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上万元,张雪峰和AI们一起制造了多少焦虑
财经
财经 > 正文

填志愿上万元,张雪峰和AI们一起制造了多少焦虑

01、报价普遍1万5

高考在即,今年全国将有1353万名学子在几天后奔赴考场,刷新了历史新高。不过,这并不是这场冲刺的终点。报考路上,还有许多等着和他们做生意的人。

一位家有考生的北京家长,对报考志愿费用感到咋舌。她对「市界」表示:报价普遍在1万5到1万8,“这还是培训机构在2万5基础上打了折的。”当她问对方为什么要这么贵时,回答是:“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啊。”

集升学规划专家、考研名师、网络红人等头衔于一身的张雪峰,也借机又狠狠赚了一把。

近日,张雪峰志愿填报服务抢购一空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其旗下志愿填报公司App“峰学蔚来”针对2024年应届考生售卖的价值11999元的梦想卡、17999元的圆梦卡,上线后很快便销售一空。有家长表示,名额需要不断刷App,甚至加老师的粉丝群才能抢到。但也有人表示,张雪峰此举有“饥饿营销”的嫌疑。

面对质疑,张雪峰团队在5月31日回应称: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他们只能匹配有限的名额,因此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含梦想卡、圆梦卡的高报服务已售罄。图源/峰学蔚来App)

最近两年,张雪峰屡屡靠惊人之语出圈,俨然“住”在了热搜榜上。被张雪峰带火的既有“计算机、电子信息、电力工程”等十大热门专业,也有被他无情踩踏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更有被他嗤之以鼻的“文科就是跪舔服务”,“打死不报新闻业”。

这些极具传播性的言论,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不少家长和考生的填报决定,甚至成为了不少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干扰项。但它们也吸引了更多家长,等待被张雪峰指点迷津,帮他赚得了泼天富贵。

仅在抖音上,张雪峰名下的“张雪峰老师”和“张雪峰讲升学规划”两个账号,便共计拥有超过3000万粉丝。每逢张雪峰直播,弹幕中便涌动着无数要求额外上线购买机会的评论。他在直播中直言:“不要指望用一个免费的连麦,获取上万元的志愿填报服务。”

▲(图源/网络)

近日,「市界」打开了“峰学蔚来”App,开屏slogan便是:人生成功路,志愿第一步。瞬间,报考的焦虑就被拉满。

在首页的中心位置,「市界」看到在多数省份,“2024届志愿填报服务”价值11999元的“梦想卡”已经售罄。而从课程和服务事项来看,为考生提供服务的教师只是随机分配,还并非是张雪峰本人提供服务——而且,该课程购买后,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款。

除了高端填报服务,峰学蔚来App上还有张雪峰本人录制的视频课,包含填报技巧、专业介绍、院校规划三方面内容,以及由峰学蔚来合伙人武亮主讲的热门大类专业讲解视频,价格分别为599元、99元。

面向2025、2026届毕业生,张雪峰也定制了一些“期货”——价值8999元的“峰行万里青春研学季”活动,项目包括与张雪峰交流,以及探访985名校,探访苏州园林等旅游项目。

▲(图源/峰学蔚来App)

这样的价格,比许多大学一年的学费还要昂贵,却并不能阻止家长们的报名热情。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告诉「市界」:“十年寒窗就为了这一刻,这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抱此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佐证便是,高考填报志愿服务企业和财富数值,都在急速增长。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到9.5亿元,而2016年仅为1.3亿元。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八成相关企业成立于近五年内,仅2.8%成立了10年以上。

几年之前,百度、阿里、腾讯、网易等大厂更齐齐下场,掘金AI填报志愿市场。近期,也有不少在大模型赛道上卷得如火如荼的大厂,紧锣密鼓地探索起了大模型与填报志愿的结合点。

02、1400多家公司,8成在河北

“选择比努力重要啊,朋友们!”近日,张雪峰在播放了一段女研究生毕业后哭诉找不到工作的视频后,如是评论。

直播间里,万千家长纷纷发出弹幕附和,将“选择比努力”重要的信念根植于心——这五个字,正是催生出填报志愿生意的心理基石。更重要的是,现在动辄要填报100多个志愿的复杂度,越来越让家长和学生感到难以招架,不得不向外寻求帮助。

一切还要从10年前的“新高考”改革说起。

2014年,上海和浙江成为了“新高考”改革的首批试点。上海要求除语文、数学、外语为3门全国统考科目外,允许考生在“物化生史地政”当中任选三门作为高考科目。浙江更为复杂,又加进了一门全新的“技术”课备选,变成了“7选3”,选科组合也高达35种。

经过10年发展,填报志愿难度再上台阶。随着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上线,备考科目除了“3必考”,又增加了“1首选”,即从物理、历史中自主选择1门;“2再选”,即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报考难度激增的同时,三年前教育部再发新规:从2024年高考开始,要求大学在理工科专业招生时,必选“物理+化学”,简称“物化双选”。分数则按平行志愿投档,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

选科的灵活组合,本就让考生的志愿剧增到了数十、上百个。叠加上“物化双选”的新指导意见,专业分数线较去年又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报考标准偏差的可能性也在加大。

