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文旅“炫技”文博会 谁是下一个淄博?
财经
财经 > 正文

各地文旅“炫技”文博会 谁是下一个淄博?

证券时报记者 胡华雄 吴瞬

今年以来,文旅市场不断复苏,春节、“五一”等节假日“人从众”的景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其背后展现了文旅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的文旅部门不断使出浑身解数,期待吸引更多游客。

在5月23日至27日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各地文旅展台同样是“争奇斗艳”,纷纷将本地最出彩的文旅项目“搬”到现场,甚至利用虚拟现实(VR)、全景屏幕等现代化技术,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现场体验各地的文旅精华。

各地文旅全力拼“出圈”

文化旅游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更能为城市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实现“出圈”与“破圈”,成为各地文旅发展的关键议题。

文博会现场,各地文旅展台在努力实现“破圈”,力争成为下一个淄博。证券时报记者看到,甘肃展台上甚至搭建了一个舞台,将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的部分片段在现场演出,舞者的优美舞姿引发了大量观众围观。该剧于2019年10月3日首演,2023年6月15日进驻敦煌演出,驻场演出至今票房收入达6500余万元。

乌鲁木齐也在文博会现场积极进行文旅推介。据了解,乌鲁木齐已连续21年举办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丰富多彩的冰雪活动使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冰雪节”已成为新疆冬季旅游的品牌活动,今年还将推出冰雪摄影大赛、冰雪马拉松、冰雪音乐节、新年音乐会、歌舞戏曲晚会以及各类冰雪体育赛事等百余项冰雪活动。

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旅游推广和对外交流科副科长马丽玲向记者介绍,乌鲁木齐特别推出“乌鲁木齐 马上旅游”文旅新产品。她表示,乌鲁木齐有很多关于马的记忆、马的故事,马料地、马市巷、赛马场这些地名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乌鲁木齐人的口头禅“马上就来”“马上就到”有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和情绪表达,体现着好友即将相见、好事就要发生的期盼与喜悦。今年,乌鲁木齐还将开展“传承龙马精神”、马王赛事等精彩纷呈的马主题活动。

在河南展台的一家陶瓷厂家展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博会是一个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大舞台,我们每年过来不仅是做展示,还能实实在在将富含河南文化的陶瓷产品卖出去,每年都要拉一大车的陶瓷过来。同时,还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到我们河南的古迹和文化特色,不少客户都跟我说,将来要去河南看看。”

数字化技术助力推广

记者在本届文博会上发现,各地文旅展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全景展现各地风貌和文化精华。

在甘肃展台,敦煌文化就是重中之重。甘肃打造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VR虚拟现实场景等,1:1高精度立体还原莫高窟第285窟(第285窟是莫高窟现存最早有明确建窟纪年的石窟,也是敦煌早期洞窟中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石窟,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内容著称于世),让参观者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

走进南京展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数字画卷之中,展示了南京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南京展区通过全息智能炫屏技术,精选南京市博物总馆的馆藏珍品进行展示,使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同时,通过江苏擎动科技有限公司的魔屏技术,打造博物馆群像区,观众只需轻点屏幕,即可查阅相关博物馆的图文、视频,并获取参观指南。

哈尔滨展台同样如此。据介绍,2024年哈尔滨展馆采用浓郁的欧陆风情设计风格,展览区域分为“魅力四季”“燃情亚冬”“创意赋能”和“文创手造”四个展区,通过实物展览、图片影像、VR虚拟、商品售卖、现场互动等展陈方式,全面展示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后,哈尔滨创意设计产业与冰雪经济、特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

擦亮自身优势名片

近年来伴随着旅游市场不断发展,文旅供需两端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消费者对文旅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在供给方面,文旅产业正逐步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深度体验、文化探索、休闲度假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地方文旅产业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文旅行业资深专家CTDU中旅联架构师符奕斌表示,文旅发展观念要从行业思维向产业思维,从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从功能价值向情绪价值进行转变。

本届文博会上,各地擦亮自身文化名片,文旅融合已成大趋势。比如,在南京投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款以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为原型的互动装置吸引了众多目光。观众通过体感交互技术,模仿击鼓和说唱的动作,装置中的乐俑随即响应,展现出各种生动的姿态,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款陶俑互动装置以体感交互的形式再现国家一级文物“东汉击鼓说唱陶俑”的风采,用技术建立观众与文物的互动,提供了穿越时空的体验。

同时,体育赛事近年成为一些地方文旅发力的重点。比如在贵州黔南的文旅资源推介会上,主要推荐了两项精品体育赛事,黔南铁人三项赛和荔波全国陀螺邀请赛。

在黔南的推介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赛事已成为黔南州的标志性体育盛事。黔南的山水秘境与多彩文化给铁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铁”体验。今年6月,将在黔南州都匀市的绿博园内持续开展黔南铁人三项赛,本场赛事的赛道在绿博园的山水景观中蜿蜒,会令选手们产生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比赛体验。作为一项标铁赛事,对于初入铁三项的选手来说,这将是一场非常合适的首铁选择。赛道的难度和技术的平衡也是体验和挑战的开始,对于精英铁人来说,也不失为一次检验状态和重返赛场的好机会。

据介绍,荔波全国陀螺邀请赛是国内陀螺赛事中的重大比赛,打陀螺原本就是荔波瑶山古寨的一项传统,狩猎生存手段,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深受欢迎的民族体育项目,并完全融入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中。荔波的瑶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陀螺之乡。值得一提的是,陀螺竞技技艺已经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另外,在本届文博会上,多地还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禀赋,重点对研学特色文旅项目进行推介,包括贵州黔南、四川德阳等,进一步擦亮了当地的研学文旅名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