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增持爽约,投资者索赔900余万
财经
财经 > 正文

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增持爽约,投资者索赔900余万

上市公司董监高宣布拟增持自家股票,但却未履行承诺,投资者买入股票亏损,愤而状告董监高!

5月24日,上海金融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刘某某、郑某某诉被告上海金力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力泰)、袁某、罗某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

该案是2019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以来,全国首例因上市公司董监高(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简称)未履行增持承诺引发的证券侵权纠纷案件。

股价下跌是否与董监高未履行增持承诺有关?

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新增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作出公开承诺的,应当披露;不履行承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该条规定首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违反公开承诺的民事赔偿责任。

回溯案情,2021年6月15日,金力泰发布公告,载明公司董事兼总裁袁某、控股子公司总经理罗某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金力泰公司股份;嗣后,金力泰再次公告称,袁某、罗某上述增持承诺履行期限延期至2022年9月30日。

2022年9月30日,金力泰公告称,袁某、罗某未依照承诺增持金力泰股份。2022年10月20日,上海证监局分别对袁某、罗某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原告刘某某、郑某某起诉称,其因上述股份增持承诺购买了金力泰股票,而袁某、罗某未履行承诺导致其投资损失,故要求金力泰、袁某、罗某共同赔偿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等共计900余万元。

被告金力泰公司辩称,其并非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的主体,针对被告袁某、罗某增持股份的全过程,公司及时、真实、准确、完整地发布了公告,不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且已就增持延期事宜及时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合法合规。

被告袁某、罗某共同辩称,其已经根据规定及时将增持意愿、资金筹措情况及因资金筹措困难导致延期等情况书面告知金力泰,因客观上履行能力不足,无法再履行增持承诺,不存在主观上“忽悠式增持”的故意或过失,对此,公司也及时发布了公告。股价下跌主要是由于市场整体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导致,且在发布增持计划的同时,金力泰其他董监高还有减持行为,并非两被告不履行增持承诺导致。

采用示范判决机制审理

记者获悉,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违反公开承诺案采用示范判决机制进行审理。

示范判决机制是指在处理群体性证券纠纷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先行审理、先行判决,通过发挥示范案件的引领作用,妥善化解平行案件的纠纷解决机制。

在庭审中,该案采用争点审理模式,在固定各方无争议事实的基础上,合议庭聚焦公开承诺增持上市公司股票行为的法律性质和法律规范体系、违反增持承诺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等方面,重点围绕双方争议的被告方是否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应承担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以及是否构成其他类型侵权等争议焦点进行了审查。

据悉,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违反公开承诺案将择期宣判。

责编:李丹

校对:王蔚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