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抢跑,全球“大放水”扑面而来
财经
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欧洲抢跑,全球“大放水”扑面而来

全球央行降息大潮已经徐徐拉开大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月6日晚,欧洲央行如期降息,尘埃落定,这是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一天晚上,加拿大央行“抢跑”了欧洲的“抢跑”,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75%,成为G7国家中,首个宣布降息的。

再往前看,

3月21日,瑞士央行意外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1.75%下调至1.5%,成为第一个降息的发达国家。

5月8日,瑞典央行宣布将利率从4%下调25个基点至3.75%,成为第二家放松货币政策的发达经济体央行。

......

可以说,全球发达国家的央行已经纷纷掀桌子,开启新一轮的大放水行动。

之前,有人把这波全球加息后的状态,形象地比喻为一场憋尿大赛, 谁也不愿意先撒第一泡。

可把大家愁坏了,不知道这场憋尿大赛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尤其是老美和我们,一个“高血糖”,一个“低血压”,暗中博弈也是你来我往。

但近期口子慢慢撕开了......

尤其是作为重量级嘉宾,一旁的“老欧”实在顶不住了,说我要先脱裤子了。

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美联储。

我们先看欧洲降息这件事。

这个是预期之中,从4月份欧盟都一直在释放降息的消息,已经做了很多铺垫工作。

至于会对市场造成多大影响?

短期看,靴子落地,再加上金融市场的走“预期”,说实话不太可能会掀起多大波澜,至少不会像媒体给你渲染的那么大。

甚至,不排除有些意外的走势,因为在欧洲释放降息信号后,5月不管是欧元、还是欧洲的证券市场都一直是偏强的。

我用摩根士丹利首席欧洲经济学家延斯·艾森施密特(他曾在欧洲央行任职)的话说:

“降息本身不是什么大新闻,问题在于:未来会发生什么?”

中长期来看,欧洲央行降息,确实是个“好消息”。

欧洲作为主要经济体开始降息,可能会引起其他国家跟随,它代表着一种拐点和方向。

放水之下,欧洲的部分企业重新焕发活力,推动经济活动回升,欧洲老百姓需求增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东方大国就会形成外需的反弹,对于我们强大的商品出口显然是友好的。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这一轮对房地的救助、对金融市场的清理就非常关键了。

我们再来聊聊欧洲“抢跑”降息背后的故事。

欧洲的经济,也确实需要他们的货币政策来拉一把。

之前有很多人说,欧洲不会,甚至“不敢”早于美联储降息。

这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美联储、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特殊的存在,美联储一直被视为西方世界货币政策的引领者。

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敢于挑战美国加息降息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美元潮汐,加上二战后欧洲经济的依附性,历史上欧洲的货币政策基本跟着美国亦步亦趋的。

我们知道到蒙代尔不可能三角,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间无法同时兼顾。

跟随美联储做动作的,就放弃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我们就放弃了资本自由流动。

但一个国家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化的,就像现在的欧洲就是在重新做选择,宁愿冒着短期欧元可能疲软,资金外流的风险,也转而选择货币政策独立。

有人说,欧洲央行这次“抢跑”,是对美联储的“背叛”,“脱钩”,甚至是“背刺”。

话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捕风捉影,至少表明欧洲经济的独立性在增强。

大家想象一下,虽然你美国强大,你美元是全球货币,我们得跟着你,看你脸色行事。

但要知道,权力从来都是和义务或者责任相对应的。

你一家倒是得吃得喝了,现在连跟着你的小弟们,甚至都觉得美联储你是越来越“过分”了,你资本回流,推高股市、债市,我们连口汤都喝不到,反倒被收割。

真应了句老话:宁予友邦,不与家奴。

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博弈。

欧洲货币政策的变化只是表象,它的改变可能预示着底层政治,经济,贸易等全新的转向和开始。

还记得在之前结束的G7峰会上吗,耶伦提出要对中国全面加征关税,她要求欧盟和美国共筑起高高的贸易壁垒,把中国制造排除在世界体系之外,但法国和德国的财长拒绝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演讲时说:

欧洲不应该完全依赖于美国,应该拥有自己的防卫体系,欧洲是欧洲的欧洲,要带领欧洲走向独立自主,大有前辈戴高乐之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时隔 24年马克龙再次 对德 国进行了国事访 问 ,他甚至说:

欧盟现在面临着创纪录数量的外部和内部敌人,这些敌人对欧盟的存在构成威胁,甚至可能导致欧洲最终走向灭亡。

后来大家看到了,标普直接送了法国下调主权评级的大礼包。

百年大变局之下,很多事情都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变的是关系不变的是利益。

在这个浪潮之下,每个动作背后可能都是风起云涌,波诡云谲,或许都会某种程度上改变历史的进程。

从瑞士到瑞典,从加拿大到欧洲,随着全球各国央行陆续采取降息行动,这也将给美联储带来压力。

但短期,6月甚至9月,美联储大概率还会继续“我行我素”、“一意孤行”。

但至少,其他非美央行当前的宽松做法,可能会迫使美联储也开始着眼于年内的降息窗口……

说实话,近期美国的经济数据,有些峰回路转的感觉,齐齐指向了经济放缓,可以说为降息铺平了路径。

美国第一季度GDP修正值数据中的核心PCE低于预期,尤其其中与基建和政府投资相关的数据出现减速,这似乎表明美国的财政刺激效果开始减退,为降息创造了来自财政端的条件。

芝加哥PMI数据大幅下挫至35.4,创下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

5月份美国制造业指数跌至48.7%,低于4月份的49.2%。

5月新增ADP就业数据15.2万,低于预期值17.5万。

但说实话,大选之年美国今年何时降息,还真实有点难以琢磨。

我去年大概10月份左右,写过一篇关于今年美联储降息的文章,当时我就说不要对今年老美过早降息做太多期待,最后可能是一场“镜花水月”。

不得不说,美联储在管理预期方面确实是把好手,把全球投资者玩得死去活来的。

但大趋势上,水龙头已经逐步拧开,全球大放水只是时间问题。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