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调腔《北西厢》抖音直播开唱,稀有剧种一台戏也能收获17万观众
财经
财经 > 商讯 > 正文

新昌调腔《北西厢》抖音直播开唱,稀有剧种一台戏也能收获17万观众

“北曲南戏集成调腔,古曲新声汇惊艺苑”,6月8日下午14点,调腔经典曲目元杂剧《北西厢》在 @调腔(新昌演艺) 抖音直播间准时开演。来自浙江省新昌县调腔保护传承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新昌调腔剧团”)的演员们不用丝竹管弦伴奏、纯用人声干唱,吸引了超过17.6万人次涌进抖音直播间,领略新昌调腔这一流传600年曲种的艺术魅力。

新昌调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声腔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在明末张岱所著《陶庵梦忆》中已有记载。2006年,新昌调腔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演风格上,调腔保留了南戏四大声腔“杂白混唱”、“以曲代言”及“不托丝竹、锣鼓帮扶,以板助节、一唱众和”的古韵遗风,是中国最古老的声腔。调腔现今的代表剧目有《北西厢》《闹九江》《目连救母》等,此次,新昌调腔剧团在抖音直播演出的正是《北西厢》中《游寺》《请生》两折。

《游寺》一折描述了书生张珙上朝取应,路过普救寺,在和尚带领下游寺时与崔莺莺一见钟情的情节。这场演出诙谐热闹,增加了大量具有方言特色的科诨,强化了和尚的喜剧形象,颇有“调腔科白之妙”。同时,新昌调腔的特色在演出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演员们在唱腔的句尾采用一字或数字的帮腔,形成更有层次感的听觉效果,为剧情增色不少。

在新昌调腔剧团直播的第二折《请生》中,张生眉梢眼角尽显风流,红娘举手投足娇俏泼辣,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唱曲时,两位青年演员采用了调腔传统的表演手法及高难度的“干唱”形式,没有任何乐器衬托却也能十分精彩,屏幕外观众跟着入戏,“魂灵儿飞在半天”。

在感受演员们的精湛技艺和新昌调腔的独特风格的同时,戏迷们也不吝在评论区留下好评:“演的真好”“我一个90后也爱上了”。然而,就是调腔这样一个十分具有文化价值的非遗剧种,目前全国仅有新昌调腔一家剧团在传承。这种一个剧种全国仅剩一家国办院团传承的剧团,被称为“天下第一团”。这一称号最早来源于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组织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它们是本剧种仅存的唯一一家国办院团。

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授予32家剧团“天下第一团”的称号,至2021年,全国已有121家剧团成为“天下第一团”。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濒临失传的剧种进行抢救性保护,“天下第一团”们也尝试通过新媒体方式走出地方、拓展市场。

据了解,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抖音直播携手8家稀有戏曲国有院团,发起“天下第一团”戏曲直播周活动。6月6日至6月10日,来自河南、陕西、广东、浙江等地的院团将连续5天带来70部经典大戏展播,涵盖道情戏、宛梆、汉调桄桄、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新昌调腔、姚剧等稀有剧种。本场《北西厢》正是“天下第一团”非遗直播周活动之一。除了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展演元杂剧《北西厢》外,活动中,新昌调腔剧团还将在抖音直播间带来老南戏《白兔记·出猎》、明传奇《活捉》等优秀剧目。

数据显示,直播间正在成为稀有剧种“天下第一团”的第二舞台。据抖音《2024非遗数据报告》,截至2024年6月1日,已有50个稀有剧种“天下第一团”入驻抖音,一年里带来了871场稀有剧种直播,累计吸引498万网友观看,平均每场直播观看人次近6000人。

直播打赏收入也为稀有剧种带来新生机。报告显示,近一年间,有超过10000名稀有剧种演员通过抖音直播获得礼物打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认为,直播打赏的外溢效应对于小众、濒危的艺术类目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助力濒危演出再现活力,有助于演艺生态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