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帆科技毛利率两遭质疑 景杰生物主要设备数据准确性存疑丨IPO观察哨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誉帆科技毛利率两遭质疑 景杰生物主要设备数据准确性存疑丨IPO观察哨

誉帆科技毛利率两遭质疑 景杰生物主要设备数据准确性存疑丨IPO观察哨

企业动态:

【威达智终止创业板IPO】

5月21日,深交所网站公布关于终止对苏州威达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达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威达智是一家专注于智能检测设备和精密组装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原拟募集资金65,000.00万元,计划用于新建年产1300台(套)自动化设备项目、新建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大普技术上交所IPO“终止”】

5月21日,广东大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普技术”)上交所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原因系该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大普技术专注于新兴基础设施(无线通信、传输网络、安防监控、定位导航、数据中心等)核心设备以及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电子、智慧三表、储能、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的时钟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益诺思科创板IPO注册生效】

5月21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诺思”)科创板IPO已注册生效。招股书显示,益诺思是一家专业提供生物医药非临床研究服务为主的综合研发服务(CRO)企业。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药集团下属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企业舆情:

【誉帆科技IPO:毛利率高于同行均值合理性两遭质疑】

自2023年3月3日正式向深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后,誉帆科技的上市之旅前期推进相当顺利,在2023年11月3日正式上会接受审议之前,誉帆科技在整8个月的时间里仅遭到了来自深交所的1轮审核问询和意见反馈,而在深交所发出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46天后,就获得了宝贵的上会机会进而成功过会。不过截止目前,誉帆科技上市推进的最新时间还依然停留在2023年11月3日过会当天,也还未更新披露2023年的财务数据。

在2023年之前的三年中,营收增速连续两年放缓,关系着誉帆科技IPO能否顺利推进至下一步。但随着2023年上半年财务数据的出炉,誉帆科技成功扭转了这一不利局面,当期其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飙升了39.92%,实现扣非净利润2421.34万元暴增了199.62%。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誉帆科技营收最乐观可达到6.8亿元增幅32.55%,最差为6亿元增幅16.96%;扣非净利润最乐观可达到1.15亿元增幅高达56.75%,最差9500万元增幅也能达到29.49%。按此数据,虽然在2023年誉帆科技扣非净利润最乐观可实现过亿元的喜人局面,但其显著高于同行均值的综合毛利率无疑更引人注意。

数据显示,在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间,从毛利率来看,誉帆科技常年维持在42%-52%之间,分别为47.48%、52.69%、48.26%、42.54%高于同行平均值的39.41%、38.55%、37.06%、39.85%。不仅如此,在2020年至2022年同行毛利率均值呈现下滑走势的趋势下,誉帆科技综合毛利率走势却并未跟随出现了变动趋势不一致的情形,其毛利率由2020年的47.48%走高至2021年的52.69%,及至2022年也能达到48.26%。而有关其毛利率较高的合理性的疑问,一直萦绕在监管层首轮问询和意见反馈中,乃至在上会现场也招致了监管层的持续追问。(来源:慧炬财经)

【景杰生物IPO:中信证券保荐,主要设备数据准确性存疑】

景杰生物自2023年1月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议后,IPO进程便一直停滞,至今已逾一年,仍未提交注册,其保荐人及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审计机构为天健所。景杰生物以质谱仪分析数据的计算机存储单位GB作为自身提供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的产能、产量的计量单位。不过,景杰生物质谱仪的数量披露存在疑点。

据绿网公示的“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组学技术服务和抗体研发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杭政工出【2021】37号,下称:37号环评报告)显示,该报告的评价项目为景杰生物此次IPO三个募投项目的总和。景杰生物现有项目中仅有一已建项目,审批文号是杭经开环建备2021【7】号,名为“杭州景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组学及抗体研发项目”(下称:7号项目)。

37号环评报告显示,7号项目于2021年4月获审批,2021年9月验收,项目主要设备中包含13台质谱仪。据绿网7号项目的环评报告显示,项目主要设备中质谱仪数量为13台,与37号环评报告内容相对应。上述环评报告披露的对象是景杰生物母公司,招股书和问询回复则针对景杰生物整体,包含合并范围内的子公司数据。其中2021年景杰生物拥有子公司,故而环评报告披露的质谱仪数量小于等于问询回复是合理的,反之则存在矛盾。

二轮问询回复披露的质谱仪入账时间表显示,2021年景杰生物仅新增入账一台质谱仪;截至当年年底,景杰生物共入账质谱仪13台,刚好达到7号项目主要设备中质谱仪的验收数额。不过,13台质谱仪中有一台入账时间晚于7号项目的验收时间,另外还有一台质谱仪在2021年出售,这一情况可能会导致问询回复中符合要求的已入账质谱仪数量小于13。其一轮问询回复显示“2020年公司采购入库5台质谱仪……2023年1-6月公司采购入库3台质谱仪”,与二轮问询回复内容完全对应。可见景杰生物质谱仪当年采购当年入账,应不存在7号项目已采购质谱仪却暂缓入账的情况。(来源:壹财信)

【方大智源IPO:突然撤回十分蹊跷,四个处分、三封监管函揭开内情】

2022年12月29日,方大智源向深交所递交的创业板IPO上市申请获得了受理,此后3次更新招股书,并完成了首轮问询与回复。然而,就在第2轮审核问询函发出三个月之后,方大智源却于2023年11月突然撤回了上市申请。2024年4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口气公布了7份处分文件和4封监管函,涉及两家拟上市公司。其中,有4份处分文件、3封监管函都与方大智源有关。

方大智源由方大集团分拆上市,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熊建明,其合计控制了方大智源83.35%的股份。分拆后,方大智源仍由方大集团控制并纳入其合并报表范围内,且和方大集团发生的关联交易仍计入每年的关联交易额。招股说明书显示,双方之间存在关联方租赁、关联担保、资金拆借等情况。

2023年7月,方大智源回复并披露了2019 年、2020 年双方之间的关联交易情况。然而经深交所审查,方大智源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审计报告、首轮问询回复等文件中,均遗漏了关于其全资子公司科创源与方大集团之间关联交易的披露,会所、律所和保荐机构在核查和发表明确意见时也都未发现。

在项目申报和尽职调查过程中,容诚所、君合所和中信证券未按照执业规范要求,对关联交易情况进行充分核查验证,是导致方大智源关联交易相关信息存在遗漏的重要原因。依据规定,深交所对方大智源、保荐代表人章巍巍与胡璇、签字注册会计师谢培仁、曾徽与黄宝燕、签字律师魏伟与杨楚寒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以及对三家中介机构处以书面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来源:华财信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