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同意红枣、玻璃期权注册
财经
财经 > 正文

证监会同意红枣、玻璃期权注册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5月24日,证监会同意郑州商品交易所红枣、玻璃期权注册。证监会表示,将督促郑商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上述期权品种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

市场人士认为,上市红枣、玻璃期权,可与现有期货期权品种形成合力,提供更加丰富、精细、灵活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稳健经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

我国红枣、玻璃品种产销量多年来均位居世界首位,红枣是我国特色农产品;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等行业。红枣、玻璃上中下游市场主体丰富,相关产业企业数量均逾千家,整体避险需求较大。为服务红枣、玻璃产业发展,郑商所分别已于2019年和2012年上市红枣、玻璃期货,经过多年培育,红枣、玻璃期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客户参与不断深入,服务实体经济作用逐步显现。红枣、玻璃期货价格逐步成为现货贸易的重要参考,产业企业积极运用基差点价、合作套保等模式管理生产经营风险。

据统计,年产量排名前十的红枣、玻璃企业大部分均已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上述期货品种在服务企业稳健经营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权的本质是“价格保险”,作为一种基础性的风险管理工具,期权在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履约保证和成本收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与期货的风险管理功能互为补充,能够更好地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和精细化的避险需求,为服务国家战略注入“期货力量”。同时,期权价格能够高效汇集各类交易主体对期现货价格走势、价格波动水平等多种市场信息的远期预测,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为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据悉,郑商所已先后推出白糖、棉花、PTA、甲醇、纯碱等16个期权品种,此次红枣、玻璃期权挂牌上市后,将实现已上市活跃期货品种的期权全覆盖。从已上市期权品种情况来看,市场运行平稳,规模稳步增长,定价合理有效,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理性有序。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扎实做好红枣、玻璃期权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红枣、玻璃期权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并持续开展市场培育活动,深入挖掘推广典型案例,丰富企业风险管理策略,更好服务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和绿色发展战略。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