还远远没有结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