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逾7成受调查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主动性增强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报告:逾7成受调查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主动性增强

5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与交通银行联合发布《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通过对2024年3月31日前收集的1657家企业答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揭示企业层面的跨境人民币多元使用场景。《报告》指出,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主动性增强,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同时,参与问卷调研的企业普遍表达了对政策更加支持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的期望。

《报告》显示,逾七成企业存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近六成企业存在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但从事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或存在离岸人民币收单或支付(包括与第三方合作)、离岸人民币融资(贷款、应收账款融资、债券)、离岸人民币存款及离岸人民币财富管理的均不足受调查企业的四分之一。

《报告》指出,近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是出于对“资产安全性”的考量,近一半企业则为了优化“风险配置”,约35%的企业是出于“现金管理”的需要,约30%则认为人民币“收益可观”。其他方面考量包括客户需求、地缘政治和交易方便等。

《报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从使用场景来看,企业不仅在日常跨境贸易结算(72.98%)和外汇交易(57.13%)中广泛使用人民币,也将其应用于其他金融活动领域。例如,19.18%的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体现出这些企业认识到使用人民币进行融资的低汇率风险、低融资成本等优势;16.98%的企业涉及跨境人民币现金管理业务,说明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复杂的现金流和资金管理操作,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另外,23.81%的企业参与离岸人民币收付,并有少量企业参与其他离岸人民币业务,表明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广度不断探索、尝试的态度,也展现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报告》显示,791家受调查企业认为“交易对手不愿意用人民币”是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风险和困难,其中504家企业认为该困难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变,183家认为困难较去年同期增大,104家认为困难较去年同期减小;559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是目前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主要风险和困难,其中297家企业认为该风险较去年同期增大,142家认为风险与去年同期相比不变,120家认为风险较去年同期减小。

《报告》指出,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受调查企业需求和期望从大到小排序包括“希望政策更加支持企业跨境使用人民币”、“希望增加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或投资”、“希望人民币资金进出境更加便利”、“希望政府提供更细致的政策解读”、“希望政策具有持续性”、“希望更多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银行加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鼓励外资商业银行在国内直接开人民币账户”。

《报告》总结称,人民币国际化的继续推进具有坚实的基础。从企业所在地区和主要客户所在地区来看,75%以上的受调查企业位于东亚,反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紧密经济联系。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其货币在区域内的流通和使用具有天然优势。此外,逾四成企业的主要客户在欧洲和北美,从微观角度展现了中国企业参与贸易的广泛性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地位,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报告》指出,问卷调查结果说明了有大量企业对人民币国际化议题表示关注,并愿意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观点;参与调研的企业类型多样、行业和地区覆盖广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参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广泛性。超过七成企业使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表明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从企业微观层面证实了我国自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来取得的成就。再次,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动机多样,不同企业对收益、资产安全、风险配置、现金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多样化的使用动机有利于进一步鼓励不同企业在不同场景下广泛使用人民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