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馆藏吴昌硕书画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馆藏吴昌硕书画

吴昌硕(1844一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暑仓石,苍石,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少时生活清苦,但勤奋好学,无钱买纸笔,以脱毛败笔蘸清水在砖上习字;无钱买石章,在砖石上学篆刻。吴昌硕56岁任安东知县一个月便辞官而潜心艺术,自刻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吴昌硕30多岁学画,直到40岁以后,他才肯以画示人。在诗、书、画、印“四绝”中,绘画是其后学而集大成的一项。

吴昌硕是一个全才艺术家,他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自古石榴为吉祥物,它象征“家族兴旺、多子多福”。“诗、书、画、印”四绝的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以金石法入画,笔致古朴老键、纵横挥洒、大气磅礴,且运墨苍劲自然。

吴昌硕以石榴为素材创作画作,并题诗,使诗画结合,寓意深长,深得人们的喜爱。诗云“度索之桃难手移,石榴啖胜鲜荔枝。榴皮壁上傥题诗,人非东老亦解颐。寿翁下笔诗尤奇,非仙而仙神委蛇。”

今年是吴昌硕先生诞辰180周年,舟山市徐正国博物馆珍藏吴昌硕先生大、小作品几十件,作品来源大多均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期上海宝山藏家出让。现将先生的精品,大尺幅的作品供大家鉴赏,这位首任西冷印社的社长作品,经过100多年的历史考验,特别是先生的桃有无人可及的说法。

明朱简《印章要论》说:“《石鼓文》是古今第一篆法。”吴昌硕写石鼓文,打破了“二李”模式(李斯秦篆到李阳冰的唐篆),在继承邓篆的基础上,又创新的采用了侧势结字,形成了雄浑厚重、苍茫古朴、遒劲有力的的书法风格,这不仅对他的篆刻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用42年的时间,炼成“石鼓篆书第一人”

吴昌硕画石榴并题诗:仙人醉剥青紫皮,东老壁上曾题诗。累累子擘红玛瑙,不须更问鲜荔枝。

神仙贵寿图

水仙以清、贞为代表的人格象征及其道德意义被历代所珍视,寓示神仙富贵。吴昌硕笔下的水仙用笔磊落大方,具有金石味。洁白的花在嫩绿的叶片的掩映中,显得格外娇艳欲滴,将花中凌波仙子的声段韵致展露无疑,仙姿出尘、冰姿清幽。

菊花也是吴昌硕喜爱的题材‚菊花的凌霜傲雪之骨气,能于众芳谢后、迎风盛开,五色缤纷。吴昌硕秋艳图并题诗:瓓斑秋色雁初飞,浅碧深红映落晖。绝似香山老居士,小蛮扶醉着青衣。

(徐正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