复杂的条件,催生出了剧增的焦虑,也让张雪峰们的利益空间被成倍放大。

有一位北京家长对「市界」表示,最近几年,高考志愿填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她身边,多数家长都或多或少地使用或购买过填报志愿服务,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她没有考虑张雪峰的原因,不是被价格劝退,而是对他的意见专业性表示怀疑——她更信任一对一的私人咨询服务。

另一位家长则试用过不少院校推荐软件作为信息辅助。比如最近同事推给了她一款名为“优志愿”的App,“买个360元的会员卡,把分数信息录进去,自动会推荐一些合适的学校,还包括学费价格。不买卡的话,推荐的院校只会显示一部分。”

对最不吝为教育投资的东亚家长们来说,如此数百元的消费只是点点手指般的轻松决策。“毕竟我高三一年给孩子补课,就花了差不多30万”,这位家长说。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已有1462家高考志愿相关企业——有趣的是,其中有1051家都集中于高考“最卷”的省份之一河北,占全国总存量的比重达72%,而石家庄内,便有888家企业现存。

03、AI填志愿,割韭菜还是真生意?

志愿填报赛道里,已经挤满了张雪峰这样的个人IP,以及多年玩家。除此之外,借着大模型的东风,也有不少大厂纷纷下场,试图分一杯羹,拉些存在感。

4月28日,网易有道宣布,正在探索大模型与升学规划产品的结合,已有4个核心规划的场景已经在“有道领世升学规划”的整体产品中落地。在5月末的“万象大会”上,百度官宣将上线智能体“AI志愿助手”,将大模型技术引入志愿服务市场。

▲(有道领世升学规划。图源/网易有道)

5月29日,创业团队“靠谱AI”召开发布会,其多模型聚合APP内置了志愿填报AI大模型“高大”,号称囊括了超3000家院校近3年的招考数据,向用户免费提供服务。

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告诉「市界」,计划在六七月的高考季上线或迭代相关服务。据天眼查数据:2024年仅前五个月,国内便已注册21家高考志愿相关企业,已超2023年全年注册量的一半。

不过,当试图取代张雪峰们的AI批量下场后,带来的更大疑问便是:AI提供的建议真的靠谱吗?答案恐怕很难界定。

备考之余,应届毕业生沙莉注册了不少AI工具。“我想学建筑相关的专业,考虑到自己的实力,想报二三线省会城市的院校。”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沙莉发现AI搜罗的信息并不够细。“比如深圳一家公司开发的AI工具给我推荐了武汉的几所大学,但几所大学的差异讲得不是很清楚,我问建筑系的规模,优秀老师有哪些?问了半天说的都是规模适中、师资优秀的套话,越问越焦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反馈购买了AI报志愿服务后,无法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比如有消费者反馈“蝶变志愿”App信息不全,存在网站无法登陆等问题;“杭州绿皮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志愿录取概率测算服务,存在目标学校有遗漏、数据经常变化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

而采用AI工具报考志愿,万一因为预测错误,而导致报考滑档,考生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一位AI志愿信息服务从业者告诉「市界」,在其看来,市面上的AI填报志愿相关服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聚合服务,基于院校分数线、过往的录取率等大量数据,更精准地分析考生处在哪个分数梯队。把冲、稳、保的各种可能性都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是完全公益、不收费的。它不是咨询服务,本质还是一种信息服务。”

另一种就是类似于张雪峰、以及收费App提供的服务,会给出具体的报考建议。他认为:“后面这一种显然是需要对结果负责的。在我看来,如果考生滑档了、没有上成心仪院校,有权向咨询服务方追责。”

而各家服务商又能否保证填报志愿的准确性,对结果进行兜底呢?各家答案也并不一致。

前述资深从业者讲道:“我们公司提供的是一种信息服务,只会根据大数据等技术,算出不同选择的成功率,但真正的决定权在于用户自己。所以与咨询服务的底层逻辑不一样,也不涉及到如果用户掉档了的赔偿问题。”

“靠谱AI”相关人士则告诉「市界」,其认为公司的AI产品已完全可以替代真人规划师。“不少真人规划师已经在使用类似的AI产品了,但是溢出的价格不少。而且真人规划师可能弊大于利,因为他们的观点需要考生用自己的人生去印证,而AI的每句话,都有事实依据。”

同时其强调:“几乎不可能出现(用户报考掉档)这种现象。因为一般的志愿报考软件给出的是冲、稳、保三档,我们是冲、稳、保、垫四档,会让志愿报考更安全。”

不过需要真实承担后果的家长与学子们,无疑还需摆正对AI工具的正确认知。

就像在河北省一所高中担任教师、任教高三毕业班的任丽丽所说的:“无论是AI,还是花钱找机构咨询,都是一种工具辅助。考生、家长们一定要心里有数,绝不能把选择权全部让渡给机构或者工具。要和官方‘阳光高考’这种教育部的指定机构比对着来看,兼听则明。”

(沙莉、任丽丽为化名)

作者 | 董温淑

编辑 | 李 原

运营 | 刘 珊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