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阿里、京东、百度、字节齐发声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有“病”,阿里、京东、百度、字节齐发声

在“618大战”前夕,京东与阿里要整治“大公司病(大厂病)”的话题引来外界的高度注意。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5月初和今年年初,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崔珊珊和字节跳动CEO梁汝波也分别提到了要解决、治疗“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究竟是什么?

京东、阿里要向“大公司病”宣战

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内部会上直言,“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连日来,有关京东内部考勤调整、午休时间缩短、人员优化等一系列变动引发了关注。据称,京东管理层反思了过去数年间公司在管理上出现的失误,承认京东集团体系存在“大公司病”。

京东高管表示,由于过去几年松散、不善的管理造成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缓慢、业绩发展不达预期、一些主要业务板块企业文化出现了严重问题以及股价长期低迷的局面,现在的管理动作是“亡羊补牢”。

要对“大公司病”开刀并不只有京东。

5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4财年财报,在第一封联合署名的致股东信中,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首席执行官吴泳铭直言,在过去的25年里,阿里巴巴经历了不断成长,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症状。

同时,信中更表达了积极对“大公司病”开刀、保持创业精神的决心:“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再次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

4月10日,马云在阿里内网发表题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帖子,同时也提到了要向“大公司病”开刀。

马云在贴文中表示:过去这一年阿里最核心的变化,不是去追赶KPI,而是认清自己,重回客户价值轨道。通过向“大公司病”开刀,阿里重新回归效率至上、市场至上,变得简单和敏捷。

百度高管谈“大厂病”

和阿里、京东不同,百度高管谈及“大公司病”的时间节点,正处于前副总裁璩静言论争议之际。

5月9日,在百度一年一度的先进颁奖活动“百度骄傲”上,百度集团董事长李彦宏、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崔珊珊等出席。

“不能只唱赞歌,不说问题。”在内部讲话中,崔珊珊点出了多项“大厂病”,包括“划地盘、设门槛,各自为战协同难”、“向上哄好、向下唬住,加班彰显工作态度”、“上级沟通全靠下级传话,结果烂尾还说漂亮话”等。

崔珊珊表示,公司已经快25年了,出现问题不奇怪,无法清醒和理智地看待才是不对的。上述的“大厂病”问题,百度都存在,有些还挺严重,不怪员工吐槽,公司管理层也急,并且都在着重关注、着手解决。

此前百度前高管璩静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短视频,其中如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无需考虑家庭因素等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字节越来越平庸?CEO提出治疗“大公司病”

1月30日下午,字节跳动举行2024年年度全员会。公司CEO梁汝波 在分享中多次提及“危机感”,并将“加强危机感”列入年度目标。

他坦言,最大的危机感,是担心字节作为一个组织,正在变得平庸,包括低效、迟钝、标准低,无法取得新的突破。他还说,不少人反馈,现在字节“该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

谈及低效,他举例道,一位员工离职加入创业公司后,告诉认识的同事,他在创业公司,1个月干了字节6个月的活。

关于迟钝,他表示字节对机会的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公司层面的半年度技术回顾,直到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创立的。”

梁汝波还特别提到,公司变大之后,有时候他自己都觉得,公司的效率如果比其他优秀团队低30%,他是不意外的,甚至低50%也不震惊。但回头想想,这种不震惊本身是让他“出冷汗”的,因为这意味着“我自己的标准在下降”。

在全员会的最后,梁汝波还分享了字节跳动2024年的三个目标,排在第一位的是组织管理文化层面,“加强危机感,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其次是持续增加社会信任。最后,则是业务上继续聚焦少量重要的事。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